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34B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0980156706.4

    申请日:2009-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265

    Abstract: 一种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其能够减轻施加至引导轮的荷载并提高引导架等转向架结构部件的强度,从而提高转向架的耐久性并获得不受导轨凹凸影响的稳定的行驶性能。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16)通过与沿行驶轨道(T)配置的导轨(10)相接触而转动的引导轮(42)来引导,该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具有将结合部件(40)架设在设置于转向架结构部件前后的两个横梁部件(38)之间而构成的引导架(36),其中,引导轮(42)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部件(38)的两端,行驶轮(26)刚性结合于驱动轴(24)的两端,驱动轴(24)可旋转地支承于转向架结构部件的非旋转部位(22、30),将引导架(36)与驱动轴(24)结合,从而,使引导架(36)与驱动轴(24)及行驶轮(36)一体地转向。

    轨道型交通系统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821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880001593.6

    申请日:2008-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9/005 B61B10/04 B61F9/00 B62D1/265

    Abstract: 在包括自动转向机构和防故障机构的轨道型防护系统中,设置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能检测车辆在轨道的宽度方向上的偏差值,且检测机构高度可靠。使车辆在轨道的路面上行驶的轨道型交通系统包括转向机构和防故障机构,转向机构用于通过致动器对车辆的前轮和后轮进行自动转向,防故障机构由限定在轨道的路面上的防护轨道及设置在车辆的下部并适于在防护轨道内行驶而不与防护轨道接触的防护轮组成,其中设有一对非接触式位移计(13),该对非接触式位移计附接至从车体的下部向下悬挂的托架(64),并布置在防护轨道(14)内,从而将检测波a照射到防护轨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14a)上,借此由该对非接触式位移计测量从非接触式位移计(13)到防护轨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距离。

    轨道车辆用转向架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196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0980158302.9

    申请日:2009-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0/04 B61F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转向架,其结构简单,能够防止导轮与导轨之间的磨损和恶化,确保行驶稳定性。安装有被导轨(1)引导的导轮(9)的导向架(8)能够相对行驶轮(5)的转向车轴(6)旋转,在导向架(8)设置有能够位置调整的支承轴(10),在转向车轴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向车端侧突出的承受部件(20),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有使导向架(8)的旋转与行驶轮(5)的操舵进行连动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中央侧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承受部件(20),连接杆(21)的车端侧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可操舵行驶轮(5)的连结拉杆(19),在连接杆(21)的中间部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21a),长孔(21a)与支承轴(10)在一定位置可转动地卡合。

    轨道类车辆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25683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0980157226.X

    申请日:2009-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5/10

    Abstract: 一种轨道类车辆,不减小车体高度调整阀的不感带,提高车体高度的感度,使车体高度的控制容易且精度良好地进行。轨道类车辆(10)具备车体(12)及经由空气弹簧(16)支承车体(12)的台车(14),其由累计部(50)、计测部(44)及弹性力调节部(42)构成,所述累计部(50)对第一位置(A1)的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移量及第二位置(A2)的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第二位移量进行累计,该第二位置(A2)比第一位置(A1)从车体中心车体宽度方向的距离更大;所述计测部(44)计测累计第一相对位移量及第二相对位移量的累计值;所述弹性力调节部(42)以该累计值为基础通过调节空气弹簧(16)的弹性力对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进行调节。因此,能够提高车体高度的计测感度,能够提高车体高度调整地精度。

    受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2114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780012702.X

    申请日:200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0/04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转向机构和防故障机构的受导向的运输系统,其中即使车辆承受横向外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车辆倾覆。所述运输系统具有转向机构,用来通过促动器让车辆(1)的轮(4)转向,并且还具有防故障机构,其由置于引导路面上的防护轨道和设置在车辆(1)以下并沿着防护轨道无接触的移动的防护轮(22、23)构成。向防护轮侧突出的凸缘(34)设置在引导防护轮的防护轨道(3)的上部。刚性盘形辅助轮(33)设置在防护轮上,其直径比防护轮小,可以与防护轮一起转动。当防护轮因自动转向机构异常或受到外力而与导向面(32)接触时,防护轮与凸缘(34)下表面啮合。

    轨道类车辆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2568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80157226.X

    申请日:2009-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5/10

    Abstract: 一种轨道类车辆,不减小车体高度调整阀的不感带,提高车体高度的感度,使车体高度的控制容易且精度良好地进行。轨道类车辆(10)具备车体(12)及经由空气弹簧(16)支承车体(12)的台车(14),其由累计部(50)、计测部(44)及弹性力调节部(42)构成,所述累计部(50)对第一位置(A1)的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移量及第二位置(A2)的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第二位移量进行累计,该第二位置(A2)比第一位置(A1)从车体中心车体宽度方向的距离更大;所述计测部(44)计测累计第一相对位移量及第二相对位移量的累计值;所述弹性力调节部(42)以该累计值为基础通过调节空气弹簧(16)的弹性力对车体(12)与台车(14)之间的相对位移量进行调节。因此,能够提高车体高度的计测感度,能够提高车体高度调整的精度。

    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713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80156706.4

    申请日:2009-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265

    Abstract: 一种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其能够减轻施加至引导轮的荷载并提高引导架等转向架结构部件的强度,从而提高转向架的耐久性并获得不受导轨凹凸影响的稳定的行驶性能。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16)通过与沿行驶轨道(T)配置的导轨(10)相接触而转动的引导轮(42)来引导,该导轨式车辆用转向架具有将结合部件(40)架设在设置于转向架结构部件前后的两个横梁部件(38)之间而构成的引导架(36),其中,引导轮(42)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梁部件(38)的两端,行驶轮(26)刚性结合于驱动轴(24)的两端,驱动轴(24)可旋转地支承于转向架结构部件的非旋转部位(22、30),将引导架(36)与驱动轴(24)结合,从而,使引导架(36)与驱动轴(24)及行驶轮(36)一体地转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