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5966.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刚度差异的涵洞基础底板设计方法,属于涵洞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了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刚度差异的涵洞基础底板跨中、节点抗弯计算公式,提供了一种方便且快捷的整体式涵洞基础底板设计方法;通过考虑基础底板与侧墙刚度差异对内力分配的影响,使计算结果能更贴近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提升了设计的可靠性;本发明基于分段受力、分区配筋,提供了基础底板跨中、节点分区配筋分界原则,通过分区差异化精准配筋,避免了过去一刀切,跨中节点处上下部统一配筋而造成的过度配筋,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9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57857.6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综合监控预警装置,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安装板,安装板顶侧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板一,安装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在两个连接板一之间的连接板二,安装板和连接板二之间设有滑动在两个连接板一之间的连接板三,连接板三远离连接板二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以及边坡的内部均设有插块,插块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设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探针。本发明可对隧道洞口边坡进行监测,可快速的将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探针插入监测土壤,使用方便,可对装置进行适应性调控,工作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8829.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抽芯式电荷防淤排水加固软土地基装置,包括中空钻杆、排水套管、梯度阻淤透水结构和密封帽;所述排水套管套设在所述中空钻杆内,所述梯度阻淤透水结构设置在排水套管的底部,所述密封帽密封设置于排水套管的顶部;所述梯度阻淤透水结构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透水基材、隔离层、封闭层和聚电解质层。本发明在软土地基加固装置中引进负电荷材料,保障排水套管在软土地基排水过程中避免带电黏土颗粒淤堵。同时采用可抽芯式透水基材和隔离层,不仅可将剩余不带电杂质与少量、微小电荷黏土颗粒阻隔,实现将黏土颗粒梯度阻隔,并且使得排水装置具有可修复性,保证装置长期使用,确保排水通畅。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95436.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物理场耦合的多功能滑坡模拟装置及工法,其属于岩土工程试验仪器这一技术领域,所述模型箱装置用于放置石板以及土体;在箱体内侧斜向放置一块板体,当模型箱装置的倾斜角度到底预设角度时,所述板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坡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模型箱装置的倾角;所述降雨模拟系统用于模拟下雨以及喷雾;所述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模型箱装置内置的土体的表面位移、深层位移、内部水分含量、土压力;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数据分析显示系统连通,所述数据分析显示系统用于存储以及显示监测结果。采用本申请的多功能滑坡模拟装置及工法,能够同时考虑“岩石节理倾角‑降雨”对边坡变形的耦合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7466.1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基加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基加固辅助设备及其加固方法,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与升降设备连接,且升降设备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固定连接有管体,横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外环块,所述外环块内滑动连接有转筒,管体设置于转筒内;还包括: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设置于转筒底端;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杆上方,并与转筒连接,以用于驱动转筒运动。本发明通过配合外部的升降设备将本设备防止移动至指定位置,并为设备提供稳定的支撑,其次可以在搅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泵体输送材料时,可以借由转动而进行角度变化的搅拌板,将其中的材料进行输送至软基处,并在搅拌中进行充分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9114.5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量程隧道衬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衬砌检测单元、外接电源以及数据处理盒;其中:多个所述衬砌检测单元分别贴合分布于隧道衬砌上侧,所述衬砌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块、荷载测试系统与衬砌损伤测试系统,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荷载测试系统与所述衬砌损伤测试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荷载测试系统朝向对应围岩,所述衬砌损伤测试系统朝向对应衬砌,以确保检测位置的一致性;所述外接电源用于给多个衬砌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盒提供电力。本发明围压荷载监测数据与衬砌损伤检测数据可同时测量,保证了围压监测与衬砌损伤检测在时空上的一致性,可查明荷载变化及衬砌损伤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8179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7859.6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23/70 , B01F23/80 , B01F27/192 , B01F27/706 , B01F35/213 , B07B1/28 , B07B1/46 , B07B1/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态固化土泥浆制备装置,属于泥浆搅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料仓、振筛机、残渣池、泥浆仓、分离仓和分隔板,所述泥浆仓为空心圆柱体构造,由多根喷淋管、搅拌组件、上滤网、浓度计、出浆口、流量计、阀门、上回浆接口组成。所述振筛机位于进料仓的下部,泥浆仓的上部,两侧设有残渣池;泥浆仓下部设有一个可插入抽出的分隔板和分离仓。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可以充分利用工程弃土制备适合的泥浆,实现泥浆持续不间断输出以及残渣、泥浆、砂砾有效分离,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和促进弃土资源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1556.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原位剪切测试仪器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岩土勘察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组件、多个传动组件、多个检测组件、壳体;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多个所述检测组件转动,多个所述传动组件、检测组件均沿所述壳体轴向多层布置,每层均布置多个检测组件。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反复试验,减少土体扰动,确保试验数据可靠性;一次试验可同时获得三组或三组以上试验数据,更加快捷高效;可在检测钻杆处安装多种传感器,不仅可以测出土体总内摩擦角与总粘聚力,而且可通过获取空隙水压力,计算出有效内摩擦角与有效粘聚力,还可以根据工程的区别,安装其他传感器,获取如软土地基不同层位水压力变化,测得软土固结度等多种试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41496.5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C7/32 , E01C3/00 , E01C3/04 , E01C3/06 , E01D22/00 , E01D19/00 , E01D21/00 , E02D27/42 ,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头道路结构及预警、修复该道路结构桥头跳车方法,包括路基和与路基搭接的轻质泡沫土,轻质泡沫土顶部设有台帽,台帽台前设有主梁,台帽下方设有桥台桩基,桥台桩基底部位于天然地基中,天然地基上部为强夯地基影响范围,台帽台后轻质泡沫土顶部依次设有土工膜、竹筋板状结构、级配砂、贫混凝土板、搭板、沥青路面,路基顶部依次设有低剂量水稳层、水稳层、沥青路面。土工膜、竹筋板状结构、级配砂、贫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组成封闭结构体,可通过注气试验进行桥头跳车预警,还可通过注浆进行桥头跳车修复。该道路结构刚柔过渡、构造简单、能延缓桥头差异沉降发生、预测桥头跳车产生时间、在不阻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修复桥头跳车。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5627.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固化剂按重量份计,所述新型复合固化剂组分包括:偏高岭土10~30份;钛石膏10~30份;钢渣30~70份;水10~20份。本发明有效激发了钢渣中的活性组分,固化稳定了钛石膏和钢渣中有害物质,突破了钢渣、钛石膏在岩土工程利用中活性低、难以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大宗固体废弃物在岩土工程中的协同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