-
公开(公告)号:CN110175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22416.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的分合标识仪表识别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所述分合标识仪表的图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包括图像训练集和图像测试集;将所述图像测试集输入预设的图像识别模型,得到所述图像测试集中每个分合标识的若干个候选框和类别;其中,每个候选框对应一个类别分数;从所述若干个候选框中选取所述分合标识的最优候选框,将所述最优候选框确定为所述分合标识的最终检测框。该方法通过构建图像识别模型,在减少人工识别的工作量情况下,可以有效准确地识别分合标识仪表的工作状态,实时指示电力线路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085336.2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一种针对氧化锌避雷器电阻片老化程度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将待测电阻片沿垂直于电流方向至少平均切割为5等份;分别测试上步骤得到的若干切片的介电性能;以各个切片的介电常数虚部ε''为纵坐标,频率f为横坐标,得到介电常数虚部ε''在不同温度下随频率f的变化规律,按Arrhenius公式计算出各个损耗峰对应的松弛活化能值,通过松弛活化能来判断损耗峰对应的缺陷分别是氧空位和锌填隙本征缺陷;对各个切片在-100℃下的介电谱ε''~f进行损耗峰峰值对比,得到电阻片内氧空位和锌填隙两种本征缺陷浓度在电流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根据锌填隙缺陷浓度的变化率来判断电阻片的老化程度大小。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地从微观角度对氧化锌避雷器电阻片的老化程度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1985.8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166 , B82Y40/00 , C09D163/00 , C09D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状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涂料及涂层制品。该管状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棒材料和碳源在溶剂中混合,干燥,得到前驱体;在保护性气体中,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碳包覆纳米棒;将碳包覆纳米棒进行酸洗以去除纳米棒材料,得到管状碳纳米材料。本申请首先将纳米棒材料和碳源溶液进行混合,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再在保护性气体中,将前驱体进行热处理,碳源可以较为均匀地包覆在纳米棒材料表面,得到碳包覆纳米棒;最后将碳包覆纳米棒进行酸洗以去除纳米棒材料,得到管状碳纳米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将该管状碳纳米材料代替商业碳纳米管用于涂料中,能够使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63140.3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 G01N27/8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导线缺陷检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碳纤维导线的漏磁数据,并根据漏磁数据生成检测图像;将检测图像输入预置的碳纤维导线分类模型;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对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导线特征图;采用缺陷分类网络对导线特征图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碳纤维导线对应的检测结果。准确识别碳纤维导线的各种缺陷类型,有效识别压接头处的缺陷,克服了X射线无法穿透厚金具的限制。通过准确检测和及时处理碳纤维导线缺陷,减少了潜在故障风险,提高了配电网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13269.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铁塔位移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将输电铁塔划分为多个分段;针对每一分段,获取分段的分段长度、以及安装于分段的倾角传感器测得的至少两个倾角;倾角为分段的中轴线最高点在输电铁塔的纵截面的位移方向,与分段所对应坐标系的竖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且不同倾角对应的纵截面相互垂直;基于分段长度和至少两个倾角,确定分段的中轴线最高点的横向位移;横向位移是指:分段的中轴线最高点相对于分段的中轴线最低点在水平面的位移;将多个分段的横向位移进行累加,得到输电铁塔的塔顶横向位移。采用本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实时地监测输电铁塔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046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74502.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牛唯 , 龚博 , 毛先胤 , 张厚荣 , 陈沛龙 , 黄增浩 , 杨旗 , 朱登杰 , 黄欢 , 张海鹏 , 范强 , 何锦强 , 邹雕 , 廖永力 , 张义钊 , 李昊 , 吕乾勇 , 张志强 , 古庭赟 , 张俊玮 , 曾鹏 , 徐舒蓉
IPC: G06F18/243 , G06F18/22 , G06F18/10 , G06F18/24 , G06F18/211 , G06F18/21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7/01 , F03D8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风机覆冰反演及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实际观测获取的风机数据和电线检测杆塔数据;选择风机和电线检测杆塔进行匹配,形成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和分类;带入随机森林算法中进行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的建立和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影响风机覆冰有无的主要因素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模型训练与贝叶斯优化完成后,对风机覆冰情况进行预测,并通过评分、命中率、漏报率和准确率评估指标全面评价模型性能。本发明通过获取贵州梅花山实际观测获取的风机数据和电线检测杆塔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提高风机覆冰预测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风机覆冰发生预报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5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950511.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张标准图像,并对标准图像施加失真处理,得到多张失真图像;采用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对每张失真图像进行评价,得到每张失真图像的评价分数,根据所有的失真图像的评价分数,得到评分向量空间;提取每张失真图像的结构特征、纹理特征和曝光度,得到每张图像的特征向量,根据所有的失真图像的特征向量,得到图像特征向量空间;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建立评分向量空间与图像特征向量空间的函数关系,得到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输入待评价图像,利用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得到待评价图像的质量分数。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图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5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0945959.8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已标识有标签的待评价图像,将所述待评价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图像划分为预设大小的若干块图像块,并将待评价图像的标签作为每块图像块的标签;将每块图像块输入预设的基于多任务学习的网络模型,得到每个图像块的预测质量分数;其中,所述基于多任务学习的网络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欧几里得损失函数最小化;计算所有图像块的预测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待评价图像的最终质量分数。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预测图像的质量分数,避免图像质量过低影响后续处理算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7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602810.5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刘桂婵 , 廖永力 , 杨艺云 , 黄增浩 , 张兴森 , 龚博 , 卢展强 , 何锦强 , 李君华 , 赵林杰 , 彭家宁 , 张厚荣 , 覃宋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湿敏电阻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非压区内部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有:湿度控制电路,其包括有第一保护电阻R1、第二保护电阻R2以及湿敏电阻R3,第一保护电阻R1和湿敏电阻R3相并联;互感电流控制电路,其包括有互感线圈C和电磁铁YA,互感电流控制电路通过互感线圈C与湿度控制电路相耦合;排水装置,其包括有筒体,筒体的侧壁处开设有腔室,腔室内填充有吸附棉块和铁块,腔室的近端靠近电磁铁YA,筒体的侧壁多个排水沟槽,排水沟槽的远端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穿出铝管。本发明可以实现及时降低线夹非压区内的湿度功能,能够有效解决耐张线夹非压区湿度过大所带来的问题,减小损耗降低发热,避免线夹发热失效,提高线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4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1603682.6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朱登杰 , 边美华 , 张志强 , 彭家宁 , 廖永力 , 杨艺云 , 黄增浩 , 张兴森 , 龚博 , 卢展强 , 何锦强 , 李君华 , 赵林杰 , 刘桂婵 , 张厚荣 , 覃宋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导耐热铝合金及铝包钢芯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工艺方法,铝合金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Fe:0.1‑0.2%,Si:≤0.05%,Er:0.05‑0.1%,Zr:0.1‑0.15%,La:0.01‑0.05%,Ce:0.01‑0.05%,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中每种元素的含量均≤0.005%,总量≤0.02%。铝包钢芯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工艺方法,包括铝液熔炼、炉内精炼、在线精炼、连铸连轧、高温热处理、拉拔和绞线;对连铸连轧获得的铝合金杆材进行高温热处理,加热温度为350~420℃,保温时间为30~50h。制备的高导耐热铝合金单丝强度≥170MPa、导电率≥61.5%IACS、伸长率≥3%、230℃加热1h强度残存≥90%;以导电率为40%IACS的铝包钢绞线做为加强芯进行绞制,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的铝包钢芯高导耐热铝合金绞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