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6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7772.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合金成分配方及制备工艺,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轻质Al‑Mg‑Li‑Si‑Zn多组元合金,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化学成分:Al 18‑20份、Mg 45‑47份、Li 10‑12份、Si 6‑8份和Zn 14‑17份。本发明的Al15Mg40Li35Si5Zn5合金中固溶体相体积分数接近60%(BCC+HCP),并且各个相尺寸分布相对均匀,有效改善了金属间化合物对基体的割裂,缓解裂纹的产生,因此Al15Mg40Li35Si5Zn5合金具有优异的压缩塑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轻质Al‑Mg‑Li‑Si‑Zn多组元合金的成分配方及制备工艺。经测得,本发明产物的屈服强度可达410MPa,抗压强度可达546MPa,压缩塑性可达15.3%。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1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01815.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AerMet100钢低温离子渗氮的方法,包括:a)对AerMet100钢进行预热处理,得到预热处理后的AerMet100钢;b)对预热处理后的AerMet100钢进行热处理,得到AerMet100钢试样,所述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深冷处理和回火处理;c)将AerMet100钢试样进行低温离子渗氮处理,得到含有渗氮层的AerMet100钢。所述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离子渗氮处理,避免AerMet100钢在离子渗氮处理过程中发生变形;在表面形成渗氮层的同时能够确保AerMet100钢的硬度不降低,并且可以提高AerMet100钢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37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41034.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电机与涵道一体化装置、无人飞机及试验方法,其中电机与涵道一体化装置包括涵道、旋转环、旋翼和轮缘电机;所述轮缘电机安装于所述涵道内部,且磁通路径平行于所述涵道的轴线;所述旋翼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在旋转环内表面,位于涵道内侧;所述旋转环与所述轮缘电机的转子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轮缘电机安装到涵道中,并且磁通路径平行于所述涵道的轴线,减少了系统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相比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电机的重量和体积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79998.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IPC: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06 , B82Y30/00 , B82Y40/00 , C21D6/04 , C21D6/00 , C21D1/26 , C21D1/28 , C21D1/18 , B21J5/00 , C21D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合金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强化高韧钢及其制备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Ni:6.0%~9.4%,Co:7.6%~8.9%,Cr:0.8%~3.8%,Mo:1.0%~2.6%,W:0~0.9%,V:0.05%~0.60%,Nb:0~0.10%;Ti:0~0.050%,添加C、Al作为强化元素,余量为Fe和杂质元素;当0.14%≤C<0.20%时,1.2%≤Al≤1.6%,1.0%≤Mo+W/2≤2.0%;当0.20%≤C≤0.35%时,0.6%≤Al≤1.3%,2.0%≤Mo+W/2≤3.0%。本合金通过真空感应熔炼或多次熔炼、均匀化扩散退火并锻轧成材,使钢抗拉强度达到了2200MPa~2350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2000MPa~2150MPa以上,并具有优异的强度、塑性及韧性匹配,可用于发动机轴、飞机起落架、高性能壳体、框梁及模具等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9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0409.3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ITO-IZO薄膜热电偶的热障涂层隔热效果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绝缘层、制备下层薄膜热电偶、制备热障涂层、制备上层薄膜热电偶、热障涂层隔热效果试验。本发明通过在涡轮叶片表面制备双层ITO-IZO薄膜热电偶实现1300℃以下流场环境下热障涂层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57995.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IPC: H02K4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性齿轮用永磁体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气隙长度为基准确定永磁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其中,气隙长度取决于部件加工精度和转动结构的精度;永磁体的设计和制造包含用量和排列方式,满足该气隙磁场的分布和强度要求,最高值不应超过调磁环软磁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本发明以调磁环的磁通密度为纽带,将气隙大小和磁环永磁体的设计联系起来,并以工艺条件等因素确定气隙参数,增强了内、外磁环永磁体设计的指向性,提高了设计和优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57953.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脉冲磁场强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集磁器装置,设置于放电回路中,用于放大所述放电回路中的电流;航空发动机叶片,设置于所述集磁器中间位置;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集磁器与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之间;所述绝缘层具有防止所述集磁器与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中电流导通的作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紧箍桶,设置于所述集磁器外围;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脉冲磁场强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方法;本发明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异形、曲面的特点,采用两侧随形且紧密贴合待强化叶片的集磁器,利用脉冲磁场近源效应对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1035.8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涵道一体化用轴承结构及控制方法;包括涵道外壳和扇叶;所述扇叶为无轴扇叶,扇叶位于涵道空间内,扇叶朝向涵道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永磁磁极;所述涵道外壳内壁与永磁磁极之间设置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采用永磁材料;通过轴承主体内部之间的磁力,使永磁磁极悬浮固定在涵道空间内不发生偏移;通过轴承主体内部的静态磁力作用,对永磁磁极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电机进行固定使得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偏移,进而有效的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并且对电机进行减重。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50402.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Pt‑W薄膜热电偶的热障涂层隔热效果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绝缘层、制备下层薄膜热电偶、制备热障涂层、制备上层薄膜热电偶、热障涂层隔热效果试验。本发明通过在涡轮叶片表面制备双层Pt‑W薄膜热电偶实现1500℃以下流场环境下热障涂层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4859.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隶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复合弯扭涡轮叶片气膜孔孔壁质量检验的制样方法。本发明通过测定实体叶片的型面轮廓及气膜孔的位置及角度,对其进行数据融合完成叶片的逆向建模,通过机械手抓取叶片接触固定的旋转砂轮,先粗磨再精磨使气膜孔被磨开,进而暴露孔壁的形貌轮廓。去除飞边、毛刺后采用抛光轮对加工形成的剖面进行抛光处理,经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污渍后烘干,即可用于气膜孔孔壁质量的检验。本发明简单易行,能够精准地将待测整排气膜孔沿近似过孔轴线的面磨开,避免传统方法基于试片的金相确认不直观、不准确等问题,为复杂曲面叶片的制孔工艺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检验制样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