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合电子阻挡层的近紫外LED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418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1208338.1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一种具有复合电子阻挡层的近紫外LED的制备方法,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外延反应室中依次生长低温GaN缓冲层、高温u‑GaN层和n‑GaN层,然后接着生长5‑10周期InxGa1‑xN/AlyGa1‑yN多量子阱有源区,接着生长厚度为30nm‑80nm的p‑Aly2Inx2Ga1‑x2‑y2N电子阻挡层;接着在该p‑Aly2Inx2Ga1‑x2‑y2N电子阻挡层上生长多周期超晶格结构的p‑Aly2Ga1‑y2N/Aly1Inx1Ga1‑x1‑y1N复合电子阻挡层,最后通入Cp2Mg作为p型掺杂源,生长厚度为2nm‑3nm的p‑InGaN。本发明提高紫外光LED的有源区空穴注入效率,缓解有源区受到的压应力,改善水平方向空穴扩展,进而提高近紫外LED的发光效率。

    在图形化氮化镓单晶衬底上制备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749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631795.5

    申请日:2016-08-04

    Inventor: 贾传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图形化氮化镓单晶衬底上制备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在氮化镓单晶衬底上沉积厚度为98‑102nm的SiO2或SiN作为掩膜图形层,再把该掩膜图形层制备为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圆型孔状掩膜图形层,该圆型孔状掩膜图形层的圆型孔直径为0.8‑1.0微米,该圆型孔状掩膜图形层的图形周期为1.4‑1.6微米,再将氮化镓单晶衬底清洗干净后放入MOCVD反应室进行二次生长,通过采用降低MOCVD反应室压力,提高V/III比的方式,控制氮化镓外延层的生长模式,外延层会在接续垂直生长的同时在掩膜图形层上侧向外延生长,制备出高亮度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本发明制备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散热性好。

    一种在硅衬底上制备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10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57930.0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一种在硅衬底上制备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在Si衬底上生长AlN成核层、固定Al组分的AlyGa1‑yN应力释放层和GaN外延层,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铺设第一组碳纳米管,第一组碳纳米管排列方向平行于GaN外延层[1‑100]方向;生长AlyGa1‑yN合并层,铺设排列方向和第一组碳纳米管成45度夹角的第二组碳纳米管,接着再生长AlyGa1‑yN合并层,铺设排列方向和第一组碳纳米管成90度角的第三组碳纳米管,接着生长AlyGa1‑yN合并层,铺设排列方向和第一组碳纳米管成135度角的第四组碳纳米管,再生长AlyGa1‑yN合并层。本发明能获得无龟裂、高晶体质量的GaN外延层。

    一种在金属氮化镓复合衬底上外延无裂纹高晶体质量LED外延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8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95363.4

    申请日:2015-07-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在金属氮化镓复合衬底上外延无裂纹高晶体质量LED外延层的方法:首先在N2气氛,750-850℃,反应室压力300torr下,将金属GaN复合衬底退火处理后,以0.2-1.0微米/小时的低速率生长100-300纳米厚的低温GaN应力释放层;然后在H2气氛、950-1050℃下,以从1微米/小时线性变化到3微米/小时的变速率生长1-2微米厚的高温非掺杂GaN缓冲层;接着以恒定生长速率生长1-2微米厚的n型GaN层;然后在N2气氛、750-850℃下,生长多周期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接着在H2气氛、950-1000℃下,生长p型AlGaN/GaN超晶格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通过优化金属衬底生长初期载气、生长温度及生长速率等参数,有效缓解GaN外延层和金属衬底之间热失配,防止GaN分解,在金属衬底上制备出高质量GaN基LED外延层。

    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深紫外LE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6158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602684.7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深紫外LED方法,其特点是:在AlN和n‑AlGaN接触层之间插入20至30周期其Al组分随生长周期数增加依次降低的超晶格应力调控层,以降低穿透位错密度和生长无龟裂高晶体质量的AlGaN外延层;采用Si、In共掺杂方法生长具有高电导率的n‑AlInGaN接触层;采用非对称单量子阱有源区结构,使AlGaN材料的极化特性随Al含量增加而增强,极化电场对LED量子阱结构能带的调制使阱区能带发生倾斜,而非对称阱可以增加电子和空穴的波函数的交叠,从而提高LED发光效率。

    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高亮度近紫外LE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9052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421706.5

    申请日:2014-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具有非对称电流扩展层的高效率近紫外LED方法。通过设计新型的LED结构,改善水平方向电流扩展,以提高近紫外LED发光效率的方法。具体方案如下:在n‑GaN和InGaN/AlGaN多量子阱有源区之间生长非对称的n型电流扩展层。优化电流扩展层结构如下:(1)非对称Al组分和In组分以及n掺杂渐变的n型AlInGaN电流扩展层;(2)非对称Al组分和In组分以及n掺杂渐变的多周期n型AlInGaN/AlGaN超晶格或量子阱结构电流扩展层;(3)非对称Al组分和In组分以及n掺杂渐变的多周期n型InGaN/AlGaN超晶格或量子阱结构电流扩展层;(4)非对称Al组分In组分以及n掺杂渐变的多周期n型AlInGaN/GaN/AlGaN超晶格或量子阱结构;通过设计新型电流扩展层结构,有效提高近紫外LED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