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46569.1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流场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飞机尾流场风洞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测装置、测量探针、至少四个标记点以及多个光学镜头;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待测飞机;移测装置具有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三个移动方向,三个移动方向不处于同一平面;测量探针安装在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安装在支撑件表面,且与测量探针邻近设置,至少四个标记点不处于同一平面;多个光学镜头用于捕捉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用光学镜头捕捉标记点的位置,获取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使得获取的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尽量接近测量探针的实际位置,减少测量位置和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提高流场数据的测量准确性,减小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1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497154.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和方法,包括加油机模型、受油机模型及喷流模拟器;所述喷流模拟器固定在所述加油机模型的下方,所述加油机模型通过固定在风洞上壁面的支撑装置安装于风洞试验段内;所述受油机模型为自由飞模型,所述受油机模型连接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作为所述受油机模型的动力来源;所述受油机模型设置在所述加油机模型的尾流场中。本申请的双机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将受油机设置为自由飞状态,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模拟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受油机的状态,验证软式空中加油过程中受油机飞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01572.5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尾撑地效试验地板槽口随动密封系统及方法,在密封板上设置有两个有效测量距离相同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中靠近尾撑支杆的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远离尾撑支杆的为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尾撑支杆运动方向互不干涉,所述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尾撑支杆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间隔距离为基准距离。本发明的两个激光测距仪配合,能够检测到尾撑支杆与密封板的间距是否在要求的密封间隙范围内,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密封板的随动,本发明的控制策略简单,能够有效保证地板槽口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401572.5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速风洞模型尾撑地效试验地板槽口随动密封系统及方法,在密封板上设置有两个有效测量距离相同的激光测距传感器,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中靠近尾撑支杆的为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远离尾撑支杆的为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尾撑支杆运动方向互不干涉,所述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尾撑支杆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间隔距离为基准距离。本发明的两个激光测距仪配合,能够检测到尾撑支杆与密封板的间距是否在要求的密封间隙范围内,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密封板的随动,本发明的控制策略简单,能够有效保证地板槽口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23742.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风洞模型飞行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飞行器动力相似缩比模型、模型机载姿态测量系统、舵面运动驱动系统、发动机动力模拟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操纵系统、风洞运行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本发明所提出实验系统中配备的安全防护系统使模型的气动特性不受影响且能够模拟真机的六自由度飞行状态,能够实现发动机的推力模拟,加入了飞行控制系统和飞行操纵系统,通过驾驶员操控实现飞行器模型在风洞试验段内六自由度自由飞行,在风洞中完全模拟了飞行器空中飞行运动环境,可以在风洞中同时研究飞行器的气动、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6569.1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流场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飞机尾流场风洞测量装置及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测装置、测量探针、至少四个标记点以及多个光学镜头;支撑装置用于安装待测飞机;移测装置具有支撑件,支撑件具有三个移动方向,三个移动方向不处于同一平面;测量探针安装在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安装在支撑件表面,且与测量探针邻近设置,至少四个标记点不处于同一平面;多个光学镜头用于捕捉支撑件上至少四个标记点的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用光学镜头捕捉标记点的位置,获取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使得获取的测量探针的测量位置尽量接近测量探针的实际位置,减少测量位置和实际位置之间的偏差,提高流场数据的测量准确性,减小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73413.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速风洞自由飞模型舵面角度测量方法,步骤如下:在飞行器模型的安定面上设置第一标记点,舵面上设置第二标记点;将飞行器模型置于风洞试验段外部,计算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二标记点之间的位置矢量长度;获取飞行器模型置于风洞试验段外部时偏转方向指令、舵面偏角,形成插值表;将飞行器模型置于风洞试验段内部,计算所述第一标记点和所述第二标记点之间的位置矢量长度;获取飞行器模型置于风洞试验段内部时偏转方向指令,将所述位置矢量长度、所述偏转方向指令代入插值表,得到舵面偏角。本发明通过非接触的方法来获得飞行器模型在自由飞状态下舵面角度,通用性好、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237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73229.9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速风洞水平自由飞模型姿态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将飞行器模型置于风洞试验段中,多个相机布置在飞行器模型两侧顶部且位于所述风洞试验段外部;步骤S20:对多个所述相机同时进行标定;步骤S30:建立世界坐标系和体轴坐标系;步骤S40:在飞行器模型上设置多个标记点,并获取多个所述标记点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步骤S50:根据多个所述标记点在体轴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计算飞行器模型的姿态角和气流角,本发明提供的姿态测量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飞行器在风洞水平自由飞的研究,通用性好,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可以推广到其他低速风洞中,具有良好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610123742.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风洞模型飞行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飞行器动力相似缩比模型、模型机载姿态测量系统、舵面运动驱动系统、发动机动力模拟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操纵系统、风洞运行系统和安全防护系统。本发明所提出实验系统中配备的安全防护系统使模型的气动特性不受影响且能够模拟真机的六自由度飞行状态,能够实现发动机的推力模拟,加入了飞行控制系统和飞行操纵系统,通过驾驶员操控实现飞行器模型在风洞试验段内六自由度自由飞行,在风洞中完全模拟了飞行器空中飞行运动环境,可以在风洞中同时研究飞行器的气动、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62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73372.2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张鹏 , 倪章松 , 杨晓娟 , 陈洪 , 李进学 , 范利涛 , 张晖 , 李士伟 , 任章滔 , 谢琦 , 付华 , 万琪明 , 蒋科林 , 马国辉 , 江鲲鹏 , 路正 , 祝明红 , 姜裕标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贴技术的低速风洞双锯齿固定转捩带,所述转捩带为长条状,长条状的长边为锯齿状,所述转捩带厚度在0.10mm~0.30mm之间,所述转捩带由若干层组成,层数为奇数,从底层到顶层之间除开顶层上表面为光滑面外包括顶层下表面的其他奇数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粘贴层,偶数层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防粘层,每层的厚度在0.01mm~0.10mm之间,所述转捩带的底层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所述转捩带包括保护层在内的各个层与层之间可分离;本发明借鉴了车贴制作工艺,实用性较强,外形独特,精度高,尺寸可选范围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