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845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32736.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F41F1/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垂直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载内埋垂直发射装置。包括:安装架、燃气排放管道、隔热箱体以及发射控制器。安装架上布置有呈矩阵排布的多个垂直发射井,所述垂直发射井中安装有导弹,所述垂直发射井的端部设置有导弹发射口盖;燃气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且所述燃气排放管道的内部通道与所述垂直发射井连通,所述燃气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机身排焰口盖;隔热箱体安装在机体中,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架、所述垂直发射井以及所述燃气排放管道;发射控制器用于控制导弹的发射。本申请装配到飞机后,飞机除保留了前向的导弹攻击能力外,还具备了向机体上方、下方的攻击能力,提升了作战飞机在近距离空战中的攻击与防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29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34126.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涡轴发动机(5),其分别与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传动连接;电动发动机(6),其与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涡轴发动机(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工作;所述电动发动机(6)用于驱动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工作。采用这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功率的发动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相对较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纯电动发动机方式,能够提供无人机足够的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7975.2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飞行器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复材蒙皮飞机发动机舱冷却结构。包括:全复材蒙皮以及隔热喷管。所述全复材蒙皮套设在发动机尾喷管的外侧,所述全复材蒙皮的前端壁面上开设有引气口;所述隔热喷管嵌套在所述全复材蒙皮与所述发动机尾喷管之间,且与所述发动机尾喷管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引气口连通的冷却通道,所述隔热喷管的前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隔热喷管的内壁面设置有隔热毡。本申请能够在不显著增加原先涡喷发动机轴向和径向尺寸,对发动机性能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发动机舱温度,解决涡喷发动机壁温和排气温度高对全复材蒙皮及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保证了涡喷发动机与飞机后体蒙皮、结构、设备的相兼容。
-
公开(公告)号:CN1053294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834126.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涡轴发动机(5),其分别与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传动连接;电动发动机(6),其与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涡轴发动机(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工作;所述电动发动机(6)用于驱动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工作。采用这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功率的发动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相对较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纯电动发动机方式,能够提供无人机足够的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6604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28381.7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翼以能够折叠方式设置在机身两侧;升力涵道风扇,所述升力涵道风扇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机翼的根部、机身的中后段对称轴两侧上;推力涵道风扇,所述推力涵道风扇设置在机身的尾部;配平涵道风扇,所述配平涵道风扇设置在机身的头部;其中,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在起飞-飞行-降落过程中,所述配平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垂直起降阶段纵向俯仰姿态控制所需的抬头和低头力矩;推力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平飞所需的前推动力;升力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垂直升力。本发明的垂直起降无人机能够在民用舰船上垂直起降,且具有比直升机更好的飞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5203397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47933.1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涡轴发动机(5),其分别与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传动连接;电动发动机(6),其与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涡轴发动机(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力涵道风扇(1)、第二升力涵道风扇(2)以及后置推力涵道风扇(3)工作;所述电动发动机(6)用于驱动所述前置配平涵道风扇(4)工作。采用这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大功率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相对较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纯电动发动机方式,能够提供无人机足够的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524935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73942.7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卫通天线的无人机。具有卫通天线的无人机包括:卫通天线;无人机本体,内部开设有与卫通天线形状相匹配的安装腔,所述卫通天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无人机本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开口;卫通天线保护罩,外轮廓大小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大小相同,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上,且所述卫通天线保护罩的外形与其所处位置处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形相同,以构成完整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外形。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卫通天线的无人机,采用嵌入式一体化布局设计,解决了气动、隐身与远距通信兼顾的矛盾,提高了验证机的气动效率、飞行性能和隐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113710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948983.1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所述机翼以能够折叠方式设置在机身两侧;升力涵道风扇,所述升力涵道风扇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机翼的根部、机身的中后段对称轴两侧上;推力涵道风扇,所述推力涵道风扇设置在机身的尾部;配平涵道风扇,所述配平涵道风扇设置在机身的头部;其中,所述垂直起降无人机在起飞-飞行-降落过程中,所述配平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垂直起降阶段纵向俯仰姿态控制所需的抬头和低头力矩;推力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平飞所需的前推动力;升力涵道风扇用于提供垂直升力。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起降无人机能够在民用舰船上垂直起降,且具有比直升机更好的飞行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