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3D漫游碰撞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44096.6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用于三维场景漫游的实时碰撞检测方法。它包括利用OSG三角网构建技术和多面体求交器快速获取可能发生碰撞的三角形,满足海量空间数据下复杂三维大场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要求;顾及三角形边和三个顶点,根据虚拟碰撞检测球与三角形空间位置关系和距离变化计算碰撞点坐标;通过三维场景路径训练,自适应调整虚拟碰撞检测球半径,解决场景存在较大洞坑时碰撞检测球掉落,视点飞出场景外以及三维场景某局部区域入口太小时无法漫游进入该区域内部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量少、模型简单的三维场景中的缺点;具有为实现海量空间数据下三维场景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的任意浏览与漫游提供技术支撑的优点。

    变位式土体分层沉降变形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504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87267.2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式双向变形监测系统,有大套管、小套管配套相连接为一组套筒组;若干所述套筒组依次首尾相连接;大套管上设置有大套管滑槽;小套管的一端通过大套管滑槽定位与同一组套筒组的所述大套管滑动连接,并设置有分线盘,分线盘设置有若干分线盘分线孔;小套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环与下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固定连接;每一根所述线体一一对应一个所述分线盘,该线体末端固定连接在对应所述分线盘的一个所述分线盘分线孔上;其余线体穿过该所述分线盘的其余所述分线盘分线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能监测土体内部的不同高程处沉降或回弹变形情况;大量程,土体变形可通过线体反映至末端,实现变位式测量;满足大量程监测需求。

    变位式土体分层沉降变形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3504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87267.2

    申请日:2014-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5/00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式双向变形监测系统,有大套管、小套管配套相连接为一组套筒组;若干所述套筒组依次首尾相连接;大套管上设置有大套管滑槽;小套管的一端通过大套管滑槽定位与同一组套筒组的所述大套管滑动连接,并设置有分线盘,分线盘设置有若干分线盘分线孔;小套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环与下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固定连接;每一根所述线体一一对应一个所述分线盘,该线体末端固定连接在对应所述分线盘的一个所述分线盘分线孔上;其余线体穿过该所述分线盘的其余所述分线盘分线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能监测土体内部的不同高程处沉降或回弹变形情况;大量程,土体变形可通过线体反映至末端,实现变位式测量;满足大量程监测需求。

    水平式双向变形监测系统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5945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85521.5

    申请日:2014-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式双向变形监测系统,有大套管、小套管配套相连接为一组套筒组;若干套筒组依次首尾相连接;大套管上设置有大套管滑槽;小套管的一端通过大套管滑槽定位与同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滑动连接,并设置有B分线盘,B分线盘设置有若干B分线盘分线孔;小套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环与下一组套筒组的大套管固定连接,并设置有A分线盘,A分线盘设置有若干A分线盘分线孔;每一根线体末端对应地固定连接在一个B分线盘分线孔上,其余线体穿过该B分线盘的其余B分线盘分线孔。线体首端与关策柜中的恒力拉线传感器的测量线绳结连接,以进行测量观测。本发明能同时监测土体内部的水平、垂直方向变形情况;满足大变形监测要求。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正视影像图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72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140462.8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正视影像图生成方法,属于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首先根据地形形状计算空间投影平面的法向量和起始点坐标,以此定义地形单元局部坐标;然后将三维地形单元所有的顶点坐标有物方空间坐标系转换至局部坐标系,并计算转换后的地形单元的坐标范围;最后,根据设定的正射影像格网间距对三维模型所有的三角面片进行格网化,生成正视影像图。不同于传统正射影像始终以水平面作为投影面,本方法不再局限于以水平面作为投影面,可以最大化地表达复杂高陡斜坡的几何结构信息。此外,本方法对传统的TIFF Word File参数进行了扩展,充分考虑到对于正视影像升维恢复到三维模型的潜在需求,保证基于正视影像图进行量测的坐标可逆性。

    一种BIM模型几何图形化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5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852523.1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模型几何图形化简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BIM模型体的表面几何数据;步骤二:判断BIM模型某一格网面是否为三角面;根据BIM模型某一格网的顶点个数判断其是否为三角面片;当多边形为三角面时,则对其进行三角面片合并化简,然后对合并后的多边形采用三点法进行边界线化简;步骤三:根据短边原则,对多边形边界线化简后删除的点,将其移至相邻边中短边的另一顶点处;步骤四:根据获取的材质信息,对化简后的模型根据格网划分赋予对应的材质属性。本发明具有能够快速实现对BIM模型几何数据的三角面片和边界的化简;通过对合并后面形状的判断,能够保留BIM模型原有几何图形特征的优点。

    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6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0704.1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它直接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出的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无人机对被摄对象进行拍摄;步骤2:生成三维模型与正射影像;步骤3:自动识别监测标识点;按影像配准方法对正射影像进行影像匹配,自动识别出正射影像中的同名像点及平面坐标,并以同名像点作为监测标识点;步骤4:获取监测标识点的高程;步骤5:变形计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监测标识点在埋设安装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存在一定的埋设成本,常规的摄影测量对指定标点的三维坐标需要通过人工方法量测,量测精度不高,且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具有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精度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