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1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2038.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52 , B60G17/0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获取车辆的行驶工况数据;根据行驶工况数据,确定车辆的行驶状态数据;根据系统结构,建立磁流变空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组:根据行驶状态数据与预设的磁流变空气悬架系统的渐进稳定区控制策略,将车辆置于稳定区域内;若车辆未处于稳定区域内,则调整控制参数,以将车辆调整至稳定区内。这项发明综合了双腔式空气弹簧系统和磁流变阻尼器的优点,提高了悬架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得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行驶时,降低了车辆颠簸的幅度,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9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0906.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F16F15/10 , F16F15/134 , F16F15/13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抑制转子系统工作时产生振动的减振器,发明涉及转子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转子系统弯扭复合减振器。由第一转子、内层扭转减振结构、滚动轴承、外层弯曲减振结构、圆形支架和第二转子组成。内层扭转减振结构设置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之上,滚动轴承之内,可对转子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扭转振动进行抑制。外层弯曲减振结构设置在滚动轴承之上,圆形支架之内,可对转子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弯曲振动进行抑制。所述内层扭转减振结构和外层弯曲减振结构内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可降低转子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带有一定的减振效果。该发明可对转子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扭转和弯曲振动进行抑制,增加了转子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05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91135.7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内置式磁流变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制动外壳和定子,所述制动外壳包括左端盖以及右端盖,所述左端盖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左端盖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右端盖之间连接有缸筒,所述左端盖与所述右端盖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磁件。通过隔磁环Ⅰ、导磁环Ⅰ、隔磁环Ⅱ、导磁环Ⅱ、导磁环Ⅲ、隔磁环Ⅲ以及导磁盘的组合,弯曲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磁力线垂直通过径向圆盘式第一间隙、轴向圆环式第二间隙与径向圆盘式第三间隙,从而使这些间隙内磁流变液产生磁流变效应,提高制动器的制动转矩和工作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盘式磁流变制动器轴向间隙区域不能全部利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9581.9
申请日:2023-11-07
IPC: F15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显隐双控制器并行的电液系统压力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接收电液系统各参数信息;利用液压执行器第二腔压力参数在线估计液压执行器第一腔压力;获取阀控制器中显隐双控制器的阀口开度信号;将阀口开度信号进行差值计算,得到两个残差信号;将阀口独立控制阀一和阀口独立控制阀二的残差分别和预设阈值相比较,以识别出阀口独立控制阀一和阀口独立控制阀二是否故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故障排除的响应时间快和成本低等优点,提高了电液系统的诊断准确率与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58902.7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23 , F16F1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抑制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支点轴系振动抑制装置,包括首尾相互传动连接的多个轴,所述轴上套设有振动抑制套筒组件,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振动抑制套筒组件并与相邻的轴的对应端相接;所述振动抑制套筒组件至少包括下抑振套座和上抑振套盖;所述上抑振套盖与下抑振套座盖合构成用于放置轴的筒状结构,且筒状结构的两端处设有转动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轴转动密封。采用了整体式抑振结构,不单独的对轴的端部或中段进行,从而避免节点之间的轴振动幅度虽然减小,以及节点之间轴的振动频率增加的问题,有效避免高频率的振动进一步加剧机械的疲劳破坏,并且减轻了长时间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受到的身体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1021562.9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H01M50/417 , H01M50/446 , H01M50/449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聚烯烃微孔膜和涂覆在聚烯烃微孔膜一面或两面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Al2O3、SiO2、Ce(OH)3和PVDF的复合物。通过在聚烯烃微孔膜的表面涂覆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物涂层,相比于未涂覆复合物涂层的聚烯烃微孔膜,能够显著地提高电池隔膜的热尺寸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且对离子电导率的影响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0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08275.1
申请日:2020-06-06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能量回收的足式液压机器人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配置可双向旋转、进出油方向可逆的液压泵,采用电磁开关阀作为蓄能器与液压泵进油口油路放液阀,可实现能量的适时再利用;采用电磁开关阀作为腿足关节油缸回油腔与油箱低压回路接通或与蓄能器连通油路的切换阀,可实现腿足关节油缸超越负载能量的回收;采用每条腿足配置独立的液压系统,使每条腿足之间的液压系统流量、压力互不干扰,可实现复杂工况、步态下的超越负载能量回收。本发明能够实现足式液压机器人超越负载能量回收和再利用的精确控制,有效地降低液压系统能耗,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9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11491.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圆桶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该磁流变阻尼器的旋转轴加工有键槽,通过键槽连接齿轮向外输出阻尼力。由于磁铁能提供一部分磁场,该装置在零电流时也能保持一定的输出阻尼力,此外,磁铁产生的磁场还能一定程度上防止磁流变液内部颗粒的沉降。本发明磁流变阻尼器的外层圆桶与壳体形成外磁流变液流动间隙,内层圆桶与线圈绕线架及外层圆桶形成内磁流变液流动间隙,本发明由于增加了一个阻尼间隙,可以获得更大的阻尼力。因此,该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调节范围宽,电能耗电少,此系统长时间工作可靠性高而且稳定,该磁流变阻尼器特别适用于铁路、汽车、桥梁等结构的减振抗震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34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80602.9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热法快速沉积制备C/C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的预制体固定在沉积炉内,使预制体通电加热,由预制体发热产生的热量使碳源气体达到热解温度,以裂解碳源气体,进行沉积致密化,最后对致密化的材料进行石墨化制得C/C复合材料。本发明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沉积速度可调,沉积效率高,且节省能源,无需外加设备就能制备出C/C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226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99349.6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nventor: 李刚
IPC: C23C1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改善纳米阵列薄膜超疏水稳定性的方法,步骤如下:将纳米阵列薄膜清洗后放入反应室,反应室抽真空,利用电场提供高能量等离子体,通过热丝控制反应温度,向真空室内通入六氟环氧丙烷(HFPO)和磺酰基氟化丁烷的混合气体,通入气体流量为六氟环氧丙烷流量:磺酰基氟化丁烷气体流量=(24:3)~(24:12)sccm,在纳米阵列薄膜上聚合沉积聚四氟乙烯纳米膜。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纳米阵列薄膜超疏水材料,水滴不会再渗透到纳米阵列薄膜空隙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超疏水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和滚动角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下降和增加,保持了超疏水性长期稳定,提高了超疏水自清洁表面的持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