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4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76170.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沈笑天 , 何水龙 , 吕书锋 , 李超 , 林长波 , 李慧 , 展新 , 冯海波 , 王善超 , 冯高山 , 许家毅 , 陈乾 , 鲍家定 , 郑伟光 , 胡超凡 , 陈雪 , 王方圆 , 陈钰烨 , 赵德平 , 吴佳英 , 张释天 , 梁明运 , 庞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为识别的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预先构建用于对驾驶员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模型部署于FPGA上并在硬件层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减少神经网络模型对于整体车辆系统的资源需求,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通过驾驶员的实时图像,确定驾驶员的面部特征和姿态特征,进一步确定驾驶员当前的疲劳状态和驾驶行为,综合车辆实时反馈的行驶报文,确定对应的行驶预案并对车辆进行辅助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驾驶员行为和车辆状态的智能监测和识别,并按照识别结果执行对应的辅助控制预案,提高了驾驶安全性,使得车辆的行驶过程更加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50765.3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ECA‑ResNet和深度强化学习的不平衡故障定量诊断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同步压缩小波变换获得时频表示,用来构建智能体的模拟环境;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嵌入ResNet构建深度Q网络实现故障关键特征的深层提取,同时以准确率为偏置,以不平衡率为基准,为所提模型构建了独特的奖励函数。优化状态转移函数以改善数据不平衡分布情况;通过实施经验重放和迭代更新,动态地改进和更新网络结构和超参数,提高模型的稳健性。通过DWT轴承数据集对所提方法ECADRL进行验证,在极端类不平衡情况下,实现了准确高效的故障定量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242626.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架耦合非线性商用车的平顺性建模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分别提取板簧非线性动力学数据和减振器非线性动力学数据;将提取的两种非线性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关系数学表达,构建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实车结构建立目标商用车振动模型,并构建平顺性仿真路面;将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替换目标商用车振动模型,连接平顺性仿真路面,建立悬架耦合非线性的商用车平顺性模型;对商用车平顺性模型进行平顺性仿真计算获得频率加权均方根值,分析对目标商用车的平顺性。本发明方法克服传统平顺性建模方法中引入的计算误差,提升仿真计算建模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49349.9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G06V10/25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监督的多源传感器融合的多目标跟踪方法,涉及自动驾驶领域:主要组成部分由融合阶段和跟踪阶段,融合阶段包括生成获取不同传感器数据,构建传感器融合框架,构建跟踪模型,设计联合损失函数以及训练模型,在跟踪阶段,主要将测试2D视频序列和3D点云数据输入到训练后的模型中,通过自监督学习得到待测时刻的搜索响应,响应中最大值的位置表示跟踪目标所在位置,并结合所对应的尺度得到最终预测的跟踪框,从而完成该时刻目标的跟踪。本发明不仅能让模型进行自监督训练,还能让模型学到不同数据增强下搜索响应的一致性,从而学到更加鲁棒的自监督表征并显著提高跟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8832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0295694.4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F16F15/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刚度调节扭力减振器,自适应刚度调节扭力减振器设有采用滚珠配合的上下内嵌空心转盘和相应螺旋弹簧组成的刚度调节机构,该机构受载时,由扭力盘和上螺纹活塞杆连接,产生上下位移的旋转滑动。通过上内嵌空心转盘和下内嵌空心转盘将弹簧的部分向空心转盘设有的圆柱腔体内压缩,从而改变压缩和拉伸部分的弹簧的有效圈数,以此来实现对弹簧的分段非线性刚度和线性刚度的组合分布。本发明可以按照承受载荷大小,自主调节自身刚度大小的自适应扭力减振器,克服传统弹簧的弱非线性刚度特性缺陷以及作用相当于空气弹簧能自我调节成强线性刚度状态,成本更加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70681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11474.6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W30/182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辅助驾驶决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结构化道路信息,构建道路的横向安全势能场;通过待控制车辆的车速信息和加速度信息,以及与前方目标车辆的相对车速信息,确定待控制车辆与前方目标车辆的相对安全距离;再通过相对安全距离,建立纵向安全势能场,以根据待控制车辆在势能场中的势能,确定待控制车辆的车辆驾驶决策,进而对待控制车辆进行辅助控制。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直接通过构建的安全势能场判断待控制车辆与前方目标车辆和道路的相对关系,以快速确定最优的待控制车辆的驾驶决策,实现车辆在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辅助功能,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00426.8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60J3/04 , G02F1/01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调光系统及方法。在本发明中,车辆调光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桥式电路以及调光遮阳板;本发明先通过中央处理器确定当前调光模式,并基于当前调光模式对输入至桥式电路中的PWM调制信号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桥式电路根据PWM调制信号对电源输出的初始电压信号进行调节,以输出目标电压信号至调光遮阳板,再通过调光遮阳板根据目标电压信号对透光度进行调整。通过中央处理器对输入至桥式电路中的PWM调制信号进行调整,能够自动对PWM调制信号的占空比进行调整,再通过调光遮阳板根据目标电压信号对透光度进行调整,调光遮阳板的透光度随着目标电压信号的增大而降低,从而能够根据目标电压信号灵活调节调光遮阳板的透光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73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4491.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2X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路段车辆协同强制换道控制方法,该方法也是一种V2X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路段车辆协同强制换道控制系统。本发明首先提出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道路有效通行能力检测方法,检测交通事件路段及运行状态;其次在交通事件路段中基于V2X技术,提出考虑换道检测因数与车辆避撞位置车辆纵向行驶控制方法;再次在需要进行横向强制换道的情况下构建考虑后随车行驶稳定性、行驶时间及舒适性的博弈模型来计算目标车道合并序列,最后通过计算强制换道可行点判别是否满足换道条件,控制车辆完成横向强制换道过程。通过此方法能控制车辆在交通事件路段上安全、高效、平稳地完成车辆横纵向行驶。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98495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何水龙 , 李东海 , 吴星 , 邓益民 , 李贝 , 谭荣彬 , 陈善彪 , 施佳能 , 申富强 , 王伟 , 全勇 , 廖有 , 张释天 , 韦尚军 , 高飞 , 徐源俊 , 莫号一 , 石胜文 , 陈锦辉 , 何万嘉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耐久性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方法,主要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虚拟迭代、疲劳仿真分析、轻量化设计与验证组成。本发明综合了样车耐久性道路试验、有限元疲劳仿真和物理台架试验三种疲劳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今后汽车系统级耐久性和轻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6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2367.0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F30/2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诊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方法,根据比例值将原始信号数据截断为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按照初始设定的单个样本的采样点数SL,在截断后的振动数据初始位置处截取第一个样本,从初始位置处确定移动一个采样偏移量SO,并截取下一个样本,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将处理后训练集样本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通过损失函数优化神经网络中参数的权重和偏置,不仅能够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建立时,通过将轴承振动的原始信号数据通过截断成两部分独立的数据,能够完全避免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交叉造成的数据泄露;实现同时对轴承故障类型及故障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输出,准确率高,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