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3806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015038.5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G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硒化铜空心管状多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常温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由超薄纳米片组装的硒化铜空心管状材料。通过刮涂法制作成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组装成三明治结构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所合成的Cu2‑XSe的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Cu2S/黄铜片和Pt对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设备昂贵、不易于大面积沉积等缺点,具有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同时该方法为制备其他材料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477857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410728030.4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超薄二硒化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尺寸在0.5~5μm之间,厚度在3~7nm之间,制备时将Se粉和溶剂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硫醇,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1‑5分钟,得到高活性Se前驱物;然后将铁的无机盐溶解到油胺溶剂中,并在一定温度下注入Se前驱物,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一定时间,即可得到超薄二硒化铁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染料敏化电池对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二硒化铁材料形貌可控,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163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422450.4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薄片组装钴铁氢氧化物多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为典型的水滑石晶体结构,由厚度小于2纳米的纳米薄片组装而成,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单双层纳米薄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将铁盐、钴盐、碱源及络合剂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反应液,然后将配制好的反应液进行溶剂热处理,即可得到形貌规则的单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的合成单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制备所得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为单层或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多级微球,其纳米片厚度小于2纳米。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54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5008.4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22 , H01G9/2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u1.8Se/C复合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管阵列由生长在导电基底上的碳纳米管和生长在碳纳米管内壁的Cu1.8Se纳米颗粒组成,首先在ZnO/ZnSe阵列上包覆碳层,进一步通过阳离子交换在碳层内壁原位负载了Cu1.8Se纳米粒子。该阵列可直接用作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组装成三明治结构的量子点敏化电池。所合成的Cu1.8Se/C复合纳米管阵列的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Cu2S/黄铜片、Pt对电极和Cu1.8Se纳米管阵列。本发明的方法为制备其他材料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0163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22450.4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薄片组装钴铁氢氧化物多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为典型的水滑石晶体结构,由厚度小于2纳米的纳米薄片组装而成,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单双层纳米薄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将铁盐、钴盐、碱源及络合剂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反应液,然后将配制好的反应液进行溶剂热处理,即可得到形貌规则的单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的合成单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多级微球。制备所得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s为单层或双层纳米片组装的多级微球,其纳米片厚度小于2纳米。
-
公开(公告)号:CN10483564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5637.5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硫化银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硫化银纳米晶;将硫化银纳米晶溶于溶剂中,经超声分散处理得到硫化银纳米晶墨水;将硫化银纳米晶墨水涂覆于基底上,对基底进行热处理,制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硫化银对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设备昂贵、不易于大面积沉积等缺点,具有绿色无污染,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6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61311.5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界面稳定的化学偶联硅-导电高分子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电极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涂覆有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硅电极,所述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硅电极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活性材料、PEDOT:PSS和硅烷偶联剂。本发明硅烷偶联剂的引入改善了不亲水的硅材料与导电高分子水溶液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其更容易形成均一的浆料,利用简单原料制备出高性能电极,方法简单,设计巧妙,所制备的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电极得到很好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9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56749.X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河南中平瀚博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硅碳纳米片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形貌由外表面包覆有一层无定形碳层的多孔硅碳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不规则多级结构。首先将光伏废料处理后得到硅粉,将镁粉和硅粉混匀平铺于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加热反应得到Mg2Si粉末;Mg2Si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加热高温氧化成混合物MgO/Si/SiOx;用盐酸洗涤混合物MgO/Si/SiOx,所得产物放入瓷方舟中,采用高温热解乙炔气的方法进行碳包覆,处理后得到本发明产品多孔硅碳纳米片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比容量,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3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89648.4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5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空心二氧化钒/硫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以空心的VO2为外壳层,在外壳层内负载有单质硫,单质硫的含量为10-80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设计巧妙,所制备的材料得到很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有很高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7954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015008.4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u1.8Se/C复合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管阵列由生长在导电基底上的碳纳米管和生长在碳纳米管内壁的Cu1.8Se纳米颗粒组成,首先在ZnO/ZnSe阵列上包覆碳层,进一步通过阳离子交换在碳层内壁原位负载了Cu1.8Se纳米粒子。该阵列可直接用作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组装成三明治结构的量子点敏化电池。所合成的Cu1.8Se/C复合纳米管阵列的性能远远高于传统的Cu2S/黄铜片、Pt对电极和Cu1.8Se纳米管阵列。本发明的方法为制备其他材料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