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9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32523.9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21 , B60L11/1864 , B60L11/1866 , B60L2200/26 , H01M10/4207 , H01M10/48 , H01M2010/4271 , H02J7/0016 , H02J7/044 , Y02T10/7005 , Y02T10/7055 , Y02T10/7061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电器控制电路和蓄电装置,在具有使多个单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组的蓄电装置中,能够消除单电池间产生的电压或充电状态的差异、或者防止单电池长期维持过充电状态。分别由多个单电池(111)构成的单电池组(112)多个串联连接构成电池组(110)。对各单电池组设置的单电池控制单元(121),从分配的单电池组供电而动作,并且监视和控制该单电池组的单电池的状态。电池组控制单元(150)根据来自多个单电池控制单元的信息控制单电池控制单元。电池组控制单元,在存在充电状态比规定的充电状态高的单电池组时,在电池组的充放电停止时使监视充电状态高的单电池组的单电池控制单元的动作继续,由此使单电池放电而降低充电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82310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16784.1
申请日:2011-02-04
Applicant: 法国原子能源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16 , B60L3/0046 , B60L11/1861 , B60L11/1866 , B60L2210/30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H01M10/46 , H01M2010/4271 , H02J7/0014 , H02J7/0019 , H02J7/0065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44 , Y02T10/7055 , Y02T10/7061 ,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组的均衡系统,包含串联的至少两个蓄电池阶(Eti),每个蓄电池阶(Eti)包含至少一个蓄电池(Aij)。根据本发明,该蓄电池组的均衡系统包含:至少一个电压产生器(7);对于每个蓄电池阶(Eti)相关的充电装置(5),通过至少一个电压产生器(7)所供电,并包含至少一个感应器、至少一个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至少两个二极管以及至少一个开关;以及控制装置(3),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电压产生器(7),用于关闭与即将被充电的一个蓄电池阶(Eti)关联的充电装置(5)的至少一个开关,进而至少一个感应器储存能量,并用于传递该能量至关联的蓄电池阶(Eti)。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21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180073964.3
申请日:2011-10-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杉山义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 , B60L3/0046 , B60L11/1816 , B60L11/1853 , B60L11/1864 , B60L11/1866 , B60L11/1887 , B60L15/2045 , H02J7/00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10/72 , Y02T10/7283 , Y02T90/14 , Y02T90/34
Abstract: 第一及第二系统主继电器(SMR1、SMR2)分别连接在第一蓄电装置(11)及第二蓄电装置(12)与第一电力线(PL1、PL2)之间。充电用的第一及第二继电器(CHR1、CHR2)分别连接在第一及第二蓄电装置(11、12)与第二电力线(PL2、NL2)之间。控制装置(100)通过选择性地形成第一供电路径(PA)和第二供电路径(PB1、PB2)的任一方来确保向负载的供电路径,所述第一供电路径(PA)通过将第一及第二蓄电装置(11、12)的每一个与第一电力线(PL1、NL1)连接来形成,所述第二供电路径(PB1、PB2)通过将因第一及第二继电器(CHR1、CHR2)的接通而并联连接的第一及第二蓄电装置(11、12)中的一方与第一电力线(PL1、NL1)连接来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480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35167.X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16 , B60L58/12 , B60L58/22 , H02J7/0021 , H02J7/007 , Y02T10/7011 , Y02T10/7044 , Y02T10/705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个电池单元的单元对称化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电池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个电池单元的单元对称化的方法,其具有方法步骤。在这样的方法中,基于相对地说可准确算出的需求执行单元对称化。通过前面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实现的是,以基于电池单元的充电状态的方式对充电状态的补偿或单元对称化在未知晓尤其是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的容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使得由于单元对称化引起的充电时的损耗特别小。因此,可以防止或者至少显著地减小由于不必要的电荷补偿引起的电荷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579713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315353.6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 ,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L50/16 , B60L50/66 , B60L58/21 , B60L58/26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72 , H01M2220/20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固态冷却的电池。该电池设置有固态冷却装置,使得其可以操作在预先确定的操作温度范围内。适当地,这种电池可以是用于由电动马达推动的车辆(诸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的高电压-高电流电池。多个热电组件定位成与构成电池的组装的单体和/或模块热接触。响应于与单独的单体或模块相关联的多个温度传感器,这些组件可被适当地提供功率以从电池泵送热量,使得电池温度被保持在预先确定的温度范围。热电组件还可以被提供功率向电池泵送热量,以在低温条件下更快地增加其温度到预先确定的操作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77073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487697.5
