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色素的红曲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417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810811914.4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红曲菌株为紫色红曲霉菌(monascus.purpureus)CSU‑M18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224,保藏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本发明的红曲米/粉仅以蒸熟的籼米为发酵原料,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成分条件下,培养10天,制得红曲米色价高达8460U/g,相比市售红曲米和文献报道的红曲米色价高2.3倍。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一株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红曲色素研究及应用的优良菌株。

    一种提高拜氏梭菌产电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03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027295.1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将拜氏梭菌中编码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关键亚基的基因Cbei_4110进行插入失活,从而得到高产电能力的拜氏梭菌重组菌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提高拜氏梭菌产电的方法,借助此方法得到的重组菌株在1g/L葡萄糖种子液中和0.1g/L甲基紫精(MV)为电子介体时:最大输出电压为154.4mV,是初始菌株NCIMB 8052的1.93倍;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65.8mW/m2,是初始菌株NCIMB 8052的1.23倍。本发明的操作方便、无污染、其燃料利用普较广,本发明的高产电拜氏梭菌是一株适合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及应用的优良菌株。

    一种提高红曲霉菌胞外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4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19712.X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红曲胞外色素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红曲霉菌中编码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上甾醇还原酶ERG4/ERG24家族蛋白的基因敲除。本发明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敲除红曲霉菌中编码ERG4/ERG24基因。本发明从植物双元质粒pCAMBIA1300载体出发,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重组质粒转化至红曲霉菌中,显著提高了胞外色素生产水平,结果表明该重组菌株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液态发酵结果显示,亲本菌株胞外红曲色素为4.92U/mL,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菌株胞外红曲色素达6.52U/mL,胞外色素生产量提高32.52%,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红曲胞外色素的产量。

    红曲霉菌株、应用、功能性植物基人造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2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99119.0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曲霉菌株、应用、功能性植物基人造肉及其制备方法。红曲霉菌株的菌株号为CSUFT‑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399,保藏日期为2024年7月1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该应用是采用所述的红曲霉菌株在制备功能性植物基人造肉中的应用。该功能性植物基人造肉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包括获得植物基人造肉培养基;将红曲霉种子液接种至所述植物基人造肉培养基内;采用变温发酵制备得到功能性植物基人造肉。本发明能够产出较多酸型结构含量的莫纳可林K。

    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7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67261.3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油茶粕的脱毒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粉末;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株的活化培养:将红曲霉突变菌株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固体斜面活化培养,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收集孢子备用,作为液体发酵的发酵菌剂;(3)配置发酵培养基;(4)液体发酵。本发明通过液态发酵可制备出结构稳定、pH适用范围广的水溶性黄色素,同时也为农林副产物油茶籽粕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