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6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10285.1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紧张情绪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被试人员的面部视频、脑电信号和皮肤电信号;利用注意力机制的典型相关分析对所述面部视频、所述脑电信号和所述皮肤电信号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将所述融合特征输入情绪分类模型,得到情绪分类结果。本发明能够结合面部视频、脑电信号和皮肤电信号进行特征融合,多方面检测被试人员的情绪是否适宜进行危险作业,提前规避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8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65930.1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环境危险性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已完成填写的若干调查问卷,所述调查问卷包含与生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相关联的多个问题;根据所述调查问卷中的填写信息,确定各危险因素的选定频率,筛选大于预设频率的危险因素,并设为第一危险因素;根据预设的危险性映射规则得到所述第一危险因素对应的风险值,并基于所述风险值确定所述第一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根据所述第一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得到所述生产环境的危险性评估结果。上述方法通过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估,使得到生产环境危险性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和全面,能够引导企业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保障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66961.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输变电设备噪声烦恼度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得声样本;分别对声样本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得到主观评价结果和客观参数;分别对主观评价结果和客观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若客观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满足预设情况,则对客观参数进行降维处理;以降维后的、且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性高于预设值的客观参数为主变量,以语义细分法划分的烦恼度等级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烦恼度评价模型;根据烦恼度评价模型,输出输变电设备的噪声烦恼度的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通过建立烦恼度评价模型,可以反映人对输变电噪声的主观感受,为噪声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63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53066.2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输变电工程噪声静音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相干功率法测量输变电工程运行电力设备声源的噪声排放,获得噪声排放频谱;从噪声排放频谱中选取出第一单频率噪声值,并与相应频率下的环境综合噪声值作对比,若满足预设要求,则判定输变电工程运行电力设备声源的噪声满足静音要求。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有效评价输变电工程噪声排放是否满足静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45306.2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疲劳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设置于安全帽内的四组采集电极采集第一脑电信号;利用陀螺仪对所述第一脑电信号进行筛选,获取第二脑电信号;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所述第二脑电信号进行滤波,获取第三脑电信号;利用疲劳状态判断算法对所述第三脑电信号进行疲劳状况判断。如此,采集到的脑电信号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从便携式脑电设备传输到上位机,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便于脑电处理的流程和算法的应用,并针对工人运动下的脑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数据质量验证,为疲劳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84099.7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健康安全状况监测系统,包括: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第一健康指标数据,并将健康指标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第一健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二健康指标数据,并将第二健康指标数据发送给告警模块以及后台管理模块;告警模块,用于当存在第二健康指标数据超出健康阈值范围时,发送对应的告警信息至后台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用于对用户的第二健康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接收到来自告警模块的所警信息后,获取告警信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并生成用户的个人健康报告。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后台管理系统全面展示一线用户的实时健康指标,告警流程单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6173.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A61B5/332 , A61B5/33 , A61B5/389 , A61B5/0533 , A61B5/00 , G16H50/30 , G16H50/70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5 , G06F18/2433 , G06F18/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危作业环境下的人员健康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高危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的实时生理健康数据;提取所述实时生理健康数据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一预设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使所述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对作业人员健康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输出作业人员健康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所述概率与一预设的健康风险概率阈值进行比对,继而根据比对结果确定作业人员的健康状态,当作业人员的健康状态为危险状态时,生成对应的健康预警信号。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高危作业环境的整体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06786.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A61B5/00 , A61B5/0205 , A61B90/00 , A6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作业环境数据,获得实时环境热应力数据;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的身体数据,获得实时人体生理状态数据;将所述实时环境热应力数据和所述实时人体生理状态数据进行整合,获得实时监测数据;根据所述实时监测数据对所述作业人员进行分析评估,获得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所述风险评估报告生成预警信息,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本发明通过监测数据评估作业人员是否存在高温作业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电力工人户外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0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61290.7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噪声贡献量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噪声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同步采集声源处的第一声音信号,及受声点处的第二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和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分别得到预设频率范围内的第一滤波信号和第二滤波信号;采用贡献量分析方法分析所述第一滤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滤波信号,得到声源对受声点处噪声的声压级贡献量。本发明能够提取被测噪声源的噪声贡献频谱,并且通过频谱计算得到被测声源的噪声贡献量,避免了背景噪声测量存在大量信号干扰的情况,以获得被测声源的噪声贡献频谱,提高噪声的声压级贡献量的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1657.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噪音消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振吸声结构及变电站,其中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外壳;第一吸声区,所述第一吸声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吸声区包括多个第一吸声组,所述第一吸声区设置为圆形,多个所述第一吸声组环绕所述第一吸声区的圆心设置;第二吸声区,所述第二吸声区也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吸声区包括多个第二吸声组,多个所述第二吸声组分散设置于所述第一吸声区的外侧。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吸声部环绕的第一吸声区,联动外部分散的第二吸声区,形成并联的吸声区域,可获得多个吸声峰值,实现较单个共振结构更为宽阔的吸声带,有利于吸收宽频噪声,对整体噪音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