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82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4776.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 G06V10/26 , G06V10/762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危岩体自动化切割与精确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危岩体分割与三维模型构建领域。本发明通过结合无人机获取的点云数据以及节理面的倾向倾角信息,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危岩体节理面准确分割和生成精确模型的自动化方法,该危岩体精确模型中的真实节理面为曲面网格。本发明旨在提高对危岩体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避免手动分割带来的复杂性和误差;且本发明能克服传统的平面结构面切割导致危岩体模型不准确的问题,该精确模型能使对危岩体的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更为准确,从而为危岩体可能带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风险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9600.9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造高场坪的填土‑装配式仓筒支挡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场坪下侧的底板以及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筒体单件;相邻的筒体单件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用于形成支挡高场坪的支挡区,从而支撑上部填土传来的推力;每个所述筒体单件均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串联的筒体段。这种采用装配式筒体段、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形成的支挡区整体性增强,相比于传统的填方式结构,有效减少了滑坡情况的出现,结构整体的基底沉降也更加均匀;同时筒体之间的作用力简单、相互连接紧密、减少了局部间失稳导致结构整体坍塌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74776.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5 , G06V10/26 , G06V10/762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危岩体自动化切割与精确模型构建方法,属于危岩体分割与三维模型构建领域。本发明通过结合无人机获取的点云数据以及节理面的倾向倾角信息,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危岩体节理面准确分割和生成精确模型的自动化方法,该危岩体精确模型中的真实节理面为曲面网格。本发明旨在提高对危岩体三维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避免手动分割带来的复杂性和误差;且本发明能克服传统的平面结构面切割导致危岩体模型不准确的问题,该精确模型能使对危岩体的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研究更为准确,从而为危岩体可能带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风险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9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30193.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裂隙网络岩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岩体的多个平面的几何信息;获取每个平面与其他所有平面相交形成的交线段的交线信息;通过旋转和平移将每个平面和每条交线调整至新位置;基于分形理论生成第一网格面,并利用第一网格面对每个平面的多条交线段进行网格波动衰减处理到多个第二网格面;以轮廓交线为切割线对每个轮廓网格面进行切割得到多个轮廓分形面;通过旋转和平移将多个轮廓分形面和多个节理网格面调整回原位置,得到待切割的岩体模型;基于内部交线对待切割的岩体模型进行切割,得到多个块体模型。本发明利用分形理论原则动态调节相交区域的网格特性,解决了多个分形面网格划分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9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30193.0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裂隙网络岩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岩体的多个平面的几何信息;获取每个平面与其他所有平面相交形成的交线段的交线信息;通过旋转和平移将每个平面和每条交线调整至新位置;基于分形理论生成第一网格面,并利用第一网格面对每个平面的多条交线段进行网格波动衰减处理到多个第二网格面;以轮廓交线为切割线对每个轮廓网格面进行切割得到多个轮廓分形面;通过旋转和平移将多个轮廓分形面和多个节理网格面调整回原位置,得到待切割的岩体模型;基于内部交线对待切割的岩体模型进行切割,得到多个块体模型。本发明利用分形理论原则动态调节相交区域的网格特性,解决了多个分形面网格划分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4874.7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预制桩所需应用的场景进行分析;对预制桩所需承受的荷载进行分析;桩身配筋计算:根据配筋计算结果绘制配筋材料图,并绘制桩结构设计图。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8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6640.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正川 , 李冬奎 , 罗雪 , 罗旭 , 肖强 , 王孔明 , 张邵婷 , 夏臣芝 , 彭飞 , 胥燕军 , 季学亮 , 李欣励 , 罗江邻 , 高磊 , 石修路 , 姚建波 , 姚双阳 , 吴丹 , 席强 , 李佳 , 刘先梦 , 陈星宇 , 旷文涛 , 肖婷婷 , 周文俊 , 马国存 , 王璞 , 詹青见 , 王大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快速交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控制中心与车辆之间相互通信,车车之间相互通信,智能终端与控制中心之间相互通信;车辆包括大型车和小型车,所述大型车、小型车在共用线路上混合兼容运行;所述控制中心对大型车、小型车进行调度:大型车以公交化模式运行,根据客流升降特征跨站或不跨站运行;小型车以自动响应模式运行,接收智能终端的出行计划,利用大型车发车间隔进行点到点直达运输。本申请提升了系统运量,提升了车辆运行速度,增加了运行车型,可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24456.9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围岩压力荷载计算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确定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结构参数以及围岩参数;根据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埋深状态,初步确定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的受荷模式,包括上部衬砌结构受荷模式及下部衬砌结构受荷模式;考虑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附加荷载影响,确定下部衬砌结构最终受荷模式;基于叠加原理,将上部衬砌结构受力与下部衬砌结构受力线性耦合叠加得到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整体受荷模式。工程上,依据该最终计算模式对新型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进行荷载分析,可真实反映蘑菇型大直径盾构组装洞衬砌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734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5853.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对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体积变化原位、实时、连续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气瓶,阀门定位器,气体管道,以及真密度仪;一个气瓶内置测量气体,其余气瓶内置反应气体,真密度仪通过气体管道分别与气瓶连通,阀门定位器在气体管道上,真密度仪包括样品仓,附加仓,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样品仓的输入端与气体管道连通,附加仓与样品仓连通;第一阀门安装在样品仓的输入端,第二阀门设置在样品仓与附加仓之间,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样品仓与第二阀门之间。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各器件配合,对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中发生的体积变化实现原位、实时、连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33934.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兼超前的隧道加强超前支护体系结构的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作超前锚杆/管,超前锚杆/管倾斜于围岩面设置;步骤二,将钢垫板和异型垫块的对应位置钻穿孔,穿孔倾斜于围岩面设置,将异型垫块焊接到的钢垫板上;步骤三、在隧道开挖后,初喷喷射砼;步骤四,进行超前系统锚杆的钻孔作业,钻孔与钢垫板和异型垫块上的穿孔的倾斜角度相同;步骤五,施作安装超前系统锚杆和施作径向系统锚杆,超前系统锚杆倾斜于围岩面设置;步骤六,施加预应力;步骤七,将钢架安装到位;步骤八,复喷喷射砼至设计厚度。本发明可提高劳动效率,大幅延长围岩变形时间长度,保证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