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

    公开(公告)号:CN1055587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903487.9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按质量份,向含100份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中添加0.2~0.5份的海藻酸钠、0.02~0.04份的茶多酚和0.01~0.03份的酒糟酶水解物,经混匀、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的红曲黄色素;所述含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是由红曲霉菌经发酵、浸提、浓缩后得到。本发明添加的海藻酸钠、茶多酚以及酒糟酶水解物不仅都是食品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海藻酸钠、茶多酚和酒糟酶水解物大大提高了红曲黄色素的光热稳定性,有利于红曲黄色素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安全可靠;酒糟酶水解物同时也作为一种助干剂起到好的包埋效果,有利于喷雾干燥,同时提升了酒糟的综合利用价值。

    一种可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1510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572913.5

    申请日:2015-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乙醇溶液在80~95℃下对油茶粕进行浸提,过滤,得提取液;(2)将提取液脱色,蒸发溶剂使提取液浓缩,得油茶粕提取物;(3)将食用明胶和油茶粕提取物溶于水中,得水溶液;将普鲁兰多糖溶于的乳酸中,得乳酸溶液;再将水溶液与乳酸溶液混合、乳化,得到膜液;所述膜液中,油茶粕提取物的浓度为10~20wt%,食用明胶的浓度为0.3~0.8wt%,乳酸的浓度为1~2wt%,普鲁兰多糖的浓度为1~2wt%;(4)将步骤(3)中的膜液均质、细化;再经脱气、流延、干燥、揭膜,得到食品保鲜膜。该保鲜膜不但可以利用油茶粕,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性能。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48026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572922.1

    申请日:2010-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饼粕粉碎;(2)脱皂素;(3)加复合酶进行水解;(4)灭酶,温度80~90℃,时间5~15min;(5)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6)调上清液pH值至中性;(7)用微孔膜过滤;(8)低温真空干燥,温度35~55℃,真空度低于0.098MPa,得到油茶粕蛋白多肽;本发明制得的油茶粕蛋白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Da,属小分子肽,无苦味,无毒,食用安全,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有效提高被饲养动物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

    公开(公告)号:CN105558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03487.9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按质量份,向含100份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中添加0.2~0.5份的海藻酸钠、0.02~0.04份的茶多酚和0.01~0.03份的酒糟酶水解物,经混匀、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的红曲黄色素;所述含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是由红曲霉菌经发酵、浸提、浓缩后得到。本发明添加的海藻酸钠、茶多酚以及酒糟酶水解物不仅都是食品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海藻酸钠、茶多酚和酒糟酶水解物大大提高了红曲黄色素的光热稳定性,有利于红曲黄色素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安全可靠;酒糟酶水解物同时也作为一种助干剂起到好的包埋效果,有利于喷雾干燥,同时提升了酒糟的综合利用价值。

    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7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67261.3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油茶粕的脱毒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粉末;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株的活化培养:将红曲霉突变菌株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固体斜面活化培养,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收集孢子备用,作为液体发酵的发酵菌剂;(3)配置发酵培养基;(4)液体发酵。本发明通过液态发酵可制备出结构稳定、pH适用范围广的水溶性黄色素,同时也为农林副产物油茶籽粕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一种食品保鲜剂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52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2850.3

    申请日:2015-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481 A23L3/34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保鲜剂,所述食品保鲜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油茶粕提取物5~15份,山梨酸钾0.5~1.5份,山梨糖醇为3~5份,氨基酸3~5份,水70~90份;所述油茶粕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得到:用乙醇溶液在80~95℃下对油茶粕进行浸提,过滤,收集滤液得提取液,提取液经蒸发溶剂、干燥,得油茶粕提取物。本发明利用油茶粕水提取物制备食品保鲜剂,配制方便,效果显著,无毒性,满足食品安全的规定。

    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2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62345.8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油茶粕的生物脱毒预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群的驯化及富集;(3)油茶粕发酵;(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本发明利用低温窖藏腌制素菜的老盐水中富集、筛选和驯化的酵母菌群,得到具有表面活性剂合成能力的菌剂,并以此菌剂对生物发酵预处理后的油茶粕进行发酵,可制备出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液滴直径提高27.5%,乳化指数可达63.0%,表面张力下降49.21%。

    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27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62345.8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油茶粕的生物脱毒预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群的驯化及富集;(3)油茶粕发酵;(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本发明利用低温窖藏腌制素菜的老盐水中富集、筛选和驯化的酵母菌群,得到具有表面活性剂合成能力的菌剂,并以此菌剂对生物发酵预处理后的油茶粕进行发酵,可制备出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液滴直径提高27.5%,乳化指数可达63.0%,表面张力下降49.2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