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基板、电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08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838142.3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基板、电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导电性基板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材、被设置于基材上的基底层、被设置于基底层上的沟槽形成层、包含金属镀敷的导电图形层。形成具有基底层露出的底面的沟槽。导电图形层填充沟槽。基底层具有:混合区域,从基底层的导电图形层侧的表面形成到其内侧且含有构成导电图形层的金属并且包含进入到基底层的金属颗粒。

    平面线圈的制造方法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31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52340.0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平面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上形成基底导体层(L1)的工序(S2),该基底导体层(L1)具有:具有一端及另一端的线圈配线部,将外部电源和线圈配线部的第一连接位置连接的供电配线部(11d),以及使比第一连接位置更靠另一端侧的线圈配线部的第二连接位置和比第二连接位置更靠一端侧的线圈配线部的第三连接位置短路的连接配线部(11e);在基底导体层(L1)上通过电解电镀形成配线导体层(L2)的工序(S3);以及除去供电配线部(11d)及连接配线部(11e)的工序(S4)。

    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366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810214008.2

    申请日:200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具有端面(11、12)和侧面(13~16)的芯片素体(1)的工序(芯片素体的形成工序S1);形成导电生片(31)的工序(导电生片的形成工序S2);在芯片素体(1)的端面(11、12)上赋予导电膏(33)的工序(导电膏的涂布工序S3);经由在芯片素体(1)的端面(11)上赋予的导电膏(33)将导电生片贴附到端面(11)上的工序(导电薄片的贴附工序S4)。在贴附工序S4中,导电生片(31)的侧面(13~16)侧的端面位于侧面(13~16)的外侧,在端面(11)上赋予的导电膏(33)被挤出到导电生片(31)和棱部(R13~R16)之间。

    叠层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4935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215406.6

    申请日:2008-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该方法,当在外部电极上电镀形成端子电极时,能够充分抑制电镀附着到多孔质素体的表面,能够防止产品可靠性降低。叠层电子部件(1)为具有叠层体(4)的PTC热敏电阻器,叠层体(4)包含由陶瓷构成的具有多个孔隙的多孔质素体(2),和在多孔质素体(2)内形成的多个内部电极(3),该叠层电子部件(1)具备至少一个通过层叠多孔质素体(2)和内部电极(3)而得到的单位结构(10)。在内部电极(2)上连接有外部电极(5、5),进一步在其上通过电镀形成端子电极(7、7)。在多孔质素体(2)的多个孔隙中,以60%以上的填充率填充有树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