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723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278875.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油雾流体收集分离方法及装置。本装置包括一个与吸雾器相连接的独立中压气源、一个油气分离箱、分离箱上有两个空气排放消声器,分离箱内充填适量空气净化滤料及配置高效油雾气流滤清器;本方法是以中压中速气流为动力源,以空气动力学的附壁效应及放大原理、降温效应为机理的油雾采集及旋流分离技术的环保节能装置。对有害高温油雾三相流体进行采集、分离处理,再以洁净空气放入大气,同时将回收的油雾中的油基润滑冷却液重新利用。本发明无运动部件故可靠性高,并无维修及一般无采集器清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862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9395.X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非完整球面约束结构,包括球壳、滚轮支架、滚轮、滚轮轴、伺服电机、大支架;所述大支架为“T”字形,其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滚轮支架通过键与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和滚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滚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大支架的横杆的另一端连接相同的结构,两端结构相对于大支架的竖杆轴对称分布;所述球壳与滚轮纯滚动接触,即滚轮只能沿着球壳滚动,而不能滑动,两端的滚轮的轴线方向一直处于平行对称状态。本发明是一种内置非完整球面约束结构,直接在球面内部加入非完整约束,省去了内部的完整的球面约束,节约了空间,同时提高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311188.1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论的产品低碳设计方法。本方法以“图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原材料获取、制造、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五个阶段,分别获取产品全生命后期各个阶段的可选方案及相应的碳足迹,各阶段的每个可选方案作为结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的顺序,建立相邻上下游结点之间连线,并标注相应的碳足迹信息作为权重,从而建立基于上述五阶段的加权有向图的产品低碳设计空间,利用图论中相关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则该最短路径所对应的方案集合则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最低的综合设计方案。本方法适用于机电产品低碳设计,并可解决其他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96989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421632.6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它包括车体、电磁驱动组件、电解质送料组件、电解质助溶组件以及气缸;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独立安装在车体的表面,产生正交的电磁场;所述电解质送料组件有一个上端口直接固定安装在车体表面,并有一个滑块a和一个滑块b直接与所述气缸输出轴相连,而受气缸驱动;所述气缸固定在车体内部,气缸只有两个工作工位,即高工位和低工位,电解质送料组件的所述滑块a和滑块b和一个助溶组件直接固定在气缸的输出轴上面,所述组件的带轮和皮带在车体外面,可沿着车体表面运动。该装置在技术改变了两栖车辆传统的水中驱动方式,磁流体推进具有安静、高速、布局灵活、操作容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5723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78875.3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油雾流体收集分离方法及装置。本装置包括一个与吸雾器相连接的独立中压气源、一个油气分离箱、分离箱上有两个空气排放消声器,分离箱内充填适量空气净化滤料及配置高效油雾气流滤清器;本方法是以中压中速气流为动力源,以空气动力学的附壁效应及放大原理、降温效应为机理的油雾采集及旋流分离技术的环保节能装置。对有害高温油雾三相流体进行采集、分离处理,再以洁净空气放入大气,同时将回收的油雾中的油基润滑冷却液重新利用。本发明无运动部件,故可靠性高,并无维修及一般无采集器清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78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384595.6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栖车辆吸波减阻装置。它包括两个进水导流罩、两个柱塞式水泵、两个出水管、两个泵齿轮、两个中间齿轮和两个主动轮轴齿轮。所述进水导流罩连接柱塞式水泵的进水口,出水管连接柱塞式水泵的出水口;柱塞式水泵主轴连接一个泵齿轮,该泵齿轮通过一个中间齿轮与一个主动轮齿轮连接;在两栖车首部两侧各安装由一个所述进水导流罩、柱塞式水泵和出水管组成的吸水装置,吸收两栖车首部的水流,向后喷出,以减少车辆行驶的阻力并增加推进力。本发明的柱塞式水泵向水流注入能量后从出水口向后喷出,从而达到降低两栖车体的行进阻力、提高航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5491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2815.4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欠驱动机构。它包括一个基座、一个动平台、三条结构完全相同呈轴对称分布的支链、两个动力源和一个位置检测装置。三条支链分别和动平台活动连接,动平台朝基座方向下沉,呈内凹形,两个驱动动力源直接驱动两条运动支链,构成三条运动支链为欠驱动机构,使动平台作三自由度运动;位置检测装置与欠驱动的运动支链连接,实现位置检测。该发明易于加工装配,运动灵活,结构紧凑且刚度好,采用欠驱动的方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手腕部分的重量,可以用于并联机器人、微动机器人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52881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1610.4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5J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5/0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自由度欠驱动机械手,它包括手掌、拇指、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导绳轮、簧片、驱动腱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都包括3个指节,各个指节通过簧片连接,簧片通过螺钉与垫块一起固定在各个指节的背面。各指节由一个电机驱动,通过腱及导绳轮带动各指节弯曲。该发明具有高度拟人化、自适应性强、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驱动元件少、自由度多、控制容易、加工简单等优点。
-
-
公开(公告)号:CN101804637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6432.9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封闭关节型仿人服务机器人手臂。它由五个关节单元串联构成,每个关节单元为驱动装置和动力装置内嵌于关节壳体一体化模块关节单元,首个关节单元的固定端与机器人肩部连接,最后关节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末端执行器,构成具有五个自由度的手臂,每个关节单元相应完成各自转向和动作。本发明提高仿人服务机器人手臂的灵活性与安全性,降低机器人手臂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