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29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873757.6
申请日:2022-07-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辐射噪声远距离测量评估方法,采集目标辐射噪声信号,进行样本特征增强预处理,得到目标辐射噪声信号数据集,根据距离划分近程域数据集和远程域数据集;构建近程域与远程域数据传播模型,将环境参数注入到近程域与远程域数据传播模型中进行修正和优化,建立近程域与远程域样本数据关联关系;通过近程域数据集、远程域数据集和近程域与远程域数据传播模型,对目标辐射噪声信号现场声传播损失进行补偿,得到目标辐射噪声特征信息;构造远距离测量评估模型,判断目标辐射噪声级和线谱噪声特性是否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目标值,如果低于目标值则为其进行噪声控制,并为目标声隐身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471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1638512.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F16L55/28 , F16L55/40 , F16M11/12 , G01N29/04 , G01N29/265 , G01N17/00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阵列超声内检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超声分体,两个超声分体通过可调节连接节连接;两个超声分体设置有驱动连接组件,在超声分体连接驱动部分的情形下,结构可沿待检测管路内运动以便对其进行超声检测;其中,超声分体包括探头安装筒体,探头安装筒体的两端配置有支撑组件,两个探头安装筒体均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探头组件,两个探头安装筒体之间对应的探头组件交错设置,以便使结构在超声检测的过程中探头组件对待检测管路全面覆盖。本发明实现了对管路360度全覆盖的超声检测,也实现了对弯曲管道的超声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路超声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1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3903.0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镇江市亿华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下容器分步锁固与释放机构集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安装平台、导流盖板和承压容器,所述安装平台通过底座安装于水下航行器上,所述导流盖板设置于安装平台上,形成放置承压容器的独立区域,所述安装平台朝向水下航行器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承压容器,将承压容器从独立区域内弹出的推顶机构。在正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此时控制电动把手转动,取消对紧固带的夹持固定,使紧固带松脱,紧固带松脱的同时,控制第二气泵,第二气泵动力输出端推动导向盘,通过滑轮在滑槽内滑动,对导向盘上的承压容器形成导向推动将承压容器推并快速上浮至水面,一体式系统控制承压容器的上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提升了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8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10499.9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筏系统充气监测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充气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对目标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在释放前的高压气瓶和气路进行自检,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应控制处理,从而减少后续气胀式救生筏系统在充气释放过程中受影响的可能性,提高后续气胀式救生筏系统的释放稳定性,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目标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执行释放操作,并监测目标气胀式救生筏系统的电源释放过程信息和释放状态,进而对目标气胀式救生筏系统进行控制处理,从而打破当前技术存在滞后性和时效性的问题,确保能够及时了解气胀式救生筏在充气释放过程中的释放状态,提高气胀式救生筏系统的释放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39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525206.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胀式救生筏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高耐压球壳及密封装置,包括壳体,在上述气胀式救生筏系统高耐压球壳密封过程中,采用一种密封装置对其进行密封组装,该密封装置包括内密封条和外密封条;本发明中的弹性封块与下球壳之间采取的嵌入式组装方式可针对壳体内部达到多向密封的效果,同时在壳体内部高压下,内贴橡胶板在压力作用下贴覆于壳体内壁,推杆同步受到推挤而带动球体运动,内置板在球体的作用下向下进一步挤压弹性封块,原始状态下的弹性封块已与下球壳上端紧密接触,此时弹性封块与下球壳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进一步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92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811891.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噪声检测领域与机器人领域,提供一种舱室噪声声压自动检测方法。本方法采用的传声器安装在七自由度机械臂的末端,通过机械臂末端轨迹规划,可使传声器到达舱室内的指定测量点进行噪声声压检测,同时避开舱室内的所有障碍物。机械臂的安装基座设计为可移动式基座,并且能够快速安装布置,可实现舱室噪声测量点的全覆盖。机器人控制程序与声压采集程序之间能够实现良好交互,避免机器人自身噪声对测量造成干扰。在控制界面内可以对声压数据进行处理与存储,极大地提升了测量效率,增强了数据可靠性。同时,将声压数据以云图的形式呈现,可以直观的展示舱室的声压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54871.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任意振幅内孤立波生成及传播过程实验系统,包括密度分层系统、大型重力式密度分层水槽、双推板联动造波装置、内孤立波特征参数测量单元、消波装置。采用内孤立波特征参数测量单元对分层流体密度扰动信号进行同步测量,通过PC端同步采集并处理后,得到相应参数。再根据两排电导率探头组的间距以及内孤立波波谷经过两排电导率探头组的时间间隔,确定内孤立波相速度。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实验系统可针对内孤立波的生成实现主动控制;可模拟任意海水层化状态以及任意振幅内孤立波的生成过程、传播过程及消亡过程,操作便捷,可行性高;可为海洋内孤立波的机理性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379533.5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救生筏机械释放装置,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平台、顶托部件、传动装置、紧固带、紧固带释放装置、绳索系统和承压容器,所述的安装基座的下端安装在艇体上,安装基座的上方分布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中部为环形结构,顶托部件锁定在安装平台的下端内,安装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缺口,安装平台上的缺口内分别设置有定位座和卡扣座,紧固带的两端安装在定位座和卡扣座之间,紧固带释放装置安装在卡扣座上。本发明能够将盛放救生筏的承压容器紧固在艇体上;水下航行器水面状态遇险或水下失事时,承压容器快速释放出艇外;承压容器释放后,有系艇绳与气胀式救生筏相连接,防止气胀式救生筏漂走。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2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540199.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筏系统水下释放展开筒型实验装置,涉及水下实验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设于试验场地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上设有注水孔以及排水孔,所述试验筒侧壁上安装有可观察窗,所述试验筒内设置有对救生筏系统固定且对救生筏展开状态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固定载物台,所述固定载物台包括相互连接的定平台与动平台,所述动平台与动平台相背的上侧边相对设置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之间形成有对救生筏系统进行挤压固定的固定空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槽、升降筒、驱动气囊以及挤压气囊;本发明具有能够直观的观察救生筏释放展开情况、对救生筏释放展开角度进行控制以得到更加准确得到试验结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1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34657.9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式水洞的水下航行体流激噪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重力式水洞具有作为工作段的密封箱。密封箱位于混响水箱内。内部中空的试验件固定安装在密封箱内。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通过试验件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固定在试验件上。试验件受流体冲击产生流激噪声信号。混响水箱一侧的水听器收集流激噪声信号。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水听器收集的信号分别通过信号处理器处理形成采样信号。信号采集仪收集采样信号,并将采样信号传送至主机。实现了对结构件在不同航速下壁面压力、振动加速度和流激噪声特性及规律的分析,进而验证了仿真模拟方法中得到的数值结果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