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27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291362.5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U10/14 , B64U30/26 , B64U50/19 , B64U20/70 , B64U40/10 , B64U101/55 , B64U101/64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机体;多个一级涵道,分别与所述机体连接;多个二级涵道,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一级涵道下方,所述二级涵道的直径小于所述一级涵道的直径;以及多个第二连接装置,一一对应将所述二级涵道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使所述二级涵道在上半球面内三维旋转;其中,所述一级涵道与所述二级涵道共轴对转设置。二级涵道可以指向空间内上半球面的各个方向,使二级涵道可以实现三维矢量旋转;提高对二级涵道的控制精度,使飞行器操控性更强,使飞行器控制灵活性,提高飞行器的机动性,以满足多种复杂环境的起降和飞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59689.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4U10/70 , B64U30/26 , B64U30/296 , B64U30/297 , B64U5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空跨介质共轴嵌套涵道风扇飞行器及其工作方法。飞行器包含机身外形,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内外共轴嵌套涵道风扇系统以及涵道倾转机构;水平尾翼对称分布在机身尾部左右两侧;垂直尾翼在机身尾部上端,其对称面与机身对称剖面重合;内外共轴嵌套涵道风扇系统对称分布在机身中部两侧;在机身内部设有涵道倾转机构,能够控制涵道的倾转角度,可以配合风扇转速电控系统调节两种转子的转速,实现两种介质运行模式切换,兼具海空不同任务类型的飞行姿态和工作模式,有效增强了飞行器的通用性,使得其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7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695068.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4U30/26 , B64U30/24 , B64U20/20 ,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顶声学超材料的涵道无人机降噪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包括涵道、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同轴且沿涵道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涵道的内部;降噪单元,安装在涵道的内侧壁上,降噪单元的内部是等截面的弯曲通道,通道与涵道形成的流道相连通;其中,通道能够在旋转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产生的近似周期的压力脉动激励下产生二次噪声,二次噪声在叶频或其谐波频率处的幅值与无人机本体叶频或其谐波噪声的幅值接近且相位接近反相而相互抵消,进而降低无人机本体的叶频或其谐波噪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影响无人机的效率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3673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浙江长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U30/293 , B64U30/26 , B64U20/94 , B64U20/98 , B64U50/19 , B64U20/50 , B64U10/16 , B64U60/00 , B64U20/65 , B64U20/80 , B64C25/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人机结构。它包括机体支撑梁,机体支撑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涵道风扇和活动涵道风扇,固定涵道风扇置于活动涵道风扇的前后两侧,机体支撑梁上设有固定架和伸缩架,固定涵道风扇和机体支撑梁固定,活动涵道风扇和机体支撑梁左右活动连接,固定涵道风扇和活动涵道风扇均包括涵道体,涵道体的内侧设有电机座,电机座和涵道体之间通过若干根导叶固定,电机座上固定有电机,电机座的内部设有水冷腔,水冷腔置于电机的外侧,导叶的内侧设有冷却水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折叠后的无人机构型为“H”构型,能够满足道路运输或者道路行驶的可通过性;伸展后的无人机构型为“米”字构型,提升了偏航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49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056281.1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1N33/18 , G01N33/24 , G01N33/00 , G01S19/42 , B63B35/00 , B60F5/02 , B64C39/02 , B64U10/14 , B64U3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抛投式探测装置及气‑水‑土全介质探测方法,所述探测装置包括探针布放模块、探针主体以及脱钩模块,所述探针布放模块指无人操作系统,以准确定点的确定布放位置,通过无人操控的抛投式设计,克服当前探测装备布放对海况依赖程度高的难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际布放点位以及抛投时的平衡性进行控制,确保获取可靠的探测参数,实现远端控制布放回收和远端实现海洋原位探测与长期监测,用于快速,实现任意作业条件下的天空、海洋剖面、海底沉积物高效探测,实现了任意海域、任意作业条件的远端布放,并有效保证了工作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597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815848.5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4U20/87 , B64U20/80 , B64U10/14 , B64U30/26 , B64U50/19 , B64U101/30 , B64U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裂缝无人机检测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固定云台,摄像头固定云台上设置有球形摄像头,球形摄像头的上镜头的下方设置激光测距器,机架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旋翼部,所述的旋翼部包括一体式旋翼罩和位于一体式旋翼罩下部对称布置的支腿,所述的一体式旋翼罩包括与机架连接的悬伸支架,悬伸支架的悬伸端立置有支撑罩,支撑罩内设置有螺旋桨马达,螺旋桨马达的转动端固连连接有旋翼,支撑罩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片,自支撑罩的顶部向支撑罩外侧悬置有上挡杆,上挡杆的自由端位于支撑罩的下方,所述的旋翼位于上挡杆内侧,上挡杆的自由端外侧围置有侧档杆。
-
公开(公告)号:CN112660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1639259.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南京傲宁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包括单螺旋桨、动力传动杆和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内部安装有螺旋桨动力装置、第一固定板、小型涡轮、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飞行控制箱、传感器、电池、第二固定板、四个空气舵面以及相应的四个控制舵机、空气流通通道和进气口;单螺旋桨安装于动力传动杆上端,且动力传动杆下端与螺旋桨动力装置相连接;螺旋桨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小型涡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小型涡轮下方安装有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将小型涡轮以下第二固定板以上的空间隔离为内外两部分空间;所述四个空气舵面安装于无人机底部。该无人机可携带性、抗扰性、机动性更强且具有更加可靠的飞行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82760.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新疆荣耀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U30/26 , B64U30/299 , B64U10/14 , B64C2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及具备该螺旋桨的无人机,包括保护机构、连接机构和主体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主体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环,所述第一保护环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块;所述第一保护环的底部焊接有安装架。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保护环侧面的安装块可以不同无人机主体使用的环境下,来进行更换防护环的保护高度,通过设置第一保护环底端的连接板和安装架可以安装至安装槽的内部,再由安装架内壁螺纹连接的固定环旋转固定至机翼组件的表面,为工作人员对机翼组件进行保护时的安装便捷性,也增加了保护高度调节时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343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87499.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子母式无人机及控制方法,子母式无人机包括:母机,包括:母机主体、母机螺旋桨和行驶组件,母机主体具有收纳槽;母机螺旋桨安装于母机主体;行驶组件分布于母机主体的两侧,且行驶组件与母机主体可翻转的连接,且行驶组件相对于母机主体翻转至第一位置时能够带动母机主体在陆地行走;子机,能够收纳于收纳槽内,且子机具有子机螺旋桨,且子机能够飞离所述母机。母机采用了可变构型的陆空两栖无人机的构型形态,可根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运动模式,即飞行模式和陆地行驶模式,由于陆地行驶模式所需的电量小于飞行模式所需的电量,可节省能量,延长作业时间,并且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作业范围更广泛,应用场景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85856.0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清远市巨劲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4U30/299 , B64U10/14 , B64U30/26 , B64U2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在该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失速坠落过程中,档杆自动展开,配合连接板对叶轮进行包覆,避免叶轮叶片撞击地面以及地面的石块,从而实现了对叶轮叶片进行坠落保护,档杆展开过程中,也将与橡胶圈形成摩擦阻力,迫使圆杆一停止转动,从而使叶轮停止转动,避免了因叶轮撞击树枝而出现损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包括有连接块一、电机一、圆杆一、叶轮、圆环、圆杆二、档杆、橡胶圈和驱动组件;连接板上固接有至少四个连接块一;每个连接块一上均固接有一个电机一;每个电机一输出端均固接有一个圆杆一,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