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应力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2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1220831.5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一种构建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应力图的方法,属于金属板料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对金属薄板材料采用电解液腐蚀法印制网格或散斑;对板料施加预应变;然后测量预应变试样的主应变和次应变;再从预变形的试样上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制备第二阶段试样,并采用半球形刚性凸模胀形直至试样发生颈缩或破裂,测量第二阶段变形试样的主应变和次应变;获得的两个阶段的应变值,采用相应的屈服准则及转换公式获得成形极限应力图。优点在于,快速、准确地获得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应力图,解决应力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

    提高冷轧汽车板可涂装性能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0607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999292.9

    申请日:2015-12-26

    Abstract: 一种提高冷轧汽车板可涂装性能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属于钢材生产技术领域。适用于IF钢冷轧汽车板;包括控制连铸坯成分;改善连铸坯加热制度,在炉时间160~290min,出炉温度1130~1220℃;调整除鳞工艺,各除鳞点压力17~22MPa;优化轧制温度,粗轧出口温度1020~1100℃,终轧温度900~940℃;优化连退工艺,炉内各段O含量:0~20ppm,露点温度:-70~-40℃;H2含量:2~5%,连退加热温度:760~830℃;平整后Ra值0.7~1.3μm,Rpc值60~130。优点在于,无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通过铸坯成分设计及工艺优化,有效提高了冷轧汽车板表面质量和可涂装性能。

    一种测试钢板高温变形抗力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389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24769.8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一种测试钢板高温变形抗力的实验方法,属于材料物理实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样品制备、轧制、计算。优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模拟了钢板在热轧过程中的变形方式,通过一道次轧制实验,测试钢板在同一温度下、多种变形量的高温变形抗力。

    一种测试轧制过程中钢坯内部金属变形量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6302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180333.6

    申请日:2016-03-25

    Abstract: 一种测试轧制过程中钢坯内部金属变形量的实验方法,属于材料物理实验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在实验钢坯上制造两个具有内螺纹的预制螺孔,预制螺孔位于实验钢坯上表面中心线并上下贯通,预制螺栓与预制螺孔固定,预制螺栓2使用的材料与实验钢坯1相同,将实验钢坯1加热至预定的实验温度,实验温度500℃~1300℃,在实验热轧机上进行至少1道次的轧制变形,实验钢坯厚度方向的总变形量不小于实验钢坯的原始厚度的5%,热轧实验钢坯中心层和表层金属的变形量E1=L1‑L;E2=L2‑L。优点在于,有效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一种双线性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081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72946.7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一种双线性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金属板料成形技术领域。包括:主缸,上横梁,压边横梁,压边弹簧,拉延筋等;将试样固定在压边圈上,将摄像头、照明灯固定在上横梁上,完成测量系统的对焦;上凸模下行,带动试样产生应变,待上凸模与凹模接触并压紧后,反拉深凸模在下顶出缸的驱动作用下上行,直至试样发生颈缩或破裂;采用应变测试分析系统测量颈缩或破裂处的应变,得到材料在双线性应变路径下的成形极限。优点在于:可快速、准确地测量板料在双线性应变路径下的极限应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