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19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67651.5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扭转振动降低装置,能够使作为惯性质量体发挥功能的旋转构件顺畅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大型化。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具有行星旋转机构(3)和将三个旋转构件(4、5、7)中的两个旋转构件连结成所述两个旋转构件能够相对旋转的弹性体(8)。该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具有将两个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和除行星旋转机构以及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以外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的轴支承部件(15),轴支承部件具有保持部(20),该保持部配置于行星旋转构件(6)彼此之间且与行星旋转构件不接触的位置处,并且与除行星旋转机构以及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以外的旋转构件嵌合而抑制其向轴线方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57156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190942.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F15/30 , F16H4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用降低用于振动衰减的惯性质量体的质量就能够抑制由共振引起的惯性转矩的增大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在扭转振动降低装置中,向行星旋转机构的第一旋转部件输入发动机的转矩,由于转矩的振动,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而使得第三旋转部件旋转并产生惯性转矩,从而降低转矩的振动并向变速器传递所述转矩,其中,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具备:与第一旋转部件成为一体地旋转的连结构件;与第二旋转部件成为一体地旋转的中间构件;向变速器输出转矩的输出构件;连结连结构件与中间构件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连结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的第二弹性构件。
-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2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441597.8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混合气体生成系统的车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混合气体生成系统的车辆,将由电解生成的H2、CO、合成该H2、CO而得到的燃料供给到内燃机中。车辆(10)具有:发动机(12)、H2&CO罐(16)、CO2回收器(18)、电解液箱(20)、电解器(22)、水箱(24)等。在发动机(12)的运转中,将废气导入CO2回收器(18)内的吸收液并回收废气中的CO2,将其存储在电解液箱(20)中。从电解液箱(20)及水箱(24),将已吸收CO2的吸收液及水分别供给到电解器(22)中的同时,向电解器(22)供电。由此,从CO2和水生成由CO和H2构成的混合气体。生成的混合气体被暂时存储在H2&CO罐(16)内,并被供给到发动机(12)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83812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280077496.1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秀之
IPC: F02F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2 , F02B69/00 , F02B69/02 , F02F1/4235 , Y10T29/49272
Abstract: 缸盖的预成形品(10A)包括第1部分(11)和第2部分(12a),该第1部分(11)形成有第1通孔(15),该第1通孔(15)从上壁部(18)达到中央部(19a),该中央部(19a)是底壁部(19)的形成内燃机的燃烧室的部分,该第2部分(12a)形成有第2通孔(16),该第2通孔(16)从外壁部(例如上壁部18)达到中央部(19a),所述外壁部位于比在中央部(19a)开口的进气口(14)靠上方的位置。部分(11、12A)是未形成冷却水通路W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1280.5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3/14 , C25D11/022 , C25D11/04 , F02B77/11 , F02F3/12 , F02F3/26 , F05C2251/048 , F02B23/06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抑制燃烧速率降低的同时允许获得由阳极氧化物膜所产生的效果。活塞10包括腔体部分20和锥形部分26,所述锥形部分26形成为在腔体部分20的外侧包围所述腔体部分。锥形部分26的直径从活塞的顶面侧沿着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在锥形部分26的外侧上形成有挤压部分28。在锥形部分26的表面(锥面)和挤压部分28的表面(挤压面)上形成有阳极氧化物膜30。在腔体部分20的表面(腔面)上没有形成阳极氧化物膜30。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5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910.0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29/08 , F02B27/00 , F02M3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12 , F02B27/021 , F02B27/0268 , F02B29/083 , F02M35/10032 , F02M35/10045 , Y02T10/146
Abstract: 内燃机(1)的进气通路(10)具有:按每个气缸(2)设置的独立通路(20),和通用通路(21)。所述通用通路(21),连接着该独立通路(20)、由互不相同的气缸(2)所共用、具备对按每个气缸(2)进行作用的进气压力波进行控制的进气控制阀(17)。而且,相对于从进气门(12)直到调整槽(16)的通路长度较长的气缸(2)而设置的独立通路(20)的通路截面面积,比相对于通路长度较短的气缸(2)而设置的独立通路(20)的通路截面面积大。由此,能够调整到达通路长度不一致的气缸(2)的进气压力波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0236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6414.5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83 , F02B3/06 , F02B29/0406 , F02B37/00 , F02D41/0002 , F02D41/222 , F02D2041/227 , F02D2200/0404 , Y02T10/146 ,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抑制在进气控制阀的开度不明的情况下的进气量的变动。在具备脉冲阀(224)的发动机(200)中,ECU(100)实施脉冲阀驱动控制,该脉冲阀(224)设置于设置在调压箱(205)下游侧的连通管(206)、为发动机(200)所具备的所有气缸共有。在该控制中,ECU(100)判别检测脉冲阀(224)的开度的转角传感器(225)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在判别为转角传感器(225)处于故障状态的情况下,ECU(100)以使脉冲阀(224)的阀体(224A)在连通管(206)内部旋转的方式控制驱动阀体(224A)的驱动电机(224C)和驱动电路(224D)。另外,此时,规定阀体(224A)的转速的驱动电机(224C)的转子的转速根据发动机(200)的内燃机转速NE来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257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80034925.1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秀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9/04 , F01L2800/00 , F01L2800/11 , F01L2820/02 , F02D35/023 , F02D41/1403 , F02D41/2474 , G05B13/0255
Abstract: 一种滑模控制装置。当受到由弹性构件所施加的推动力的受控对象从一个位移端位移到另一位移端时,所述控制装置设定切换超平面并且以使所述受控对象的状态量收敛于切换超平面的方式使用滑模控制对所述受控对象进行控制。在所述滑模控制中,当所述受控对象经过操作切换点时,所述控制装置切换用于控制所述受控对象的操作模式。所述控制装置检测所述滑模控制中的干扰以及所述弹性构件的经时变化,并且根据所检测到的干扰以及所检测到的经时变化而改变所述操作切换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