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爆火箭弹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01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810967587.1

    申请日:2018-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杀爆火箭弹,在装药结构爆炸时候,预制破片组件会沿装药结构上凹槽的槽口方向飞出,而不是向四面八方乱射,将杀伤范围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精确打击目标,又避免伤及目标附近的其它人员和物体;预制破片组件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夹层环柱体结构和多个钢珠,多个钢珠通过粘结胶均匀粘结固定安装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夹层环柱体结构内;采用这样的安装结构,使得钢珠能更好的被固定,且不会晃动;且钢珠在预制破片组件内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地决定了杀伤范围的控制;尼龙66制成的壳体、头罩,在火箭弹爆破时候,产生的碎片基本不会伤及目标及附近的其它人员和物体。

    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方法及一子级箭体

    公开(公告)号:CN117570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3195.8

    申请日:2024-01-17

    Inventor: 郑泽 霍亮 任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方法及一子级箭体,其中,该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火箭完成一二级分离后,对一子级箭体进行减速前调姿;S2,返场水平减速;S3,再入调姿;S4,再入动力减速;S5,栅格调姿减速;经本步骤后,一子级箭体的离地高度为2‑4千米,下落速度不大于150米每秒,箭体姿态俯仰角保持90度,与指定着陆点在水平方向上的偏差不大于500米;S6,着陆减速;在此过程中,一子级箭体下落速度减小到零,飞行高度下降到零,一子级箭体落地时横向速度控制在1米每秒以内,水平位置偏差不大于2米;以平稳降落于指定着陆点。本发明能够实现液体入轨火箭的一子级返场垂直回收。

    增压输送系统、液体运载火箭及增压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9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2007.6

    申请日:2023-11-23

    Inventor: 戴华平 沈涌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压输送系统、液体运载火箭及增压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增压输送系统包括液氧箱、燃料箱、发动机、液氧输送管路组件、燃料输送管路组件、开式氧自生增压系统和闭式富燃燃气增压系统。液氧输送管路组件包括液氧输送主管、多通结构、液氧输送分支管;液氧输送主管穿的两端分别和氧箱出口及多通结构的入口连接,液氧分支管的两端分别和多通结构的出口及发动机的入口连接。燃料输送管路组件包括燃料箱输送管,燃料箱输送管的两端分别和燃料箱的出口及发动机的入口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压输送系统、液体运载火箭及增压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适合航区回收火箭的技术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6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32506.7

    申请日:2023-12-17

    Applicant: 胡延斌

    Inventor: 胡延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回收领域,适合在火箭飞行航区末端回收火箭。当火箭带着降落伞下降时(图14),无人机编队吊挂一张气囊网与火箭在空中交会对接,在地面或水(海)面回收火箭。具体是一种用编织网(102),网上均匀分布气囊(103,类似于汽车安全气囊,平时处于折叠状态),由编织网和气囊共同组成气囊网(101)。若干架无人机组成矩形编队(105),该编队下方吊挂一张大型气囊网(图9),无人机编队与带降落伞下降的火箭在空中交会对接(图16),把气囊网包裹在火箭上(图18),然后无人机撤离(图19),当火箭下降到距离地面或水面(海面)一定高度时,气囊充气展开(图22),火箭在降落伞和气囊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回收的技术。

    一种折叠翼面自动解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6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6173.X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翼面自动解锁装置及方法,折叠翼面自动解锁装置包括限位销、下压销和装置本体,所述限位销安装于下压销中,所述下压销安装在装置本体中,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电连接器A、电连接器B和微动开关。可使折叠翼面在初始状态处于折叠锁定及偏转限制,解锁指令发出后实现翼面自动解锁展开及自由偏转,并具备地面维护手动解锁功能。

    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7087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9900.0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冲击着陆支架及运载火箭着陆机构,在运载火箭着陆时,起支撑作用,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的一端用于和着陆面接触;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一支撑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机构可伸缩,用于初步缓冲着陆面对着陆支架的刚性冲击;第三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远离第一支撑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三支撑机构内设置有用于消耗冲击能的阻尼装置和能量吸收组件,阻尼装置位于能量吸收组件和第二支撑机构之间。该高冲击着陆支架具有多级缓冲的功能,并能及时快速地将冲击能进行吸收,为运载火箭能安全有效地着陆提供了保障,能实现运载火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

    导弹防护帽
    69.
    发明公开
    导弹防护帽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50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38820.9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导弹防护帽,涉及导弹防护帽技术领域。该导弹防护帽,包括防护帽主体,所述防护帽主体内部包括所述的隔热层,所述防护帽主体内部还包括所述的耐断裂伸长层,所述防护帽主体内部还包括所述的耐拉伸层,所述防护帽主体内部还包括所述的高邵氏硬度层。该防护帽整体性能好,对导引头实现了安全防护功能,以及该防护帽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也具备了较好的防撞以及缓冲功效,同时该防护帽的增加也相对的避免了导引头出现损坏的情况,该导弹防护帽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可确保在不同环境下保护帽的颜色、外观、尺寸以及各性能等不出现明显变化,同时具备了耐霉菌环境能力,其长霉程度不超过1级。

    一种火箭子级回收轨迹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928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916379.X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子级回收轨迹规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火箭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火箭子级回收轨迹规划模型,并明确定义规划的目标;通过鲸鱼算法搜索火箭子级回收轨迹规划模型中相关参数和变量的最优解;将鲸鱼算法输出的最优解作为蚁群算法的输入,在解空间中寻找更优解;将鲸鱼算法和蚁群算法的搜索结果进行融合和交叉,应用多目标优化和权衡选择机制,筛选出最终的最优解集合;利用筛选出的最终最优解集合,对火箭子级回收轨迹进行验证和优化。本发明能够综合利用全局搜索和局部优化的能力,充分探索解空间,并通过迭代优化过程逐步改善规划结果,提高了轨迹规划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