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92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95189.8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部件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基于每个决策引擎所对应的实际监测值与正常值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以及故障概率诊断模型,获得每个决策引擎对应的部件故障发生概率;基于部件故障发生概率以及每个决策引擎对应的初始置信等级,获得每个决策引擎对应的部件故障置信概率;基于所有部件故障置信概率获得部件整体故障发生概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部件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每个决策引擎以及彼此之间影响部件整体故障发生概率的不同程度来确定不同的初始置信等级,来获取合理分配的不同部件故障置信概率,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部件整体故障发生概率以及设备部件真实的健康状态,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94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424524.9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DQN强化学习的列车姿态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车辆的姿态参数;根据车辆的姿态参数确定车辆当前所属的运行状态;根据车辆当前所属的运行状态以及目标运行状态,基于DQN算法模型,生成用于使得车辆平稳运行的减振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减振控制指令对车辆运行姿态进行实时调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姿态参数确定车辆当前运行状态,生成可以使车辆平稳运行的减振控制指令,对车辆的一系垂向减振器的实时控制,可以达到主动指导可控减振器作动的效果,解决车辆在途运行过程中车辆转向架的垂向平稳性问题,进而以保持在途运行车辆持续平稳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145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320352.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两层以上沉积有石墨烯的铜箔层叠后进行热压成型,制成石墨烯‑铜复合材料;(2)在700‑900℃下通过惰性气体对所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施加80‑120MPa的压力进行热等静压致密化处理。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属高强高导铜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好,具有高强度与高导电性。此外,制备方法流程短、效率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节约资源,同时对环境友好,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367287.7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0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3C24/10 , B22F1/00 , B22F1/065 , B22F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科学及激光熔覆增材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轴增材修复用铁基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铁基合金粉末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碳C:0.04%~0.25%,铬Cr:0.80%~2.0%,硅Si:0.30%~0.80%,锰Mn:0.50%~1.0%,钼Mo:0.30%~1.0%,钒V:≤0.06%,铜Cu:≤0.3%,镍Ni:≤0.3%,余量为铁及杂质。所述铁基合金材料具有激光熔敷修复工艺适应性好,修复区域组织细密,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力学性能与现有轨道交通装备车轴匹配或接近,且满足车轴运行环境及国家标准要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修复合金材料存在的修复层强度和硬度过高难以装配,或断后伸长率过低容易车轴疲劳性能的问题,满足车轴零部件的多样化修复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13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35769.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损伤修复方法,包括:去除复合材料层板中的损伤区域,形成修补腔体;在所述修补腔体中填充下层预浸料,并对所述下层预浸料进行固化处理;在所述下层预浸料上依次放置修补蜂窝夹芯和上层预浸料,并对所述修补蜂窝夹芯和所述上层预浸料进行固化处理,其中,所述修补蜂窝夹芯高于原蜂窝夹芯结构。本发明实现了修补的蜂窝夹芯的高度高于原有的蜂窝夹芯结构的高度,使得修补后的损伤部位的结构与原有的结构不同,同时利用了面板的高强度和刚度,及蜂窝夹芯结构的抗冲击和抗剪应力的特点,使修复部位刚度高于未损伤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再次造成损伤,提高了已损伤部位的刚度,增加复合材料层板修复后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80002252.6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属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由n个A‑B‑A结构复合而成,其中,所述A为石墨烯碎片层,所述B为金属箔层,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石墨烯碎片层包括均匀平铺在所述金属箔层上的石墨烯碎片。使得常规金属材料的电导率至少提高18%以上,并保持其弯折后的电导率与正常情况下的电导率几乎持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1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710839567.1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生成方法通过确定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产品属性信息与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产品属性信息与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各部件之间的映射关系,轨道交通列车产品模型确定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各部件对应的各标准产品部件模块以及由各标准产品部件模块组成的轨道交通列车产品模型;根据预获取的目标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需求参数组,在轨道交通列车产品模型中生成目标轨道交通列车产品。本发明能够快速且可靠地生成轨道交通列车产品,在保证获取的轨道交通列车产品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又能够使得获取的轨道交通列车产品能够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36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1540931.5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微型轨道列车动态开行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预约需求生成加开列车方案;在列车固定时刻表的基础上将所述加开列车方案生成加开列车时刻表;将所述加开列车时刻表反馈给用户,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将用户接受的加开列车时刻表与所述固定时刻表结合生成多模式动态时刻表;根据所述多模式动态时刻表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约需求生成基于预约能力供给的加开列车时刻表,结合基于固定能力供给的固定时刻表,生成多模式能力供给的动态时刻表,既满足常态出行旅客的服务需求,又满足动态和个性化乘客的出行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微型轨道交通的运力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4495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37159.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32B15/04 , B32B15/20 , B32B33/0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7/02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8/18 , C23C16/26 , B32B3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以沉积有石墨烯的铜箔为单元材料,先将两层以上所述单元材料层叠后放入陶瓷工装中,而后将金属包套包覆在所述陶瓷工装的外表面,通过抽真空进行封装,使所述金属包套紧密包覆在所述陶瓷工装外表面;(2)在800-1000℃下通过惰性气体对封装好的复合材料施加90-200MPa的压力,进行热等静压致密化处理。经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复合效果好,致密度高,成型率高,并具有高强度与高导电性。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减少了工序,提升了加工效率,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9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24524.9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DQN强化学习的列车姿态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车辆的姿态参数;根据车辆的姿态参数确定车辆当前所属的运行状态;根据车辆当前所属的运行状态以及目标运行状态,基于DQN算法模型,生成用于使得车辆平稳运行的减振控制指令;根据所述减振控制指令对车辆运行姿态进行实时调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姿态参数确定车辆当前运行状态,生成可以使车辆平稳运行的减振控制指令,对车辆的一系垂向减振器的实时控制,可以达到主动指导可控减振器作动的效果,解决车辆在途运行过程中车辆转向架的垂向平稳性问题,进而以保持在途运行车辆持续平稳运行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