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弯曲微穿孔板声衬的涵道无人机降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18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06516.3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弯曲微穿孔板声衬的涵道无人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降噪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涵道降噪结构包括外涵道和内涵道,所述外涵道包括外涵道背板、外涵道空腔和外涵道弯曲微穿孔板声衬,所述内涵道包括内涵道背板、内涵道空腔和内涵道弯曲微穿孔板声衬,且内涵道放置于外涵道内部,并通过支撑结构相连。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条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条与外涵道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座位于外涵道中轴线处,并与内涵道连接。由于外涵道和内涵道形成基于弯曲微穿孔板声衬的降噪结构,因而能有效吸收大部分电机噪声和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噪声,达到降噪功能。本发明在不增加过多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达到降低涵道无人机螺旋桨和电机噪声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未知地理环境中的巡回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0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700253.2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未知地理环境中的巡回机器人路径优化方法,步骤如下:对整个未知地理环境建立全局坐标系;对未知地理环境中两个停靠点间建立局部坐标系;在局部坐标系中,巡回机器人通过沿障碍物边界绕行检测出障碍物,并在全局和局部坐标系中记录障碍物信息;后通过坐标信息规则化障碍物,并通过这些信息采用常规的基于随机惯性权重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路径优化,输出最优路径;当巡回机器人使用优化后的路径时,若再次遇到障碍物,则继续记录障碍物信息并更新路径。本发明适用于未知地理环境中具有多个停靠点的障碍物检测和路径规划,能够准确描述未知地理环境的障碍物信息并进行路径优化,实现巡回机器人在未知地理环境中的路径最优。

    一种基于单对多充电技术的移动充电车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115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637296.6

    申请日:2018-06-20

    Inventor: 张帆 张杰 钱玉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对多充电技术的移动充电车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多个传感器节点的互相交充电范围的停靠点选择算法选择所有单对多充电的停靠点;通过孤立传感器节点的停靠点选择算法选择所有单对单充电的停靠点;单对多与单对单停靠点共同构成移动充电车的停靠点集合;移动充电车的最短充电路径即为以服务站节点为起止点,遍历所有停靠点的最短哈密尔顿回路。本发明节约充电时间,缩短移动充电车的行驶路径,降低行驶能耗,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规划的可扩展性。

    一种智能车灯语义投影照明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4158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623958.9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车灯语义投影照明装置及方法。智能车灯语义投影照明装置包括:车灯本体、视觉传感单元、目标识别单元、光源、语义标识库、光学透镜组、畸变校正单元及车灯控制单元。采用视觉传感单元对车辆、行人以及气候信息进行感知,以目标识别单元输出作为反馈,在语义标识库中选择对应的语义标识,采用光源结合光学透镜组进行语义标识的路面照明,不同几何形状的语义标识在路面具有畸变的特征点,采用畸变校正单元对不同特征点路面照明距离进行畸变校正,利用车灯控制单元实现语义标识的精确照明。本发明对汽车安装车灯语义投影照明装置,利用车灯向司机和行人主动告知预警信息,保障了汽车的安全驾驶和行人的安全。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功能火灾报警器及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0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15978.3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多功能火灾报警器及报警方法,所报警器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物联网模块集成了NB-IoT模块,各个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并由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然后由NB-IoT模块将报警器数据上传至OneNET云平台。本发明能够实现多节点组网,将环境数据成功上云,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抑制高声强下非线性效应的多空腔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37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81449.6

    申请日:2018-12-24

    Inventor: 钱玉洁 张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2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高声强下非线性效应的多空腔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它包括微穿孔板、侧板和背板;其多个侧板和多个刚性背板垂直固定连接,组成多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空腔;在空腔开口的一端,将两层或大于两层微穿孔板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后一层微穿孔板和背板及侧板共同围成多个封闭空间,即多个共振腔;其它各层微穿孔板与后微穿孔板及侧板也围成一封闭空间,但各个微穿孔板之间距离极小,形成微缝,而非共振腔,微缝的宽度一般小于0.2mm。本发明通过利用多个不同深度的空腔引入多个共振吸收峰,可以获得高声强下的非线性效应抑制效果良好的线性宽频吸声结构,并且整个结构厚度增加较小,同时制造成本和结构重量也较低。

    一种固定深度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水下节点位置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3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29820.5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深度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水下节点位置预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节点深度固定的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其中,水面的移动sink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计算水流速度与偏移角度,并将这些信息周期性广播至浮标节点,浮标节点再次将该信息转发至水中节点;水中节点使用埃克曼漂流模型,计算所处深度的水流速度与偏移角度,最终计算得出漂流的位移,以此预测位置信息。相比常规基于测距的水下定位方法,该方法可减少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广播行为,减少能源损耗。

    一种抗单粒子效应的SAR-ADC

    公开(公告)号:CN1088805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29951.0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单粒子效应的SAR‑ADC,包括控制逻辑、加固的SAR算法模块、比较器、比较器副本、权电容数模转换器DAC、权电容数模转换器的复制DAC副本、时钟处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对现有的抗单粒子效应的权电容式SAR‑ADC的设计进行改进,可以在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电路的面积及功耗,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具有较强辐射环境下的数据转化,通过对易受单粒子影响的电路结构进行冗余提高系统或器件工作的可靠性。

    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0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38748.6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WLAN指纹二次扫描定位方法,指纹定位的离线阶段,生成两种指纹数据库,分别为RSS指纹数据库与环境指纹数据库,RSS指纹数据库包含参考点可感知的所有信号源RSS信息,环境指纹数据库包含参考点与各信号源的路径损耗指数与离信号源的距离信息。在线阶段,使用两个数据库分别进行二次扫描,第一次扫描使用RSS指纹数据库,选出与未知点相似、地理坐标相近的一定数量候选参考点;第二次扫描使用环境指纹数据库,由未知点RSS与候选参考点的路径损耗指数计算得出离信号源的参考距离,后与候选参考点的实际距离进行比较,选出最为相似的参考点,定位坐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室内指纹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RSS指纹定位方法,采用了信号传播模型的路径损耗指数与信号传播距离进行指纹匹配,提高定位精度。

    一种基于张量积模型变换的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1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45502.0

    申请日:2016-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积模型变换的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所述移动机器人包括一台网络摄像机、PC机、视觉传感器、预测控制器和双轮驱动机器人车体,将张量积(TP)模型变换原理引入到图像视觉伺服控制中,获得图像雅可比顶点矩阵,同时将移动机器人的约束问题归入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凸最优问题获得控制信号,使得系统具有闭环渐进稳定性。本发明可以将移动机器人从任意指定位姿驱动到期望视觉特征所在的位姿。该控制方法保证了系统输入约束的同时,有效保证特征点不超出视野范围。和传统IBVS相比避免直接求解图像雅可比矩阵的逆而无需考虑图像奇异问题。对比预测控制又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系统具有闭环渐进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