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变速机构多点支撑弯扭耦合激励动态特性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2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68076.9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变速机构多点支撑弯扭耦合激励动态特性预估方法,属于行星齿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由于传动轴的弯扭振动与多点支撑轴承、行星齿轮组的动载之间存在的动态耦合效应难以预测和抑制多点支撑轴承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动载的问题。方法包括:获取行星变速机构的各行星轮部件参数及各轴承参数;基于各轴承参数,计算得到轴承的时变非线性支撑刚度;基于轴承的时变非线性支撑刚度及各行星轮部件参数,建立行星变速机构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给定的时间步长内,当中介轴承内外圈同时旋转时,计算行星架/轴承座对轴承外圈动载fo和变形δo以及传动轴对内圈动载fi和变形δi,并计算当前时刻系统的支撑刚度和动态响应,联立行星变速机构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迭代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下一个时间步长内行星变速机构的动态响应,并循环迭代直至完成动态特性预估。

    一种提高渐开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的齿顶修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5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467742.9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渐开线圆柱齿轮胶合承载能力的齿顶修缘方法,其修缘曲线分为两段,第一段曲线从最少齿参与啮合时在齿面渐开线上最高点开始往上修到齿顶,防止齿轮长时间啮合后产生变形,导致提前进入啮合,引起振动噪声;第二段修缘是在第一处修缘后的齿顶处再做一个曲线过渡,让进入啮合的第一点再下移一些,使进入啮合时响应的赫兹应力减小,这样的修缘效果大大减小对应啮合齿轮根部的点蚀和灰斑现象。最终整个齿面曲线自齿顶向内由第二段修缘曲线、第一段修缘曲线和渐开线曲线三段组成。本发明使磨损量减小,延长使用寿命,极大的提高了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

    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15061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0260414.1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包括变速器壳体、简单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分别贯通所述变速器壳体两端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从所述输入轴至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简单行星排,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简单行星排对应设置;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以及太阳轮径向上依次设置的行星轮、齿圈和连接所述行星轮的转动轴的行星架;本发明通过简单行星排、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的特定连接和简单操作实现便捷换挡,传动比高,可以实现六前一倒四自由度的档位,只需要少量行星排就可实现多个档位,有效地节省空间且大部分相邻档位间切换只需要切换一个操纵元件,有效地提高了换挡平顺性;本发明的设计新颖,制造方便。

    可提高疲劳强度寿命的履带车辆传动系统传动主轴

    公开(公告)号:CN1106082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02835.X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动轴抗疲劳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疲劳强度寿命的履带车辆传动系统传动主轴。本发明在左侧输出渐开线花键与左侧圆柱面之间,以及右侧输出渐开线花键与右侧圆柱面之间,取消了退刀槽结构。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履带车辆传动系统传动主轴设计更为科学,通过取消传动主轴渐开线花键的退刀槽结构,合理给定过渡区的外径和过渡圆角,有效降低了传动主轴的最大工作应力,解决了由退刀槽结构引起的局部应力过大的问题;另外,通过增加传动主轴内孔,可在基本不提高传动主轴最大工作应力的前提下,减小传动主轴的重量,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利用本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履带传动系统传动主轴的疲劳寿命,提升传动主轴的可靠性和功率密度。

    一种七前两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44531.4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前两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行星排、离合器和制动器;四个行星排并列分布,输入轴与第一太阳轮及第二太阳轮同轴固连;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固连,第二齿圈与第三太阳轮固连;第二行星架与第四太阳轮固连;第四行星架与输出轴固连;第一离合器的外毂与第三齿圈固连,内毂与第四齿圈固连;第二离合器的外毂与第三行星架固连,内毂与第四太阳轮固连;第三离合器的外毂与第四齿圈固连,内毂与第三行星架固连;第一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一齿圈固连;第二制动器的内毂与第三齿圈固连;第一制动器的外毂和第二制动器的外毂均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本发明能够减少操纵件的数量,并提高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