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122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559119.2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模拟信号的采集系统,包括通道选择单元、滤波单元、AD转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通道选择单元与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选择待采集的模拟信号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一级选择单元以及二级选择单元,滤波单元与二级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选取的模拟信号通道中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AD转换单元与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控制单元与CPU通信地连接,包括数据缓存区及控制逻辑,数据缓存区与AD转换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缓存所述滤波后的信号模数转换结果,控制逻辑与通道选择单元及AD转换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选择、切换待采集的模拟信号通道,以及控制AD转换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610538.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提供轨道罗盘定姿方法,所述轨道罗盘定姿方法用于利用增益系数确定航天器的姿态;基于切比雪夫滤波器,生成所述轨道罗盘定姿方法中的增益系数的最优选取策略;根据所述最优选取策略,生成最优增益系数,并且利用所述最优增益系数,生成状态转移矩阵;基于所述状态转移矩阵,生成离散化形式的轨道罗盘定姿方法;以及利用所述离散化形式的轨道罗盘定姿方法进行航天器姿态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696750.2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间测量信息的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测量本星和目标星的轨道信息,获取本星与目标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将与星间测量光电设备的视线轴对准相关的参数转换为表征航天器姿态特征的星间矢量;直接获取本星星上姿态敏感器的测量信息;通过双矢量定姿,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所述星间矢量和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融合,形成航天器姿态信息,根据所述航天器姿态信息进行航天器三轴姿态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311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59119.2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模拟信号的采集系统,包括通道选择单元、滤波单元、AD转换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通道选择单元与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选择待采集的模拟信号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一级选择单元以及二级选择单元,滤波单元与二级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选取的模拟信号通道中的信号进行滤波操作,AD转换单元与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控制单元与CPU通信地连接,包括数据缓存区及控制逻辑,数据缓存区与AD转换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缓存所述滤波后的信号模数转换结果,控制逻辑与通道选择单元及AD转换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用于选择、切换待采集的模拟信号通道,以及控制AD转换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72869.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喷气角动量卸载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计算卫星三个正交坐标轴方向上的反作用轮组需要卸载的角动量;确定喷气卸载的开启阈值和关闭阈值;根据开启阈值和关闭阈值,确定三轴卸载角动量的卸载需求;根据三轴卸载角动量的卸载需求,矫正各轴卸载状态;其中,如果三轴角动量卸载需求为卸载三轴或一轴角动量,则不进行卸载状态矫正;如果有两轴角动量需要卸载,则将卸载状态矫正为卸载两个轴中更大的角动量;根据矫正后的各轴卸载状态,获得卸载喷气宽度指令。本发明能够提高喷气卸载角动量的效率,减少燃料消耗;能够使三轴角动量更长时间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在轨遥控切出喷气卸载模式后反作用轮残余角动量更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8763.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预估的跨空域卫星姿态控制策略自主切换方法,分别计算主角动量增量、耦合角动量增量和反作用轮组角动量增量,利用主角动量增量、耦合角动量增量和反作用轮组角动量增量对卫星环境干扰力矩进行估算;根据得到的卫星环境干扰力矩的估算值,自主切换控制策略;其中:以连续一轨时间为周期,若当前轨卫星环境干扰力矩三轴角动量积累量超过当前反作用轮剩余角动量容量,且卫星环境干扰力矩大于磁力矩器控制力矩的一半时,自主切换到喷气控制策略。本发明能够避免过早切入喷气控制,减少燃料消耗,另一方面避免过晚切出轮控,导致轮子角动量饱和卫星姿态发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10538.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提供轨道罗盘定姿方法,所述轨道罗盘定姿方法用于利用增益系数确定航天器的姿态;基于切比雪夫滤波器,生成所述轨道罗盘定姿方法中的增益系数的最优选取策略;根据所述最优选取策略,生成最优增益系数,并且利用所述最优增益系数,生成状态转移矩阵;基于所述状态转移矩阵,生成离散化形式的轨道罗盘定姿方法;以及利用所述离散化形式的轨道罗盘定姿方法进行航天器姿态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7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96750.2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间测量信息的航天器姿态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测量本星和目标星的轨道信息,获取本星与目标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将与星间测量光电设备的视线轴对准相关的参数转换为表征航天器姿态特征的星间矢量;直接获取本星星上姿态敏感器的测量信息;通过双矢量定姿,将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所述星间矢量和所述测量信息进行融合,形成航天器姿态信息,根据所述航天器姿态信息进行航天器三轴姿态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219551510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1216315.0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超低轨卫星的姿态测量装置,包括:星敏光机系统和星敏电子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星敏光机系统的外部遮光罩作为一级遮光罩,一级遮光罩的外端还设有二级遮光罩;一级遮光罩和二级遮光罩之间设有隔热垫片,构成双重保护功能结构;其中:星敏光机系统与一级遮光罩以及星敏电子学系统均安装于卫星舱内,二级遮光罩至少部分裸露于卫星舱外,用于保证星敏视场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隔热的方式,给星敏增加二级遮光罩,并在二级遮光罩和星敏光机系统的一级遮光罩的基础上增加隔热垫,减弱气动加热对星敏光机系统和星敏电子学系统的影响,为超低轨卫星长时间高精度定姿过程中的星敏感器保护问题提供简单可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551511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1216321.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低轨卫星的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及其隔热装置,其中测量装置包括:星敏光机系统、星敏电子学系统以及隔热装置,隔热装置采用隔热筒;其中:星敏电子学系统设置于舱内,星敏光机系统至少部分裸露在舱外,保证星敏视场要求,隔热装置安装在舱板上,并罩装在星敏光机系统的外部,且不遮挡星敏视场;隔热装置的边缘超出星敏光机系统的边缘;隔热装置与星敏光机系统之间无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给星敏增加隔热筒,避免星敏受到气动加热的影响,有效保障星敏的工作环境温度,使星敏可长期适应超低轨严酷的气动热环境,从而为超低轨卫星长时间高精度定姿过程中对星敏感器的保护问题提供简单可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