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79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47524.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K26/38 , B23K26/08 , B23K26/70 , B23K26/064 , B23K26/082 , B23K26/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环切装置及其环切方法,属于激光环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激光环切装置大多是被切割件自转而激光器固定,激光器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切割精度和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悬臂结构和样品搭载台,所述悬臂结构包括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为导光臂,所述导光臂包括臂壳、位于臂壳顶部的激光入射口、位于臂壳内部的导光组件以及位于臂壳下部的激光出射口,所述导光组件包括扩束镜、反射镜和扫描振镜;所述样品搭载台转动设置于所述悬臂结构的下方,且所述激光出射口朝向样品搭载台的一侧。本发明具有待切割样品无需转动,能保证安全,且方便切换多种激光器,切割精度和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98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379212.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机模块组合式装配系统,包括沿传送平台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末端工具和第二末端工具,第一末端工具和第二末端工具均通过二维桁架悬置在传送平台上方,二维桁架用于带动对应的末端工具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一末端工具包括基板,基板下侧转动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丝杆,丝杆上均螺纹套装有两组夹持块,基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夹持块与基板滑动配合。第二末端工具用于抓取光机模块在空间内移动,传送平台在靠近第二末端工具的位置设有六轴机械臂,六轴机械臂上设有螺钉自动安装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高能固体激光器中各个光机模块的自动化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7121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367072.3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微挠性结构宏微结合精调装置,该装置包括基板、光学元件、盖板、盖板螺钉和微挠性精调模块;光学元件通过其自身的正面与基板内的三个支撑面接触安装,盖板通过盖板螺钉将光学元件固定在底框内部,微挠性精调模块安装在盖板上,微挠性精调模块采用宏动调节和微动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光学元件面型的调节,采用弹簧作为宏动调节的主要零件实现对光学元件面型的初步调节,采用微挠性结构件作为微动调节的主要零件实现对光学元件面型的精确调节。本发明的微挠性结构件能够将运动输入的调整精度进行放大,使得微挠性结构件的输出调整精度大大提高,宏动调节过程和微动调节过程互不影响,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399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811315186.4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江苏西顿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5G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洁净环境的物料接驳转运装置,包括洁净型多自由度机械手,在该洁净型多自由度机械手旁配置有AGV小车导航定位机构,该AGV小车导航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洁净型多自由度机械手旁的导航机构安装架,在该导航机构安装架上设置用于反射AGV小车发出的激光导航信号的AGV激光导航反射板、用于检测AGV小车是否搭载物料的AGV有料检测传感器以及用于定位AGV小车上搭载的物料的机械定位结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洁净环境的物料接驳转运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巧妙,稳定可靠,能够与AGV小车实现耦合,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流动,保证了大口径光学元件装校的洁净环境和光学元件表面的洁净度,同时具有运载大型光学元件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0367052.6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径厚比光学元件的支撑系统和方法,该方法采用四个支撑点替代了常规的巨大环形支撑面对光学元件进行支撑,有效的利用了光学元件自身的重力来降低重力对光学元件面型的影响,在理论上实现了完全的自相互补偿。所提出的方法大大的降低的对于光学元件支撑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减少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光学元件支撑系统工程实施过程的效率。支撑系统采用弧形面与平面之间的点接触对作为光学元件支撑模块的传递环节,能够自适应的将顶壳的上支撑表面调整到与光学元件下表面完全接触的状态,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过程中对光学元件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光学元件的面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0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287750.8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悬浮装配系统,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框体定位组件和元件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框体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安装元件框,所述元件定位组件包括沿框体定位组件周向分布的支撑机构,各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块以及驱动支撑块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各个所述支撑块用于定位支撑光学元件,所述支撑块在支撑平台的高度方向均位于框体定位组件的上方,气浮板通过升降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气浮板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学元件从元件定位组件位置转移至框体定位组件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非接触装配方式,能够彻底避免元件崩边崩角、易被污染以及重力导致元件应力形变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799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9212.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机模块组合式装配系统,包括沿传送平台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末端工具和第二末端工具,第一末端工具和第二末端工具均通过二维桁架悬置在传送平台上方,二维桁架用于带动对应的末端工具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一末端工具包括基板,基板下侧转动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丝杆,丝杆上均螺纹套装有两组夹持块,基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夹持块与基板滑动配合。第二末端工具用于抓取光机模块在空间内移动,传送平台在靠近第二末端工具的位置设有六轴机械臂,六轴机械臂上设有螺钉自动安装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高能固体激光器中各个光机模块的自动化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7750.8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悬浮装配系统,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框体定位组件和元件定位组件,其中,所述框体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安装元件框,所述元件定位组件包括沿框体定位组件周向分布的支撑机构,各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块以及驱动支撑块以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各个所述支撑块用于定位支撑光学元件,所述支撑块在支撑平台的高度方向均位于框体定位组件的上方,气浮板通过升降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支撑平台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气浮板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将光学元件从元件定位组件位置转移至框体定位组件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非接触装配方式,能够彻底避免元件崩边崩角、易被污染以及重力导致元件应力形变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94060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084066.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机器人引导系统及方法,通过视觉分析机构将深度相机的数据转化为装配点位的位置信息,从而得到实时的准确位置关系,不论待装配工件是否改变位置,都能为后续机器人动作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再通过手眼关系处理机构标定该位置,令装配机器人控制机构能够准确制定动作,实现快速准确的装配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9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62390.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姿态光学元件在位面形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结构灵活,用工业机器人取代了干涉仪的各种支撑调节平台和装置,使干涉仪的位置姿态调整更方便,同时简化了光学元件支撑机构,使其可以不用具有自由度调节功能;方法新颖,将动态干涉仪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解决了重力倾斜姿态下的在位面形测量问题;应用范围广,可以同时满足各种姿态下的面形测量问题;环境适应性好,使用动态干涉仪,能够将干涉测量扩展到各种测量环境中,同时保证其测量精度和重复性;测量简单高效,引入了干涉条纹监控系统,实现了干涉条纹的自动调整,提高了测量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