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1151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2913.5
申请日:2015-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乙醇溶液在80~95℃下对油茶粕进行浸提,过滤,得提取液;(2)将提取液脱色,蒸发溶剂使提取液浓缩,得油茶粕提取物;(3)将食用明胶和油茶粕提取物溶于水中,得水溶液;将普鲁兰多糖溶于的乳酸中,得乳酸溶液;再将水溶液与乳酸溶液混合、乳化,得到膜液;所述膜液中,油茶粕提取物的浓度为10~20wt%,食用明胶的浓度为0.3~0.8wt%,乳酸的浓度为1~2wt%,普鲁兰多糖的浓度为1~2wt%;(4)将步骤(3)中的膜液均质、细化;再经脱气、流延、干燥、揭膜,得到食品保鲜膜。该保鲜膜不但可以利用油茶粕,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7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0447.9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挥发性物组的潲水油鉴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子导线阵列探针的设计;2)分子导线压电传感装置的构建;3)已知样本的分析;4)特征判别信息的提取;5)待测样本的鉴别,通过将输出的特征值与已知样品集特征值进行比较,实现潲水油的快速鉴别。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操作便利、造价便宜等优点,可为执法部门及检验机构在油品经营的质量抽检中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038219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560634.4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23L1/326
Abstract: 一种鲊鱼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鲜鱼去头、尾及内脏,切块;(2)将鱼块用食盐水腌制;(3)将腌制后的鱼块脱水;(4)往脱水的鱼块中加入生姜粉、辣椒粉、红曲米粉、紫苏粉、蔗糖、葡萄糖、白酒,充分搅拌;(5)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微球菌活化,作为工作发酵剂;(6)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微球菌混合后拌入配料后的鱼块中,发酵;(7)发酵完成后,使发酵剂失活,终止发酵。本发明具有发酵条件可控,产品质量高、稳定,产品安全性高,感官品质优良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4802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72922.1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饼粕粉碎;(2)脱皂素;(3)加复合酶进行水解;(4)灭酶,温度80~90℃,时间5~15min;(5)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6)调上清液pH值至中性;(7)用微孔膜过滤;(8)低温真空干燥,温度35~55℃,真空度低于0.098MPa,得到油茶粕蛋白多肽;本发明制得的油茶粕蛋白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Da,属小分子肽,无苦味,无毒,食用安全,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有效提高被饲养动物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234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43512.8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缬草环烯醚萜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缬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处理:将缬草外植体接种在含相应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15~30天继代一次,选出环烯醚萜高的缬草愈伤组织;(2)细胞悬浮培养:将缬草愈伤组织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逐步扩大培养,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缬草细胞接种于生物反应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规模化缬草细胞悬浮培养,收获缬草细胞;(3)对收获缬草细胞进行提取分离得到环烯醚萜,本发明解决了缬草环烯醚萜生产的原料匮乏的问题,并且产品纯度高,工艺过程容易控制,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67261.3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油茶粕的脱毒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粉末;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株的活化培养:将红曲霉突变菌株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固体斜面活化培养,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收集孢子备用,作为液体发酵的发酵菌剂;(3)配置发酵培养基;(4)液体发酵。本发明通过液态发酵可制备出结构稳定、pH适用范围广的水溶性黄色素,同时也为农林副产物油茶籽粕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48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283456.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油茶叶中提取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方法:对油茶叶进行浸提;以D101为色谱柱填料,用75‑85%乙醇溶液对粗提液进行洗脱;将最后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分离,合并含有槲皮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采用DAC色谱柱分离,收集槲皮素‑3‑鼠李糖苷流份;同时合并含有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命名为第二顺序组分;对第二顺序组分进行硅胶层析,合并含有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再进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收集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本发明首次同时从油茶叶中成功提取出了三种槲皮素的衍生物,收率高、产品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419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278287.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H17/07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从油茶中提取山奈酚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方法为:经浸提、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硅胶层析分离、DAC色谱分离,中间结合色谱分析,从油茶叶中逐步分离出山奈酚的纯品,以及山奈酚‑3‑O‑β‑鼠李糖苷的纯品。本发明同时从油茶叶中成功提取出了山奈酚及其衍生物,即山奈酚、山奈酚‑3‑O‑β‑鼠李糖苷,其中后者为首次从油茶叶提取得到,并且该提取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600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30288.3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7D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4‑对羟基苯基‑5‑对羟基苯乙基‑7‑羟基‑3,4‑二氢香豆素,提取方法包括:将油茶叶经过热提取、浓缩得到浓缩液,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完成后,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溶液洗脱;将采用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每400‑500mL为一个单位收集洗脱液;将收集的第2个单位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流动相采用二氯甲烷‑甲醇,每90‑100mL为一个单位收集洗脱液,将第12‑14单位的洗脱液合并后继续分离提取,即得。本发明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为一种新型的单一化合物,纯度高,成分明确,无任何杂质,属于首次提取并纯化得到,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83456.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油茶叶中提取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方法:对油茶叶进行浸提;以D101为色谱柱填料,用75‑85%乙醇溶液对粗提液进行洗脱;将最后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分离,合并含有槲皮素‑3‑鼠李糖苷、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采用DAC色谱柱分离,收集槲皮素‑3‑鼠李糖苷流份;同时合并含有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命名为第二顺序组分;对第二顺序组分进行硅胶层析,合并含有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段,再进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收集槲皮素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的流份。本发明首次同时从油茶叶中成功提取出了三种槲皮素的衍生物,收率高、产品纯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