申请日:2013-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光谷典丈
IPC: B60R16/02 ,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51 , B60L1/003 , B60L3/0069 , B60L3/04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1/1816 , B60L11/1861 , B60L11/1864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10/40 , B60L2220/14 , B60L2240/525 , Y02T10/6217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10/7077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电源装置。一种车辆包括第一电池、转换器、与所述转换器并联地连接到电气负荷的第二电池、使用所述车辆的外部电源给所述第一电池或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并检测漏电的漏电检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当使用所述充电装置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第一电池的一个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一个电极相互连接,并且基于所述漏电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发生所述漏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06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023074.8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IPC: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38 , B60K2001/0472 , B60L11/186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2D25/2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具有由电能存储装置供应电能的一个电驱动机器并且具有一个车身底部区域(5)。为了减少维护和/或安装工作所要求的时间,通过在车身底部区域(5)中的一个维护盖件(10),能接触到该电能存储装置以便进行维护和/或安装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36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45006.5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2M7/5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4/00 , B60L11/1853 , B60L11/1864 , H02J7/0024 , H02J7/0063 , H02J7/0065 , H02J2007/0067 , H02M7/483 , H02M7/501 , H02M2007/4835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可控蓄能器(2)的供电支路(3-3)的期望输出电压U_Soll的方法,该可控蓄能器(2)用于n相电机(1)的控制和电能供给,其中n≥1。在此,该可控蓄能器(2)具有n个并行的供电支路(3-1,3-2,3-3),所述供电支路(3-1,3-2,3-3)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蓄能器模块(4),所述蓄能器模块(4)分别包含具有关联的可控耦合单元(6)的至少一个电蓄能器单元(5),所述供电支路(3-1,3-2,3-3)一方面与基准母线(T-)相连接,而另一方面分别与该电机(1)的一个相(U,V,W)相连接。至少一个耦合单元(6-3m)脉冲状地被触发来使得供电支路(3-3)的输出电压的算术平均值对应于该期望输出电压U_Soll,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6-3m)分别关联的蓄能器单元(5-3m)在脉冲持续期间被接通到相应的供电支路(3-3)中,并在间歇持续时间期间被跨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23797.6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Inventor: I·莫多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3/14 , B60L7/14 , B60L7/22 , B60L11/1803 , B60L11/1866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电制动功率(1)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连续总线(10),所述连续总线包括:连接到车辆的电力牵引机器(21)的连接极(12),所述机器与逆变器(20)相关联,该逆变器在制动模式中在连续总线上输送电制动功率;用于连接到电功率储存电池(30)的连接极(13);在连接点(11)处连接到连续总线的耗散支路(1D),所述支路包括串联连接到耗散电阻器(1D2)的电子耗散开关(1D1);在连续总线上的被放置在连续总线的连接点(11)和用于连接到电池的连接极(13)之间的电流传感器(15);以及控制器(18)。该设备还包括在耗散支路(1D)到连续总线(10)的连接点和用于连接到连续总线的电池的连接极之间的电子充电开关(1C1),所述开关控制在连续总线上的电流从连接到电力机器的连接极到连接到电池的连接极的流动。控制器计算:电池(30)的充电可吸收的功率、耗散电阻器(1D2)可耗散的功率以及在连续总线(10)上发送的功率,且当在连续总线(10)上发送的功率大于电池(30)的充电和耗散电阻器(1D2)中的耗散可吸收的功率的总和时,所述控制器(18)断开电子充电开关(1C1)。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09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97247.2
申请日:2013-05-24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38 , B60L3/0007 , B60L3/0046 , B60L11/186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10/10 , B60L2210/30 , B60L2270/145 , B60Y2306/01 , B62D25/087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10S903/952
Abstract: 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在后端碰撞中保护电池单元。车辆后部结构(100)具有:定位于扭力梁(148)后方的电池单元(104);跨设在纵梁(128a、128b)之间的第一横梁(132)和第二横梁(134);支撑电池单元的框架构件(144);从第一横梁跨设到第二横梁并且在后凸缘(136a)处连接到第二横梁的跨接构件(136);以及分别布置于纵梁并且从第二横梁的前缘(134a)到后缘(134b)增强纵梁的增强件(170a、170b)。扭力梁定位于第二横梁的正下方附近。纵梁从增强件的前端部(174a)向前方下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