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历史模型多样性的数据流概念漂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9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1253044.7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模型多样性的数据流概念漂移检测方法,步骤如下:方法采用在线装袋放方法在线数据流进行提取,基于多样性标准构建随机森林中的基础树,通过对数据流特征空间的变化检测,来对可能到来的概念漂移进行预警,并识别概念漂移区域,综合漂移预警和漂移区域来识别并处理噪音,最后通过随机森林的集成方法检测概念漂移。本发明使用随机森林解决概念漂移检测问题,提出基于多样新的历史模型保存策略,以解决实例存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模型来促进未来的概念漂移检测的问题。

    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追捕猎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055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700810.0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的多机器人协同追捕猎物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四个靠近点,并执行SOM网络,选择四个获胜神经元;2)各获胜机器人以自己为中心设定特定范围,选择所有范围内机器人为协同机器人,且分配不同的可移动距离。3)获胜机器人行进可移动距离后,基站重新迭代执行SOM网络,分配移动距离,直到有四个机器人到达四个靠近点。4)选择四个捕获点,四个机器人以最大行进速度向四个捕获点移动;5)四个机器人到达捕获点,或移动过程中感知到猎物,则开始捕获猎物。相比较于常规的多机器人协同追捕的方法,本发明可通过减少机器人的行进路径而减少能耗,并通过机器人协同控制提高抓捕率。

    基于融合元启发式算法的三维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5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96246.1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元启发式算法的三维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在三维空间驱使机器人从起点向终点移动,并使其在移动过程中寻找最优的移动方位。该方法的核心为融合元启发式算法。融合元启发式算法是常规灰狼优化算法的改进,常规的灰狼优化算法存在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弊端,因此设计非线性收敛因子和自适应权重系数,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并融合到平衡优化算法,通过设计迭代竞争机制,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从而提高机器人路径规划的运作效率。

    一种基于柱状蜂窝式水下传感器网络跨层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1084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494390.0

    申请日:2018-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柱状蜂窝式水下传感器网络跨层数据传输方法,首次提出了一种柱状蜂窝式三维分区结构,该三维分区结构采用了时分复用多址访问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集群结构路由协议与机会路由协议的跨层结合。其中,柱状蜂窝式分区结构可有效抑制交叉声波传输路径的形成,保障各信号传播路径间有效间隔,以此降低声波信号干扰,提高网络的通信性能;时分复用多址访问技术可灵活分配各区的数据传送时隙,优化水下传感器节点的信道占用时间;集群结构路由协议与机会路由协议的结合可适应水下环境的多变性、不可预测性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高延时特性。

    一种基于权重重要性的全连接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749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35582.5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连接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待优化神经网络结构数据及其输入样本数据集;计算神经网络中各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表达式;计算隐藏层中各神经元对后一层中各神经元的影响程度表达式;基于神经元对后一层中各神经元的影响程度表达式,计算前一层输入变化引起的所述影响程度的变化程度表达式;计算各神经元与后一层中各神经元的关联程度表达式并基样本数据关联程度值;最后对于较小的关联程度值,将其对应的神经元之间的权重值进行近似处理。本发明在考察各个神经元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同时考虑了输入变化对关联程度的影响,减小功耗开销,提高神经网络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FPGA的优化FFT算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47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0609346.4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FPGA的优化FFT算法和装置,涉及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外部输入有待分析数据,存储相应数据;按照预设的读取规则读取已存储的待分析数据;对待分析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待分析数据以及预设的旋转因子进行基2‑FFT的前两级蝶形计算;基于基2‑FFT的前两级蝶形计算结果进行基2‑FFT前两级之后的其它级蝶形计算,计算结果即为所述优化FFT算法的计算结果。本发明利用蝶形运算的前两级旋转因子取值有限的特性,通过预设旋转因子对传统的基2‑FFT算法进行简化,从而实现可由输入序列快速得到前两级蝶形运算的结果,且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2N(N≥2)点FFT运算,实现算法的有效加速。

    抑制高声强下非线性效应的多空腔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37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1581449.6

    申请日:2018-12-24

    Inventor: 钱玉洁 张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高声强下非线性效应的多空腔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它包括微穿孔板、侧板和背板;其多个侧板和多个刚性背板垂直固定连接,组成多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空腔;在空腔开口的一端,将两层或大于两层微穿孔板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后一层微穿孔板和背板及侧板共同围成多个封闭空间,即多个共振腔;其它各层微穿孔板与后微穿孔板及侧板也围成一封闭空间,但各个微穿孔板之间距离极小,形成微缝,而非共振腔,微缝的宽度一般小于0.2mm。本发明通过利用多个不同深度的空腔引入多个共振吸收峰,可以获得高声强下的非线性效应抑制效果良好的线性宽频吸声结构,并且整个结构厚度增加较小,同时制造成本和结构重量也较低。

    一种基于虚拟路由空洞的抗干扰型绿色水下流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71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455486.0

    申请日:2019-05-29

    Inventor: 钱玉洁 苏豪 张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路由空洞的抗干扰型绿色水下流路由方法,引入了一种干扰回避机制和一种虚拟路由空洞形成方法,可以建立多条互不干扰的基于流路由方法传输数据的路由路径,并使传输路径绕过海洋生物的受干扰区域,达到保护海洋正常生态环境的目的。本发明兼顾了环境友好和网络性能两个方面,对于节点移动速度较小的网络,具有低能耗、低延时、高包投递率的优点,契合我国建设生态海洋强国的战略方针。

    一种基于室内相对定位的无线局域网射频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11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762903.1

    申请日:2018-07-12

    Inventor: 钱玉洁 张帆 张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相对定位的无线局域网射频功率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定位服务器采集一定数量的移动终端RSS值,并分析RSS值的变化模式,构建室内RSS分界区域地图;步骤2:当移动终端未发生移动或只在本区域内移动时,则无需对其进行定位;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其他区域时,则通过分析移动终端移动到其他区域时RSS值的变化模式,定位其最终所在的区域;步骤3:根据各移动终端所在的区域,结合RSS阈值,控制本地AP的射频功率,使得各移动终端所在区域的RSS最小值接近于RSS阈值。本发明可有效减少无线局域网间的同频干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适用于无线局域网分布密集的室内应用环境。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自动控温取暖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92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84300.7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自动控温取暖器,包括底座和绝缘壳,本发明通过温度调节按键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当实际温度第一次达到目标温度,单片机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发热管的功率进行控制。PID参数通过试凑法得到合适的初始取值,当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存在差量时,模糊控制器将偏差量及偏差量变化率作为输入,计算得到对PID参数的修正量,继而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修正,经修正的PID控制器的输出量用于调节单片机的PWM波占空比,进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达到调节加热管功率的效果。若实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则单片机调大PWM波的占空比加大发热管的功率,若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则减小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