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3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37399.6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区域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选址区域进行适宜性评价,确定变形监测装置的安装里程;S2,将S1确定的安装里程处作为监测点并安装所述变形监测装置;S3,基于E‑ADOP自适应截止高度角快速选星算法,对解算卫星进行筛选,得到参与解算卫星的最优组合;S4,基于单差残差的恒星日滤波方法,构建变形监测装置多路径误差模型序列,进而求得所述监测点的大地高;S5,对监测点进行人工水准测量,计算假定高程异常值,实现监测点的沉降监测。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铁路复杂环境下北斗定位精度,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水准测量工作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17305.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数据误差精度评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观测数据,确定初始测量结果;根据观测数据和观测影响参数,确定观测值误差;基于观测值误差,确定观测值阵误差的方差协方差阵;根据观测值阵误差的方差协方差阵,以及观测值误差和初始测量结果误差的关系,确定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根据初始测量结果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得到最终测量结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误差评定过程中采用A类评价或者B类评价方式,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会影响后续施工或者安全监测结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38754.0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精密搭接的轨道精测方法,包括:S1,在常规区域,采用GNSS加惯导模式进行轨道测量;S2,在信号薄弱区,添加GNSS固定点;S3,在车站、岔区和隧道内采用全站仪加惯导模式测量,在测量精度高和完全无GNSS信号的区域采用全站仪设站测量,每隔一段距离设站测量一次;S4,拟合固定点坐标;S5,进行姿态角采样,输出惯导组合导航系统的姿态角并进行沿里程方向的采样;S6,利用步骤S4得到的GNSS固定点坐标、全站仪设站处的固定点坐标和步骤S5得到的姿态角进行航位推算及超高计算;S7,同一项目不同作业模式精密搭接。该方法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轨道平面坐标和高程精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6812.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锦民 , 谭兆 , 张云龙 , 石德斌 , 齐春雨 , 张冠军 , 何义磊 , 陈旭升 , 孙博文 , 刘晨 , 杨承午 , 赵梦杰 , 刘成 , 梁永 , 洪江华 , 杨云洋 , 魏好 , 杨双旗 , 秦守鹏 , 谷洪业 , 薛骐 , 王磊 , 房博乐 , 张宇 , 杜杰 ,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边缘计算北斗变形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前端自组网,构建稳定、低时延、高精度的卫星数据传输网络,克服了常规北斗监测数据安全性不高、数据传输不稳定、运营成本高等劣势;做到了流量的本地化处理,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降低了项目成本;针对铁路带状特征的监测点位长间距分布,自动化判断基线长度和纬度阈值,自主选择双差观测方程和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方程的数学模型;利用北斗动态差分定位及加速度计融合方式,通过加速度递归滤波算法,重构GNSS位移进行自适应抗差滤波处理获得高于常规北斗监测的精度;利用实时监测与事后准实时静态监测的方案,解决了实时报警、查看及结构体长时间蠕变状态分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2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73859.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CORS网型设计优化方法,包括:S100,进行数据收集;S200,确定需求和约束条件;S300,进行初步设计得到初始站点布局;S400,执行模拟退火算法,得到最优站点布局。本方法能确保每个站点都能在电源和通信覆盖范围内,同时避免地形和建筑物带来的潜在影响。通过现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本方法能够根据现实条件微调站点布局,以确保达到预期的定位精度和网络覆盖。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铁路定位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高精度定位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05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638754.0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精密搭接的轨道精测方法,包括:S1,在常规区域,采用GNSS加惯导模式进行轨道测量;S2,在信号薄弱区,添加GNSS固定点;S3,在车站、岔区和隧道内采用全站仪加惯导模式测量,在测量精度高和完全无GNSS信号的区域采用全站仪设站测量,每隔一段距离设站测量一次;S4,拟合固定点坐标;S5,进行姿态角采样,输出惯导组合导航系统的姿态角并进行沿里程方向的采样;S6,利用步骤S4得到的GNSS固定点坐标、全站仪设站处的固定点坐标和步骤S5得到的姿态角进行航位推算及超高计算;S7,同一项目不同作业模式精密搭接。该方法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轨道平面坐标和高程精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5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444397.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起拨道整治方案综合优化计算方法,包括:S1、获取铁路起拨道整治区段的工程信息;S2、设定铁路起拨道整治区段限制条件;S3、构建铁路起拨道整治目标函数;S4、搜索计算最优起拨道整治方案。该方法考虑了整个区段的长、中、短波不平顺、差异变形、调整作业量等多目标要求,建立铁路起拨道整治效果的目标控制函数,在修复措施可调整量限制范围内,综合优化计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轨道平顺性的整治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线路的平顺性、降低了整治作业量,可广泛用于铁路起拨道整治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732154.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域的GNSS‑加速度计集成桥梁变形监测突变故障探测方法,包括:S1,将基站布设在靠近大桥且观测条件良好的空旷处,将监测点布设在桥梁中跨,在监测点获取GNSS/加速度计数据,并确定初始参数;S2,建立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更新观测值,计算状态预测值及观测量残余;S3,基于观测量残余,进行基于状态域的突变故障探测;S4,通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滤波解算。本发明能探测出卡尔曼滤波过程中不准确的动态模型和随机信息,实现系统故障的精确检测,从而保障了GNSS/加速度计融合系统在变形监测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66641.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速铁路纵断面精密测量方法,包括对待测轨道的纵断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取轨道中线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利用建立的铁路沿线带状区域高程异常残差模型,对轨道纵断面的大地高进行校准;其中,铁路沿线带状区域高程异常残差模型,利用已知水准/GNSS联测点,采用顾及地球重力场模型XGM2019e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SRTM3的移去‑拟合‑恢复法;分段建立而成。本申请相较于现有的轨道纵断面测量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铁路工作区域,轨道纵断面正常高的获取更加高效和精准,达到四等水准精度,满足轨道纵断面平顺性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86573.7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捣固车数字化作业系统及作业方法。包括北斗定位装备、定位数据处理终端、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惯导轨检仪、捣固车作业系统;定位数据处理终端获取北斗精密定位坐标并实时显示,再利用拟合线形坐标数据获得捣固车D点当前里程,结合VER成果获得“D点偏差”,计算C点,利用弦测法计算C点最终调整量,进行捣固作业。本发明利用绝对坐标和轨检仪里程系统建立基准,解决了常规大机里程系统和轨检仪的里程系统不一致的问题,以实时厘米级北斗卫星定位克服了常规大机里程系统定位精度差的问题,实现大机精密捣固,相比常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大机捣固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