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4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26226.4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软骨素及其寡聚糖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的软骨素寡聚糖的产量达到20g L‑1。通过构建软骨素合成途径并异源表达软骨素裂解酶,可以直接一步法发酵获得软骨素寡聚糖。本发明为微生物高效合成高纯度软骨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091498.7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88 , C12P19/26 , C12N15/60 , C12N11/02 , C12N15/70 , C12N1/21 , C12N15/62 , C07K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装策略构建固定化肝素裂解酶及其制备低分子量肝素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肝素III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有着更高的催化效率,突变体K85A/Q95F/S471T的催化效率是野生型的1.75倍;本发明还利用聚集蛋白自组装肝素裂解酶Ⅲ,实现酶的固定化,进一步对Linker进行筛选和优化,提高了转化效率。本发明构建的酶固定系统可实现肝素裂解酶III的固定化,通过对重组细胞破壁后离心收集沉淀,减少了蛋白纯化脱盐等复杂步骤。固定化肝素裂解酶在循环10次以后仍有50%的催化活性,实现了低分子量肝素的高效制备,增加了酶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676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889750.3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素N‑磺基转移酶突变体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人源的双功能酶(NCBI Reference Sequence:NP_001534.1)中的硫酸乙酰肝素N‑磺基转移酶1进行了改造,通过截短、单点突变、多点组合突变等生物技术手段,获得了能够使得稳定性和催化效率显著提升的肝素N‑磺基转移酶突变体。本发明提供的人源肝素N‑磺基转移酶突变体催化效率比人源肝素N‑磺基转移酶原始菌株提高了1.3倍,且在37℃下的稳定性也较野生型有显著提升,更有利于长时间催化获得高转化率的N‑磺酸化肝素前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400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酪氨酸酶突变体及其在生物染发中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并构建了酪氨酸酶突变体,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多刺疣微菌(Verrucomicrobium spinosum)来源的酪氨酸酶序列,对氨基酸定点突变,实现了酪氨酸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活性表达,得到的酪氨酸酶突变体具有高效催化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酪氨酸酶的稳定性,在保存多日后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酶活。基于该酪氨酸酶突变体,建立了酶法催化的生物染发体系,实现了无毒、绿色安全、高效便捷的生物染发,提高了头发的机械强度,安全性优于传统化学染发,染发底物相比于其他生物染发剂所用黑色素前体也更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14763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60434.7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磺酸化修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以毕赤酵母GS115为出发菌株,在细胞内异源表达了肝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双功能N-脱乙酰/N-磺酸转移酶(NDST)、葡萄糖醛酸C5‑变构酶(C5epi)、磺酸乙酰肝素2‑磺酸转移酶(2‑OST)、磺酸乙酰肝素6‑磺酸转移酶(6‑OST)、磺酸乙酰肝素3‑磺酸转移酶(3‑OST),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碳源生产肝素修饰酶,并首次实现了从ATP出发全酶法体外催化合成肝素。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7846.8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酶进行再设计促进其在原核生物中可溶表达及活性提高的方法,属于计算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位点及其 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底物结合位点及其 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设置为不允许变动位点,将半胱氨酸残基所在位点设置为氨基酸变动位点,不允许出现半胱氨酸且保持该位点氨基酸α碳原子不变,蛋白序列上其余位点设置为虚拟饱和突变位点,再经筛选得到再设计的酶。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得到的胰蛋白酶突变体可以在原核微生物中实现高效可溶表达,酰胺酶比酶活达到77.48U/mg,通过多位点突变实现了酶活的进一步提高,达到了137.05U/mg。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784916.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及其在水解硫酸软骨素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是将位于水蛭来源透明质酸酶的底物结合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后得到的蛋白质,具体是以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所示的透明质酸酶为出发序列,将第65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和/或将第180位苏氨酸突变为精氨酸。本发明应用定向进化技术和方法对透明质酸酶进行了改造,其中,所得双突变体对于硫酸软骨素的催化效率提高了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03816.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54 , C12N15/70 , C12N15/57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12P21/06 , C07K14/78 , C12R1/19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表达胶原蛋白水解酶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含有胶原蛋白水解酶突变体的宿主细胞进行发酵,生产的胶原蛋白水解酶酶活显著提升,且在宿主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也大幅提升,实现了胶原蛋白水解酶的高效表达,其中,胶原蛋白水解酶突变体是将来自Bacillus cereus VD021的胶原蛋白水解酶经过截短改造得到。将该酶应用于不同来源胶原蛋白的水解催化时可将胶原蛋白全部转化为低分子量胶原蛋白肽,降解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396678.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制备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中游离表达透明质酸合酶编码基因pmhasA,构建了透明质酸的合成途径;采取弱化RBS强度的方法,弱化合酶pmHAS的表达;采取定点突变的策略理性改造透明质酸合成酶编码基因pmhasA;在谷氨酸棒杆菌中通过组合调控策略强化表达前体UDP‑葡萄糖醛酸和UDP‑N‑乙酰葡萄糖胺的合成途径酶编码基因;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采取低温发酵的策略;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的透明质酸分子量达到5‑9MDa。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03221.8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首先通过在溶液聚合法中加入单宁酸交联剂,制备得到共轭聚合物气凝胶,然后通过浸渍法将其与金属前驱体盐吸附并锚定在共轭聚合物气凝胶上,最后通过氢氩还原法将金属前驱体盐还原为金属单原子,获得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相比于非气凝胶结构的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复合材料,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更大,有利于增加暴露的活性位点数量和提高传质效率。此外,该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所得的金属单原子/共轭聚合物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质量活性和比活性,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