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62010.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泥水盾构机泥浆测试系统,包括存储罐、浆液泵送组件、泥浆测试组件、管道,漏斗和第一量瓶设于支架一侧,第二量瓶设于支架另一侧,漏斗位于第一量瓶的上方,漏斗内设置有第一筛网,其底部设有漏斗开闭电动球阀,通过将第一量瓶支撑在电子称重仪上,使第二量瓶与第一量瓶齐平,将激光测试仪设置在支架上并对准漏斗上的设定刻度,将电容接近开关设于漏斗下方,使卡环为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开闭式卡环,使其转动平面高于第一、第二量瓶且低于电容接近开关,在其内设置第二筛网,能够实现自动取样及自动检测,省时省力效率高,准确性和复现性好,能够更好的指导盾构施工;本发明提供的泥水盾构机泥浆测试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9475.5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直径全预制拼装盾构隧道中隔墙顶部节点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检测方法,涉及全预制拼装盾构隧道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多个顶部连接件,每个顶部连接件的顶部与隧道本体固定连接,每个顶部连接件的底部卡设于中隔墙的顶部,该施工方法包括将中隔墙旋转至竖直状态,并将顶部连接件向上顶升至与隧道本体的内缘顶部贴合,且将顶部连接件与隧道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每当拼接出一片墙体后,将钢筋笼沿着顶部连接件的中部插入;再将封板、压力检测机构和注浆板安装至顶部连接件上,随后开始沿着注浆板向内浇筑C30混凝土,当四个压力检测机构所检测到压力平均值达到预设值时,停止注浆;开始进行密实度检测。本发明能够保证C30混凝土成型后的密实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8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1224.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的管片环间应力分析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管片内部应力获取单元、管片环间应力获取单元、及消散规律分析单元,其中管片内部应力获取单元包括位于每片管片纵向预埋测力钢筋上的多组钢筋测力计;管片环间应力获取单元包括衬垫、测力顶针。本发明通过风井原位足尺模型试验,能够得出盾构管片环间纵向传力的消散过程规律,从而解决环间应力分布不明、消散规律难以获取等难题,而且还能够避免管片拼装时发生破损,以及解决千斤顶收回后管片应力消散所带来的张开、错台量过大等问题,此外,试验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以克服管片设计参数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991224.8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的管片环间应力分析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管片内部应力获取单元、管片环间应力获取单元、及消散规律分析单元,其中管片内部应力获取单元包括位于每片管片纵向预埋测力钢筋上的多组钢筋测力计;管片环间应力获取单元包括衬垫、测力顶针。本发明通过风井原位足尺模型试验,能够得出盾构管片环间纵向传力的消散过程规律,从而解决环间应力分布不明、消散规律难以获取等难题,而且还能够避免管片拼装时发生破损,以及解决千斤顶收回后管片应力消散所带来的张开、错台量过大等问题,此外,试验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以克服管片设计参数的取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92424.3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河隧道盾构机盾尾施工用加固结构,设于盾构机的盾尾后并位于环管片的外侧且为圆环形结构,包括由聚氨酯溶液凝固后形成的聚氨酯加固区和包括水玻璃、水泥浆的双液浆凝固后形成的双液浆加固区,聚氨酯加固区位于盾尾的后方,双液浆加固区位于聚氨酯加固区的后方。本发明通过在盾尾后依次设置聚氨酯加固区和双液浆加固区,形成油封和止水环箍的双道保护措施,保证了盾尾处作业的安全,降低了越河隧道盾构停机期内盾尾涌水涌泥砂等风险,施工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对隧道影响小、经济成本控制好,可广泛用于类似越河隧道的盾构机盾尾刷更换等施工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9907.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盾构全预制拼装隧道掘进姿态智能预测方法。步骤如下:(1)构建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以及选取特征向量;(2)对原始数据集预处理,先进行数据降噪,然后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3)按照一定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4)基于扰动状态理论构建惯性权重动态更新公式,提出自适应扰动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确定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最优超参数组合;等等。本发明能够揭示大直径全预制拼装工艺下,掘进参数与姿态参数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同时,通过改进的ADWPSO算法提高预测模型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11792.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基坑开挖扰动强度的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的韧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全面地考虑了盾构隧道结构性能、隧道功能、影响时间、经济费用等多维度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及基坑开挖扰动强度对韧性评估结果的修正,科学合理地反映了临近基坑开挖扰动下盾构隧道结构韧性水平,并提高了韧性评价的简约型、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今后盾构隧道的韧性评价和韧性提升提供了方法参考和实践依据,有助于地下基础设施韧性防灾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464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00423.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精细化模型制作装置及方法,所述制作装置包括A型组件、B型组件、C型组件和D型组件,所述A型组件、B型组件、C型组件和D型组件拼装组成圆环形成模容腔;所述成模容腔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模拟盾构管片细部构造的组合构件,包括橡胶芯模、环(纵)向凸台构件、环(纵)向凸型构件、环(纵)向凹型构件、凹(凸)槽构件、环(纵)向T型构件、套筒。所述制作装置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而成,克服了现有常规制作装置存在的细部构件精细化程度低的缺点,并能有效减小一体式模具浇筑中分隔板造成的尺寸偏差,制作出的模型准确模拟了原型结构的细部构造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40525.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顶部牛腿安装机构的中隔墙安装设备,其包括:中隔墙翻转机构,其包括机架、夹具、及调节机构;顶部牛腿安装机构,其包括安装座、翻转部件、顶撑部件、及升降部件,其中顶撑部件包括本体和顶撑模块,本体上形成有避让豁口,顶撑模块设置在本体上,翻转部件包括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第一架杆绕着Z轴方向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本体绕着Z轴方向转动连接在第二架杆上,顶部牛腿安装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本发明一方面安装机构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灵活切换,满足在任何狭窄的隧道内安装顶部牛腿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展开状态下,本体的伸展距离长、与顶部牛腿的对位精度高,方便本体沿中隔墙表面运动以实施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6516.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盾尾刷保护板全周分区损坏监测及预警系统,通过将各道盾尾刷沿环向划分区域的设置,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有多组定值电阻R0和定值电阻R1,定值电阻R0和定值电阻R1的数量均与该区域内盾尾刷个数相等,其中,定值电阻R1固定在盾尾刷保护板上,每组定值电阻R0和定值电阻R1先并联,再将该区域内的并联电阻串联,同时与低压恒定电源、开关和电流表进行串联,通过监测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判断盾尾刷保护板的异常。本方案指导实际施工参数的调整以及盾尾刷的主动更换,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盾尾刷全周的损坏状态进行准确监测的现状,简单实用,适合工业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