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0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88006.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机冷却系统包括:水冷换热系统,水冷换热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逆变器和油水换热器;冷却油系统,冷却油系统的管路通过油水换热器与水冷换热系统进行热交换作业,其中,冷却油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旁通油路和电机;阀结构,阀结构设置于冷却油系统的管路上。本申请通过设置旁通油路,旁通油路的第一端与油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进口连通,旁通油路的第二端与油水换热器的其中一个出口连通,并设置阀结构用于调节进入电机内冷却油的油量,有效的改变油路的方向,使得冷却油不经过油水换热器冷却,提高寒冷天气下电机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71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395309.5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车用逆变器总成和车辆,集成式车用逆变器总成包括主箱体,两端分别盖设有顶盖和底盖并且三者形成容置空间,主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低压连接器附线束总成、高压线束总成、交流母排总成和滤波磁环,底盖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容置空间内设置冷却通道、控制基板总成、屏蔽板和IPU总成,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控制基板总成固定在屏蔽板上朝向顶盖一侧,IUP总成设置在屏蔽板的另一侧且固定在主箱体上。本发明的集成度高,对控制基板总成进行单独隔离,减小电磁干扰,提高电磁兼容等级,整车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和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6773.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电机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轴为中空结构,转子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小径段为两个,其中一个小径段与大径段的第一端连接,另一个小径段与大径段的第二端连接;转子铁芯段,转子铁芯段为多个,多个转子铁芯段套设于转子轴的大径段上,转子铁芯段上开设多个装配孔,装配孔用于供装配件穿过,以对多个转子铁芯段进行轴向装配,装配孔的孔边缘型线由多个圆弧段组成,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沿转子铁芯段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本方案中的装配件与不同转子铁芯段上的不同圆弧段配合时,多个转子铁芯段之间形成夹角,达到保证转子铁芯之间的斜极角度的目的,使得转子轴工艺更简单,降低转子轴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3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97383.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集成式插针绕组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逆变器以及分隔件,分隔件将电机与逆变器分隔至壳体的两个腔体内,电机内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的定子槽内的插针绕组,插针绕组包括线圈,分隔件的内部嵌入有汇流排,汇流排将线圈连接形成端子,在本方案中,采用集成式的结构设计来取代传统的分离式定子组件,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缓解了电机振动产生的噪音情况,提高了电机功率密度;该结构设计下的绕组连接更加简单,取消了现有技术的插针绕组扭转、焊接等复杂工艺,采用线圈直接插入到分隔件内,使绕组端部的电气距离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09319.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及具有其的电驱总成,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直流母排接线座、三相四线接线座;正极充电线束,正极充电线束的一端与供电设备的正极导通,正极充电线束的另一端通过三相四线接线座与三相电机的输入相绕组导通,三相电机的输出相绕组通过三相四线接线座与逆变器的升压组件导通,升压组件与动力电池的正极导通;负极充电线束,负极充电线束的一端与供电设备的负极导通,负极充电线束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母排接线座与逆变器的高压负极线束导通,高压负极线束与动力电池的负极导通。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车高压线束的资源浪费严重、装配走线工艺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7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833898.6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驱动总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电机系统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第一油道开设于壳体上并延伸至壳体与定子铁芯之间;喷油件设于壳体的内侧并位于定子铁芯端部,冷却油能由喷油孔至少喷射至端部绕组;水道开设于壳体上并与至少部分第一油道层叠交错;导油件设于转子轴上并位于转子铁芯端部;第二油道包括转子轴上的进油流道、转子铁芯与磁钢之间的磁钢冷却流道及导油件上的导油流道和第一甩油流道,导油流道连通进油流道和磁钢冷却流道,冷却油经第一甩油流道至少甩至端部绕组。车辆包括电机系统。本发明同时对定子铁芯、端部绕组及磁钢冷却,水冷加油冷的组合方式对定子铁芯和端部绕组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5606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17168.1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5/46 , H02P21/24 , H02P25/024 , H02P27/08 , H02H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轮胎以及驾驶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机控制单元、保护控制单元以及多个子单元电机;每个电机控制单元均与保护控制单元电连接;一个电机控制单元的驱动脉冲信号通过保护控制单元对应控制多个子单元电机工作,至少两个电机控制单元之间通讯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任一电机控制单元发生故障时,利用非故障电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来替换故障电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解决了轮毂电机中多个电机控制单元中的某一个发生故障后无法进行容错控制来保证系统输出稳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轮毂电机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机制,保证了轮毂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6673.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P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电驱系统布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驱系统及车辆;电驱系统包括:逆变器总成,其包括两个功率模块,功率模块上设置有三个功率输出端;逆变器总成还包括第一交流母排组件,其包括三个第一输出端子,两个功率模块通过第一交流母排组件并联,三个第一输出端子分别连接于三个功率输出端;或,逆变器总成还包括两个第二交流母排组件,第二交流母排组件包括三个第二交流母排和三个第二输出端子,一个功率模块对应一个第二交流母排组;电机总成包括三相电机,或,电机总成包括六相电机;减速器总成,其包括转接座,转接座能够连接第一输出端子和三相电机;转接座能够连接第二输出端子和六相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3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90260.X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逆变器、双三相电动机、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电机控制模块;逆变器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均用于将电能由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双三相电动机用于接收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转换的交流电而被驱动;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逆变器的对应输出端输出的第一电流;用于检测第二逆变器的对应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流;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电流和第二电流发出驱动信号至各个逆变器。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系统,可提升逆变器的结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43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35088.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其设计方法及电机。本发明提供的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和隔磁固定端板,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包括永磁体、转子铁芯和配重销,转子铁芯与转子轴键连接,转子铁芯上设置有永磁体槽和去重孔,永磁体插接入永磁体槽中,配重销插接入去重孔中;隔磁固定端板与转子轴键连接,两个隔磁固定端板分别设置在转子铁芯附磁钢组件的两端。所述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总成,通过在转子铁芯的去重孔中设置配重销,可省去动平衡板,同时可使隔磁固定端板的体重减小,减小隔磁固定端板的厚度,使转子总成的轴向长度缩短,降低产品重量及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