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649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410112.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珹 , 张学武 , 李飞 , 田升平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孙永革 , 刘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组物理服务器即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连接;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本发明通过不同交换机接入数据,保证服务器部署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总体框架合理、稳定、可靠,满足接触网在线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10112.X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珹 , 张学武 , 李飞 , 田升平 , 聂晶鑫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孙永革 , 刘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部署架构实现方法,第一组物理服务器即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器集群、第二组物理服务器即挖掘流执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组物理服务器即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均通过同轴线缆与主交换机和至少一个备用交换机连接;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第二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主交换机接入时,第一组物理服务器把第三组物理服务器的数据经过任一备用交换机接入。本发明通过不同交换机接入数据,保证服务器部署架构的稳定可靠运行,总体框架合理、稳定、可靠,满足接触网在线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56671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85913.3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志军 , 刘改红 , 韩佳栋 , 赵玮 , 廖海黎 , 吴积钦 , 马存明 , 孙永革 , 王玉环 , 郭凤平 , 张学武 , 刘勇 , 王洪林 , 宋杰 , 郑刚 , 李晋 , 宫衍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及接触网结构安全。本发明综合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接触网风致响应有限元分析、弓网仿真、风洞试验及现场工程试验,提出了结构强度、刚度、可靠性、抗风稳定性及弓网动态受流性能综合良好的接触网,即采用结构高度为1100mm、跨距不大于50m、承力索张力与接触线张力匹配合适、整体钢腕臂结构、转换柱和道岔柱为双腕臂柱、接触线与承力索分支柱下锚的简单链形悬挂系统。本发明提出了适应强风条件的接触网,保证了长期大风作用下接触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50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5928.X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改红 , 马存明 , 赵玮 , 田志军 , 韩佳栋 , 栗怀广 , 廖海黎 , 张学武 , 张东明 , 王洪林 , 王玉环 , 郭凤平 , 孙永革 , 田升平 , 郑刚 , 宋杰 , 刘勇 , 李晋 , 宫衍圣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风致响应风洞的试验方法。风洞试验是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风致响应的有效手段,目前缺乏该试验技术的可靠资料。本发明根据相似比原则设计模型;然后进行风洞边界层模拟;利用接触网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接触网的弹性、频率及对应振型;制作和安装接触网风洞气弹模型,并对模型的弹性、频率和对应振型进行检验;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进行接触网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叠加获得总风致响应。本发明在满足工程精度的条件下减少跨数、简化边界条件及模型材料,可控性强,实用性强,针对线路环境风的风期、风速,开展风洞气弹模型试验,可设计适用该线路的抗风型接触网系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184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195330.7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风致振动及风偏的动态计算方法。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运行的安全受到大风的影响程度愈加突出,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及列车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高速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本发明通过接触线静力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接触线的气动力参数;建立接触网风致振动及风偏有限元模型;计算接触网线索平均位移,采用谱解法模拟紊流风速时程和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接触网线索动态位移;叠加竖向平均位移与动态位移、水平平均位移与动态位移分别获得接触网线索的风致振动总位移、总风偏。本发明不仅为接触网风致振动及风偏的动态计算提供了方法,而且适用于电力输电线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2756671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85913.3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志军 , 刘改红 , 韩佳栋 , 赵玮 , 廖海黎 , 吴积钦 , 马存明 , 孙永革 , 王玉环 , 郭凤平 , 张学武 , 刘勇 , 王洪林 , 宋杰 , 郑刚 , 李晋 , 宫衍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风环境下的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及其参数确定方法。风区、风口的大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及风偏,影响弓网运行动态质量,威胁弓网接触安全及接触网结构安全。本发明综合采用CFD数值模拟计算、接触网风致响应有限元分析、弓网仿真、风洞试验及现场工程试验,提出了结构强度、刚度、可靠性、抗风稳定性及弓网动态受流性能综合良好的接触网,即采用结构高度为1100mm、跨距不大于50m、承力索张力与接触线张力匹配合适、整体钢腕臂结构、转换柱和道岔柱为双腕臂柱、接触线与承力索分支柱下锚的简单链形悬挂系统。本发明提出了适应强风条件的接触网,保证了长期大风作用下接触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03942.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支柱调整装置。目前接触网支柱主要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或直接埋置在路基内,上部支柱的法兰与下部基础上的地脚螺栓连接,无调整支柱倾斜率的功能,当有路基变形时,支柱倾斜率无法调整;安装及意外情况下支柱可能发生倾倒。本发明包括底座和球形结构,球形结构设置于底座内部;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的下端和下底座的上端相对设置且位于竖直方向上;球形结构包括上柱体、球体和下柱体,上柱体、球体和下柱体一体成型。本发明能够任意方向大幅度调整支柱的倾斜率,解决路基变形导致的接触网支柱倾斜问题,从而改善接触网参数,提高接触网系统可靠性,降低接触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节省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6793.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多年冻土区杆塔基础结构、杆塔结构及施工方法,杆塔基础结构用于连接和固定杆塔,杆塔基础结构包括筒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工质和连接结构。筒体内部沿轴向具有贯通的空腔;第一端盖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并与筒体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端盖设置于筒体的第二端并与筒体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端盖、筒体和第一端盖共同围合形成密闭腔室;工质封闭于密闭腔室中,工质以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于密闭腔室中,工质吸收热量后能够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气态的工质在冷凝段释放热量并液化;连接结构设置于筒体的第一端,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杆塔。杆塔基础结构能防止活动层冻土季节性反复冻结-融化使筒体拔出或倾斜而影响杆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864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14600.1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腕臂旋转轴装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腕臂旋转装置多为腕臂底座,是铸钢件,每套支持装置设置上、下两处腕臂底座,加工精度低、安装同轴度低,当应用于频繁转动的接触网时容易卡滞、磨损,从而影响接触网的正常使用。本发明包括与整体腕臂固结的立轴、以及支柱侧壁整体底座上设置的上轴座和下轴座;上轴座包括紧定螺钉、深沟球轴承、自润滑轴承、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插接入立轴顶端,紧定螺钉将深沟球轴承和自润滑轴承连接到内螺纹套筒上;下轴座包括自润滑轴承,安装于立轴底端的下轴头外。本发明可满足频繁往复旋转的要求,同轴度高,旋转时避免了卡滞,耐磨、免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74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134704.3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装煤漏斗仓下刚性可移动接触网。已有的可移动接触网大多采用齿轮齿条或链轮传动,易积尘卡滞,存在电力机车受电弓运行安全问题,且需独立操作步骤,存在人为操作失误的隐患。本发明包含有位于漏斗仓两侧的两组门型架和之间的刚性移动接触网本体,两组门型架的横梁上均安装有一台走行小车,两台走行小车底部连接刚性移动接触网本体,两台走行小车通过滑轮和牵引绳与漏斗仓下的装煤溜槽连接;刚性移动接触网本体两端结构与固定接触网平滑过渡。本发明可使电力机车不降受电弓及带电通过装煤漏斗仓,满足电力机车直通运输需要,刚性移动接触网本体在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可完全遮盖接触导线,减少电力机车受点弓运行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