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80001049.2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1673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多孔耐热层开裂从而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电池特性的圆柱形锂二次电池。该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底部、侧壁和顶部开口的电池壳、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以及覆盖用以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的电池壳的顶部开口的密封板。该电极组件包括条形正极和条形负极,该条形正极和条形负极与插入在其间的多孔耐热层和隔膜缠绕在一起。该多孔耐热层的厚度A与该电池壳的侧壁的厚度B之间满足关系式:0.005≤A/B≤0.1。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69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80001121.1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在集电体上设置的合剂层。合剂层包含:至少由可以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含硅粒子、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元素形成的复合负极活性物质;含丙烯基高分子的第1粘合剂;粘合性橡胶粒子的第2粘合剂。第1粘合剂将含硅粒子与集电体粘合,第2粘合剂将碳纳米纤维彼此粘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95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749.7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70 , H01M4/75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下述结构:至少具备:负极,其具有在两面具有凹凸的集电体的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1柱状体和在另一个面的凸部上斜立形成的第2柱状体;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上具有包含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和隔膜,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相对向设置;并且负极的第1柱状体和第2柱状体斜立在与集电体的卷绕方向直交的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6930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41002.4
申请日:2005-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非水电解质和在至少一个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多孔膜。所述多孔膜包含无机化合物颗粒和聚偏氟乙烯。溶解有8重量%的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的粘度在25℃是600-2400mPa·s,在所述多孔膜中聚偏氟乙烯的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无机化合物颗粒为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601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80001174.3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具有出色的抗短路性和耐热性、不会因冲击如下落而有容量损失并且具有高容量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包括:包括与插入其间的多孔耐热层缠绕在一起的条形正极和条形负极的电极组件;非水电解液;以及电池壳。该电池具有限制电极组件垂直移动的限制部位。从限制部位到电池壳内底面的距离A与负极的宽度B之间满足关系式:0.975≤B/A≤0.995。
-
公开(公告)号:CN1983682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710008331.X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4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70 , H01M10/044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包含带状的正极集电器和位于正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包含带状的负极集电器和位于负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在纵向的实际中心部分上形成不载有活性材料层的裸露部分,集电导线与裸露部分相连,并且形成第一耐热层以使第一耐热层面对至少一部分集电导线。
-
公开(公告)号:CN1240152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02152712.1
申请日:1998-0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6/1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能够在循环寿命末期防止锂在负极上沉积、循环性能好并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该二次电池,包括:含有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的正极,该活性物质由含有锂的过渡金属氧族化物构成,负极,和与所述正极、负极相接触的电解液;所述导电材料包含炭黑和乙炔黑,所述炭黑具有石墨晶体积聚在其外部的中空外壳结构,具有200ml/100g以上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油量,用氮吸收法得到的表面积为500m2/g以上,且孔隙率为35%以上,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所述活性物质,所述炭黑含量的比例在0.2重量份到1.0重量份的范围内;且在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所述活性物质,所述炭黑含量的比例为x重量份、所述乙炔黑的含量比例为z重量份的情况下,[3x+z]的值在1.1到3.5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551373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4704.5
申请日:2004-05-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812 , H01L21/338 , H01L33/00 , H01S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 H01L21/02425 , H01L21/02458 , H01L21/0254 , H01L29/2003 , H01L29/4175 , H01L29/41766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由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构成并具有通孔结构,包括:在导电性基板(11)上形成的由高阻抗AlxGa1-xN构成的缓冲层(12);在该缓冲层(12)上形成的具有沟道层的由非掺杂GaN和N型AlyGa1-yN构成的元件形成层(14);在元件形成(14)上选择形成的源电极(16)、漏电极(17)和栅电极(15)。源电极(16)通过填充于在缓冲层(12)和元件形成层(14)上设置的贯通孔(12a)而与导电性基板(11)电连接。这样,通过在防止基板和半导体层之间产生漏泄电流的同时使通孔的形成变得容易而获得高频特性、高输出特性和大功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C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97190304.2
申请日:1997-04-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2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它包含:包含由氧、钴和锂组成的钴酸锂的正极;能嵌入锂和使锂脱嵌的负极;以及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酸锂为粉末,并且粉末的平均粒径介于5微米-25微米之间,所述钴酸锂的化学成份为钴与锂的摩尔比介于0.96-1.04之间,所述钴酸锂的结晶度达到在CuKαX射线衍射下003衍射峰的最大半峰宽介于0.15°-0.18°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0537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8800254.X
申请日:1998-0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6/1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能够在循环寿命末期防止锂在负极上沉积、循环性能好并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可再充电的非水解液二次电池中,正极包含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导电材料采用凯提恩炭黑、凯提恩炭黑和片状石墨的混合物或凯提恩炭黑和乙炔黑的混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