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76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50303.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型工件打磨技术领域,公开了大型汽轮机叶片多机器人协同打磨系统及打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支撑叶轮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用于驱动叶轮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脉冲驱动单元;对称分布在支撑座两侧,用于打磨叶片的机械人打磨单元;其中,所述脉冲驱动单元控制叶轮按照设定程序动作;所述机械人打磨单元按照设定程序及路径对叶轮进行打磨作业。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台机器人对叶轮进行双面协同打磨处理,有效解决传统打磨工艺存在的打磨精度差、速度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2130.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F01D21/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孪生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轮机叶片制造用数字孪生监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汽轮机叶片划分为若干区域,获取各区域内的制造材料;选取单位尺寸的制造材料样本;设定初始温度,并设定若干个材料温度;根据不同材料温度下制造材料样本的尺寸,获得制造材料样本的膨胀系数;获取汽轮机叶片各区域的数据特征和材料温度;根据汽轮机叶片各区域内的制造材料的膨胀系数和材料温度,建立得到汽轮机叶片各区域的实时数字孪生模型;由汽轮机叶片各区域的实时数字孪生模型构成最终的数字孪生模型;根据最终的数字孪生模型对汽轮机叶片的实时尺寸数据进行监测。通过本监控方法及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出现误判的问题,提高监控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51206.X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N3/0495 , G06N3/082 , G06F9/50 , G06F9/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径管焊接缺陷检测一站式工业模型开发应用系统及方法,涉及焊接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象存储的方式连通企业图数据库,实现小径管焊接图像的实时接入;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节及标注等数据处理操作,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模型训练数据集制作服务;以Notebook、可视化、任务式多种方式进行算法开发;以在线推理、模型Api、模型镜像多种方式提供模型推理服务。本发明包括数据上传及处理、算法开发及训练、模型管理、模型压缩、模型服务、资源调度等模块,能够提供大型电站锅炉的核心零部件‑‑小径管焊接质量缺陷检测工业AI模型的一站式开发、管理及应用服务,提升焊接质检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86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7242.0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料库人工辅助存取料筒传输装置,包括:基本支撑框架组件、升降组件、传输组件和平移抓取组件;基本支撑框架组件包括固定架、防护板和支撑座,固定架包括四个顶杆、四个竖直固定杆和四个水平固定杆;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滚轮和滑块;丝杆安装于竖直固定杆和水平固定杆之间,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四个丝杆同步转动带动滑块升降,带动平移抓取组件上升或下降;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电机带动各个部件工作,无需操作叉车升降存取货物,效率高,使用安全,层高间距设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3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512567.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N3/1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96 , G06N3/0495 , G06N5/04 , G06F8/41 , G06F8/71 , G06F9/50 , G06F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焊接缺陷智能检测的一站式模型压缩系统,包括模型仓库管理模块、模型压缩编辑模块,模型压缩交互模块,模型压缩算法管理模块、资源调度模块;可通过模型仓库管理模块上传质量缺陷检测模型或创建AI模型压缩任务,根据创建任务选择的编辑式或交互式,通过模型压缩算法管理模块配置选择的压缩策略,通过模型压缩编辑模块或模型压缩交互模块进行压缩;通过资源调度模块对AI模型压缩任务进行动态调度,并实时监测任务的各类消耗情况,同时查看模型压缩任务的日志与操作记录。总体,本发明旨在提供面向质量缺陷检测的一站式模型压缩系统,帮助企业以低代码与纯代码两种方式实现质量缺陷检测模型的轻量化压缩,从而提升模型在边缘侧的推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1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42430.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Q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汽缸静叶槽测量方法,涉及汽缸静叶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远程控制中心的测量页面设置测量信息,设置测量信息后远程控制中心向机床数控子系统发送测量指令;S2、机床数控子系统根据测量指令,控制数控机床和无线测头运行,对数控机床内的汽轮机汽缸静叶槽工件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无线测头将测量的工件尺寸信息反馈给机床数控子系统;S3、机床数控子系统将工件尺寸信息、数控机床运行信息和无线测头运行信息上传至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在其测量页面显示工件尺寸信息,同时对无线测头和数控机床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本发明在远程控制中心进行操作,就能够利用无线测头指引对刀。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87209.8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称重传感器的叉车称重结构,包括:车体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安装于车体右侧;车体包括底盘,底盘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后轮,底盘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延长板,延长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前轮,底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底盘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拉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门架。本发明在对货物进行转运过程中,货物承载在货叉叉杆的顶部,货物的重量完全由承重绳承重,承重绳通过皮带轮下压传感器本体,使传感器本体工作,进而得到货物的重量,无需另外设置称重设备进行称重,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转运效率,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8015.5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校正增强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径管焊缝检测工位不放置检测工件的情况下,采集检测工位上的若干张DR图像,并对若干张DR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暗场图像和校正曲线;S2、在小径管焊缝检测工位放置检测工件的情况下,采集检测工位上的小径管焊缝DR图像,并利用暗场图像和校正曲线对小径管焊缝DR图像进行校正;S3、对校正后的小径管焊缝DR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得到小径管焊缝DR评图图像。通过对小径管焊缝DR图像进行校正,可极大提高图像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对小径管焊缝DR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可增加缺陷的对比度,为AI评图以及人工判定缺陷提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07858.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装配间隙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属于汽轮机测量技术领域,包括间隙测距单元、移动支架和移动测距单元,所述移动支架连接于间隙测距单元一端,移动测距单元弹性连接于间隙测距单元的另一端;在移动支架沿叶片展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间隙测距单元与移动测距单元共同配合以动态测量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装配间隙,同时所述移动测距单元同步测量所述移动支架沿叶片展向移动的距离。本发明通过间隙测距单元和移动测距单元测得两个叶片之间在不同位置的装配间距作为标准值,并能够通过此标准值快速检测其余叶片的间隙宽度是否符合标准,测量结果较为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990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0494.2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打磨机器人自动打磨决策规划系统及规划方法,涉及智能打磨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的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对待打磨的工件表面进行拍摄,获取工件表面的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确定图像中工件表面上每一点的高度,并根据工件表面上每一点的高度确定打磨区域,并确定每个打磨区域的粗糙程度;打磨决策模块:根据打磨区域内的粗糙程度,确定最优打磨参数组合;执行模块:根据最优打磨参数组合对工件表面的每个打磨区域实现自动打磨。本发明可以根据工件表面的粗糙程度对打磨参数进行动态调整,提高打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