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962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896637.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复合结构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上沉积纳米金薄膜,通过水蒸气高温处理,构成金纳米颗粒和纳米多孔硼掺杂金刚石复合结构传感器。本发明纳米多孔硼掺杂金刚石的形成以及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合理的设计,可用于测试盐酸克伦特罗,并且这种新型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复合结构传感器灵敏度高,传感器制备便捷,成本低廉,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2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1282366.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纳米金刚石与二氧化钛空心球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二氧化钛呈空心球状态,纳米金刚石粒呈现为颗粒状吸附在二氧化钛空心球表面,制备方法包括纳米金刚石的处理、强碱溶液的配制、高压釜中密封反应、煅烧等步骤。制备的产物晶粒尺寸小、结晶性好,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的存储密度与传输速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6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16248.1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锰掺杂锗酸锌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将Zn(CH3COO)2·H2O和GeO2混合后再加入Mn(CH3COO)2·4H2O,充分搅拌后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粉红色胶体沉淀;将粉红色胶体沉淀物在微波石英容器中加热至100~160℃反应5~15分钟,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锰掺杂锗酸锌纳米材料Zn2GeO4:xMn2+。本发明操作简单,掺杂后的锗酸锌由蓝色发光转变成足够强度的绿色发光,可以应用于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光放大器和高温光学传感器等许多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996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9884.8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23C16/27 , C23C16/511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纳米晶石墨/硼掺杂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用途,属于功能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和应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CVD法一步生长纳米晶石墨/硼掺杂金刚石(NG/BDD)复合电极,并将其作为电化学电极,检测痕量分子。NG的形成是在较高温度下,在B掺杂的作用下使金刚石(111)面表面发生重构而成。本发明BDD的(111)面形成大量NG,增加导电性,提升对检测物质的吸附提高电化学电极的检测灵敏度,可检测多种痕量化学和生物分子。本发明电极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制备,并对金刚石传感器在检测低浓度和痕量化学和生物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2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182374.2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30B25/20 , C30B29/04 , C23C16/27 , H01L29/16 , H01L29/167
Abstract: 本发明的氮硫共掺杂n型半导体金刚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技术领域。氮硫共掺杂n型半导体金刚石材料是以HTHP或CVD方法生长的金刚石单晶为籽晶,在籽晶上生长有N‑S共掺杂的金刚石单晶外延层;氮、硫掺杂浓度为1015~1017/cm3。制备中使用H2S或SO2作为S源,N2或NH3为氮源,通过CVD生长样品,制得N‑S共掺杂金刚石单晶材料,该材料具有n型导电特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掺杂方式,得到稳定的浅能级n型金刚石单晶材料,解决了目前n型金刚石材料施主能级深,载流子浓度低、迁移率小、电阻率高等难题,满足电子器件制作要求,实现高性能金刚石基电子器件的制备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2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6637.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复合结构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上沉积纳米金薄膜,通过水蒸气高温处理,构成金纳米颗粒和纳米多孔硼掺杂金刚石复合结构传感器。本发明纳米多孔硼掺杂金刚石的形成以及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合理的设计,可用于测试盐酸克伦特罗,并且这种新型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复合结构传感器灵敏度高,传感器制备便捷,成本低廉,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9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19853.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多氯联苯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多氯联苯适配体传感器是在硼掺杂金刚石膜(1)上溅射金膜,用退火或刻蚀的方法得到高密度金纳米颗粒(2),在金纳米颗粒上自组装适配体(3),所述的适配体,是具有高目标亲和力的单链DNA或RNA,用于对多氯联苯‑77或羟化多氯联苯的检测。还可以使用巯基己醇占据金纳米颗粒未被适配体占据的空白位点减少非特异性吸附。本发明用于检测多氯联苯的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可原位快速检测,稳定性强,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该传感器可去除适配体和巯基己醇,恢复至初始状态,再重新组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1223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1119234.3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N5/06 , A61D7/00 , A61K31/203 , A61K47/04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蓝光‑全反式维甲酸‑纳米金刚石协同治疗白血病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它是由蓝光二极管LED阵列(1),药物盒(2),蠕动泵(3),肝素囊(4),血流管(5),血液出口(6),血液入口(7)和血循环管路(8)组成。其中蓝光LED置于透光的血流管(5)外照射其内部的血液;全反式维甲酸和纳米金刚石粉按摩尔质量比5~10:1复合,形成载药纳米胶囊。本发明针对治疗白血病,公开一种蓝光结合药物全反式维甲酸‑纳米金刚石作用于病人血液的治疗装置,通过蓝光照联合白血病药物ATRA和纳米金刚石协同作用于白血病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达到更好临床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339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63486.7
申请日:2017-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 C23C14/185 , C23C14/3478 , C23C14/35 , C23C14/5806 , C23C16/271 , C23C16/274 , C23C16/276 , C23C28/322 , C23C28/3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双酚A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双酚A适配体传感器是在掺硼金刚石膜(1)上沉积有金纳米颗粒(2),在金纳米颗粒上自组装适配体(3),并有巯基己醇(4)占据金纳米颗粒上的适配体遗留的空白位点。在硼掺杂金刚石膜上沉积金膜,在管式炉中退火得到金纳米颗粒,利用适配体和巯基己醇自组装,完成双酚A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本发明掺硼金刚石的选择以及合理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双酚A检测能力,这种新型双酚A适配体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检测限低,而且检测快速,效率高,稳定性强,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9433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7767.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金刚石红外窗口的高取向疏水氧化物增透膜制备方法属于光学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金刚石表面精密抛光、金刚石表面酸煮、磁控溅射等步骤。本发明采用高取向氧化物复合靶材制备高取向增透膜,采用低温与高温交替进行的镀膜方式,所制备的增透膜具有轻微疏水的特性及高取向特性;合成过程工艺连续性好,合成工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