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汽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9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2589.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缸盖,所述发动机本体具有多个气缸,每个所述气缸具有第一排气门和第二排气门,所述第一排气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门的直径;第一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进气端与每个所述第一排气门均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出气端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端连通;第二排气管路,所述第二排气管路的进气端设置在所述缸盖内;排气凸轮轴,所述排气凸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本体上,且所述排气凸轮轴具有相差设定相位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升EGR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

    废弃再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3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83320.5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弃再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废弃再循环系统包括进气系统和多个缸,进气系统分别与多个缸的进气歧管相连,多个缸的第一排气门分别通过对应的EGR管路与多个缸的进气歧管一一对应相连,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缸的当前EGR率;根据每个缸的当前EGR率和目标EGR率确定每个缸的第一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关闭时刻;根据每个缸的第一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关闭时刻对对应的缸的第一排气门进行控制,直至多个缸的控制后的EGR率均达到目标EGR率。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的EGR率较低且存在不均匀等问题,实现了EGR率高度均匀,规避了各缸EGR率不同引发的燃烧不一致问题。

    V型发动机进气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空燃比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71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5811.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发动机进气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空燃比取样装置,包括基于预设采样频率采集不同工况下待控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实际压力值;利用实际压力值,基于傅里叶变换法进行拟合,得到待控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压力曲线;基于进气歧管压力曲线确定待控发动机中各个气缸在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量。通过采用预设采用频率采集数据,并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拟合出的进气歧管压力曲线,最终通过进气歧管压力曲线确定待控发动机中各个气缸在不同工况下的进气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十字曲轴的V型发动机所存在的各个气缸点火间隔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发动机各气缸实际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改善多缸发动机的排放的技术效果。

    涡轮增压器的试验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2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4847.6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进气调节装置具有适于空气流入的进气室,进气室适于与压气机端的压气机端进口连通,进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气室内气体的压力、流量和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燃烧装置具有适于燃料流入的燃烧室,燃烧室适于与压气机端的压气机端出口连通;废气调节装置具有适于废气流入的废气室,废气室与燃烧室连通,废气室还适于与涡轮端的涡轮端进口连通,废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废气室内废气的压力和/或温度和/或流出废气室的废气流量。由此,涡轮增压器直接与试验设备连接即可开展性能开发与验证工作,极大缩短了涡轮增压器的开发周期,还降低了涡轮增压器的开发成本。

    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4818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12794.0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扭矩需求;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并判断发动机的扭矩需求是否达到当前转速下的外特性扭矩;若是,则控制发动机进入瞬态扭矩控制模式;其中,瞬态扭矩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废气旁通阀关闭,且控制节气门全开。由此,通过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发动机的扭矩需求达到当前转速下的外特性扭矩时,控制车辆发动机进入瞬态扭矩控制模式,以关闭废气旁通阀并使节气门全开,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瞬态响应时间,改善车辆的动力性能,提高用户的驾驶体验。

    一种燃烧系统和燃料燃烧控制方法、整车

    公开(公告)号:CN11736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74070.6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和燃料燃烧控制方法、整车。燃烧系统包括燃料分析模块、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执行模块和气缸。燃料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燃料的综合燃烧指数并发送给信号接收处理模块;信号接收处理模块与燃料分析模块连接,信号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综合燃烧指数形成控制信号;执行模块与信号接收处理模块连接,并与气缸的活塞连动连接,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气缸的燃料有效压缩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系统充分利用燃料的性能,降低了油耗,拓展了使用范围,提高了燃料燃烧的效率。实现了提高燃烧系统供给动力,改善燃烧系统的排放的技术效果。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412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54439.4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及车辆。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生成废气的能量转化组件;用于对废气进行催化分解得到水蒸气和待排出气体的催化组件;用于基于能量转化组件的第二输出端产生的热量对水蒸气进行加热,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加热组件。由此,通过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超高温加热系统能够加热废气,使废气中的水蒸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且冷却后不再有冷却水析出,解决了冷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而影响燃料燃烧的问题,从而提升热效率。

    发动机废气处理结构、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64549.9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处理结构、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结构包括:动力组件、废气再循环组件和动力电池;电离组件,其中,电离组件分别与动力组件、废气再循环组件和动力电池相连,用于对废气再循环组件的循环废气进行电离,并将电离后的循环废气送入动力组件。由此,解决了废气再循环过程中水蒸气冷凝的问题,提高了发动机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同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