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6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3501.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5 , G06V10/774 , G06V10/1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地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空地图像对数据集;S2,提取深层特征表达图;S3,获取具有弱边界属性的结构特征注意力图;S4,进行全局和局部的上下文信息增强;S5,训练图像匹配网络;S6,输出匹配结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空地影像中的多尺度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生成对应的多尺度深层特征描述;同时本发明还能从不同空地影像的相同区域诱导一致的注意力响应,为特征描述符匹配提供有效的先验。本发明中的局部上下文的特征描述符能够获得从大到全局小到特征点周围的上下文感知,有效增强了描述符对弱纹理和重复纹理区域匹配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355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1068004.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既有线测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影像铁路钢轨顶面中心线自动匹配方法,具体包括影像直线段提取、基于角度距离的影像直线段粗筛选以及基于物方拟合距离的轨顶边缘直线段精匹配等步骤,采用像物方测度结合的方法得到影像钢轨顶面中线的匹配关系,可以达到较高的匹配精度,可以满足后续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既有线测绘精度要求,实现了与既有线的自动匹配,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23902.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绑定和形态学的点云抽稀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基本三维矢量模型库,由基本三维矢量模型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复杂三维模型的创建;其次通过三维矢量模型拟合点云数据,记录基本三维矢量数据中的拐角点数据和中心点数据,剔除其余数据实现点云抽稀;通过形态学的反复拟合,最终实现全部点云数据的抽稀,本发明能结合点云对象的形态学特征,能够有效提升抽稀效率、减少数据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788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4979.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广帅 , 邓继伟 , 王建强 , 张子琛 , 冯耀 , 马帅 , 聂虎啸 , 高文峰 , 张冠军 , 赵海 , 兰树增 , 王凯 , 张英杰 , 葛玉辉 , 岳亮 , 高帅 , 张文腾
IPC: G06V10/774 , G06V10/2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工程地形图成果的大规模深度学习数据集制作方法,包括获取铁路地形矢量图并解析,根据解析出的地物信息对地物进行分类;获取原始的无人机影像得到仿射关系矩阵,将地形图中各类地物区域的顶点地理坐标,转换为图像坐标;根据无人机影像的尺寸大小,生成相应尺寸的空白掩膜图;得到的地物信息和各地物信息的图像坐标;对所述空白掩膜图进行填充,得到含有地物信息的mask掩膜图;将原始的无人机影像和所述mask掩膜图,进行分解后,进行乱序抽取,形成深度学习数据集。本申请利用地形图进行各类地物标识,生成掩膜图,利用掩膜图填充不同像素值,实现对无人机或卫星影像的自动标识,完成适用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集的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3186.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工程虚拟施工可视化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景三维模型重建。S2,构建桥梁BIM模型。S3,模型导入与优化。S4,按照桥梁施工步骤进行施工动画的整理与编辑。S5,完成完整的施工模拟动画并添加控件。本发明使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实景三维重建原理、BIM技术和UE开发构建桥梁施工的现场数字化实景,帮助判断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发明在保证桥梁施工方案可视化的基础上,兼顾了现场实景及整个施工场景的表现,能够更为细致地展现全部流程。实现了铁路大桥施工过程全三维可视化,还提供包括动画定位相关工序的功能,有效提高了工程数字化的程度,具有较强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07028.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和影像融合的新建铁路交叉测量方法,属于新建铁路工程勘测和施工建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铁路带状无人机航摄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制作彩色点云和实景三维场景;S2设计线位整理及交叉测量位置确定,对交叉测量位置的彩色点云进行分割另存;S3对与设计线位交叉的线状地物拟合的曲线或直线与设计线位进行交叉计算,输出交叉测量成果。本发明采用无人机沿线路带状航摄的方式同时获取激光点云和影像数据,航摄数据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成果的检核和归档管理;本发明采用无人机激光点云与影像融合处理,大幅提升了交叉测量的精度可靠性;本发明采用非接触的测量方式,有效减少了传统新建铁路交叉测量外业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2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3501.4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5 , G06V10/774 , G06V10/1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地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空地图像对数据集;S2,提取深层特征表达图;S3,获取具有弱边界属性的结构特征注意力图;S4,进行全局和局部的上下文信息增强;S5,训练图像匹配网络;S6,输出匹配结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空地影像中的多尺度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生成对应的多尺度深层特征描述;同时本发明还能从不同空地影像的相同区域诱导一致的注意力响应,为特征描述符匹配提供有效的先验。本发明中的局部上下文的特征描述符能够获得从大到全局小到特征点周围的上下文感知,有效增强了描述符对弱纹理和重复纹理区域匹配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3902.7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绑定和形态学的点云抽稀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基本三维矢量模型库,由基本三维矢量模型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复杂三维模型的创建;其次通过三维矢量模型拟合点云数据,记录基本三维矢量数据中的拐角点数据和中心点数据,剔除其余数据实现点云抽稀;通过形态学的反复拟合,最终实现全部点云数据的抽稀,本发明能结合点云对象的形态学特征,能够有效提升抽稀效率、减少数据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4890.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广帅 , 邓继伟 , 马帅 , 张子琛 , 冯耀 , 聂虎啸 , 高文峰 , 张冠军 , 赵海 , 兰树增 , 张英杰 , 王凯 , 岳亮 , 高帅 , 王建强 , 葛玉辉 , 张文腾 , 高慧敏
IPC: G06V20/17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2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多视角影像钢轨线自动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的无人机影像,进行分割;将原始的无人机影像分割为小尺度图像;利用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语义分割,得到影像钢轨顶面像素点;将小尺度图像进行邻近轨道融合,对融合后的轨道进行同一性判断,对判定为同一轨道线的像素点进行直线拟合得到拟合轨道线;将得到的每个拟合轨道线进行串联,得到原始无人机影像中的最终轨道线。实现了多视角无人机影像钢轨线的自动分割提取,其精度可以达到像素级,可满足后续基于无人机影像开展既有线测绘的精度要求;通过距离阈值约束保证了轨道线同一性判定的准确度,解决了影像分割后钢轨线的语义化及实例化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86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91984.9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GIS+BIM的铁路勘察设计交付成果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铁路工程的3DGIS场景工程,制作发布铁路工程的3DGIS+BIM数据服务,采用ORACLE11G建立铁路勘察设计交付成果数据库,搭建基于3DGIS+BIMS的铁路工程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托3DGIS技术和BIM技术,有效整合了基础地理矢量数据、铁路工程矢量数据、铁路BIM模型数据以及勘察设计交付成果资料数据,实现了铁路勘察设计交付成果资料的可视化展示和管理,实现了铁路勘察设计交付成果资料和多尺度地理信息资源有效集成,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服务标准,为不同部门用户使用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数据服务接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