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10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478759.5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汽车主减速器被动螺旋锥齿轮渗碳淬火畸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螺旋锥齿轮材料的性能参数库,确定螺旋锥齿轮渗碳淬火工艺曲线,并获取关键参数;建立螺旋锥齿轮渗碳淬火仿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试验校准;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螺旋锥齿轮渗碳淬火仿真优化方案的筛选,筛选出初步仿真优化方案;以初步仿真优化方案作为基准,筛选出最终仿真优化方案;采用最终仿真优化方案对汽车主减速器被动螺旋锥齿轮进行渗碳淬火。本发明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淬火压床的压力进行调控,在保证齿轮端面翘曲变形量和内孔椭圆度均不超过100μm的前提下,改善主减速器被动螺旋锥齿轮渗碳淬火后的轮齿畸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64151.3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8/22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的一维整车动力模型以及一维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型;建立车辆的发动机舱三维仿真模型,基于发动机舱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热流场仿真,得到发动机舱热流场模型;根据整车实际工况确定热负荷参数,将热负荷参数输入至发动机舱热流场模型中,输出热流场参数;将热流场参数输入一维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型进行耦合仿真,输出一维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型的仿真关键性能参数;对比一维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块仿真关键性能参数和一维发动机冷却系统模块目标关键性能参数,进行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设计,仿真关键性能参数和目标关键性能参数差异度在预设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0858.1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1L9/02 , G01M13/0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压力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设置于电驱桥轮减壳和端盖之间的感测薄膜,获取用于指示感测薄膜上各感测元件阻值的元件阻值信息,并根据元件阻值信息获取元件压力信息,并在元件压力信息指示的多个位置压力中,获取目标位置压力后,根据元件压力信息生成对应的用于指示感测元件的位置压力的三维展示图像,并在检测到目标位置压力未处于预设区间时,根据所述目标位置压力生成提示信息,并在三维展示图像通过预设颜色指示目标感测元件对应的位置压力,以提醒测试人员调整电驱桥轮减壳与端盖之间的扭矩,从而实现重复,并提高了测试的稳定性和精度,避免了使用压敏纸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52422.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围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后围结构包括内板,内板的周侧设置有第一翻边;外板,外板一相对的两侧具有第二翻边,外板与内板相对设置,部分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相连,部分第一翻边抵接且连接于外板朝向内板的一面上,第一翻边与外板连接区域形成加强部,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加强腔;进气道,设置于外板背离内板的一面上且位于加强部处。从而通过使进气道位于加强部处保证进气道与外板连接的安装点处刚度,避免发生振动和异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3488.2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轮强度计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工程技术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预设的轮胎材料特性参数,建立轮辋及轮胎二维轴对称模型,并将此二维轴对称模型进行旋转后,获取指示车轮在刚性平面上运动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轮胎变形量作用下,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对应的反作用力,并根据各反作用力与不同轮胎变形量对应的径向载荷对比,以修正三维有限元模型后,通过余弦压力函数获取对应的目标余弦压力曲线,通过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对应的目标接触压力曲线,并根据目标余弦压力曲线和目标接触压力曲线获取修正分段压力曲线,通过修正分段压力曲线计算获取后续系列车轮的受力,以准确高效的实现对车轮受力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44100.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板簧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板簧的3D数字模型建立每片板簧的有限元模型,并确保每片板簧的刚度与实际一致;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输出每片板簧简化的模态中性文件;根据每片板簧之间的运动关系建立板簧的约束关系;构建每片板簧间的摩擦力函数;通过动力学软件进行板簧的刚度分析,并根据刚度分析数据和试验数据校核、调教有限元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合理的片簧间约束关系、简单的摩擦力计算方法来模拟每片板簧间的接触关系,进而完成板簧模型的构建和修正,有效提高了整车动力学仿真、整车动力学虚拟迭代、载荷分解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9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30389.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W40/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后桥悬架极限扭转角确定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载荷分析领域,包括:获取不同预设配载状态和不同预设路况下双后桥平衡悬架传感器模型的多组传感器数据;其中,双后桥平衡悬架传感器模型包括双后桥平衡悬架和四个传感器,四个传感器分别布置在第一驱动桥两端轴头的上方、第二驱动桥两端轴头的上方;每组传感器数据包括每个移传感器获取的位移值;针对每组传感器数据,根据双后桥平衡悬架传感器模型和传感器数据获取双后桥平衡悬架的扭转角;获取多组扭转角中的最大值作为极限扭转角度。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后桥平衡悬架极限扭转角度无法精确获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1722.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驱桥轴承润滑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中,电驱桥轴承润滑测试装置,应用于电驱桥系统,包括试验台、测试组件和处理器;电驱桥系统包括电驱桥本体、透明盖板、润滑油和染色剂,电驱桥本体内具有轴承,润滑油和染色剂经过轴承;测试组件包括图像采集件和流量采集件,图像采集件被配置为拍摄并记录油道和轴承内的油量;流量采集件被配置为获取油道内的流量;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图像采集件拍摄并记录油道和轴承内的油量,判断油道和轴承的润滑情况,以及在流量采集件获取到的流量值在预设流量之间时,判断润滑合格,在流量计获取到的流量值在预设流量之外时,判断润滑不合格。本申请提高了电驱桥轴承润滑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25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58217.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K15/0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及发动机车辆。该方法包括: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主油箱的出油口,用于从所述主油箱吸油到所述发动机中;所述发动机的回油口、所述副油箱的出油口、所述主油箱的进油口均连接至所述吸油装置,所述吸油装置在所述发动机的回油的驱动作用下,将所述副油箱的油吸取到所述主油箱中。该方法解决了驾驶员手动操作换向阀时不方便,并且导致驾驶员的驾驶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2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60750.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损伤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加速度计算轮心力伪损伤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的多项加速度时域信号和状态时域信号并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状态时域信号中的轮心六分力进行分解,生成多项分解力;基于车辆时域变化特征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载荷特征,基于载荷特征划分车辆工况并根据整车姿态及行驶状态结合车辆载荷特征,选取各工况下轮心六分力关联的特定加速度信号;根据线性累积损伤计算公式计算各工况中轮心六分力的伪损伤和特定加速度伪损伤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时获取的加速度伪损伤确定轮心六分力的伪损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整车损伤检测成本高、无法长时间检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