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7427.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储能系统应急牵引控制策略优化方法及装置,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响应于调度中心下达的应急牵引指令,根据地面储能系统的当前剩余能量以及列车的运行信息,确定当前剩余能量可牵引的最长距离;在列车的当前位置与最近站台的距离大于最长距离的情况下,以牵引过程中的总行驶距离最长为目标,设置节能策略;在列车的当前位置与最近站台的距离小于最长距离的情况下,以牵引过程中的总行驶时长最短为目标,设置节时策略以完成从当前位置至最近站台的牵引。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列车状态、线路条件以及储能系统的剩余能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应急牵引策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7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887620.7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车站布置结构,包括岛式车站,岛式车站的至少其中一端由两条轨道围设形成有夹心区,于至少其中一个夹心区内布置有箱式牵引变电所,箱式牵引变电所的箱体至少部分埋地布置。本发明提供的有轨电车车站布置结构,通过将箱式牵引变电所布置在岛式车站端部的夹心区内,充分地利用有轨电车岛式车站两端的夹心区土地资源,避免将箱式牵引变电所布置在车站中而挤占车站内空间,因此能够优化车站布置形式。狭长型的箱式牵引变电所能够与狭长地形的夹心区紧密配合,不影响轨道的结构安全以及行车安全;将箱式牵引变电所下沉布置,能够避免对司机和乘客的视野造成影响,并且兼顾景观效果,因此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3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927864.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钢轨回流装置及检测系统,包括T型母排、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一分流器、第二分流器和钢轨绝缘节,钢轨绝缘节包括置于钢轨轨缝处的绝缘片和钢轨鱼尾板,T型母排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为静触头,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第一动触头的动端和第二动触头的动端连接,第一动触头通过第一分流器和电缆连接钢轨绝缘节的一端,第二动触头通过第二分流器和电缆连接钢轨绝缘节的另一端,通过移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实现T型母排与钢轨绝缘节的连接或断开,其通过各模块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正线钢轨全线电气贯通的状态下,方便快捷的对钢轨进行电气分段,最大限度防止杂散电流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40938.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管线杂散电流腐蚀影响评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针对特定评价对象,综合考虑可能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建立特定环境下的金属管线杂散电流影响仿真计算模型并得到杂散电流分布计算值;同时基于评价对象土壤环境,建立金属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试验模型并得到金属极化电位偏移测试值;再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特定环境下杂散电流与极化电位偏移耦合关系,确定金属管线腐蚀综合评估指标,以实现杂散电流腐蚀影响安全性的准确评价。本发明从多个方面综合实现金属管线杂散电流腐蚀安全性的准确评估,对于杂散电流防护手段的有效性和监测方法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1420239.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钢轨过渡电阻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钢轨绝缘节、电源、采集模块和服务器;钢轨绝缘节设置于钢轨回流处,两个绝缘节之间的钢轨为被测区段,被测区段的两端分别通过带有第一电动隔离开关的第一回流线和带有第二电动隔离开关的第二回流线连接至第一、第二牵引变电所的负极;电源分别与被测区段及排流网连接,采集模块分别与被测区段及排流网连接;正常运营期间,所有隔离开关处于常闭合状态以保障机车正常牵引。离线测试工况下,第一第二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本发明由于在被测区段处于电气隔离的状态下,无需换算出流出被测区段的电流值,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轨电阻值不均匀、测试信号较多及误差较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5032.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V20/62 , G06V20/7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仪表的原始图像;构建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将原始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得到分割的指针像素区域与刻度像素区域;分别计算指针的角度与每条刻度的角度,根据指针的角度与每条刻度的角度判断指针落在哪两条相邻刻度之间,获取指针读数。本发明提供的指针与刻度的角度计算方法采用指向性的方法,使得角度计算具有唯一性,准确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86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011337786.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二次设备授时方法,包括:S1、在整条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每个站点内各均设置两台时钟同步装置,每个站点内的两台时钟分为两个组别;S2、将相邻两个站点的相同组别的时钟同步装置通过通讯线路进行连接;S3、整合串联线路中各时钟的数据集,利用SBMC算法选择出线路中最优的时钟作为系统主时钟;S4、在选取线路中的主时钟后,利用PDM技术计算出相邻的两个时钟之间的端口延迟。本发明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二次设备授时方法不仅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精度统一授时,并且提高了授时系统可靠性,同时降低了站点间通信成本,为城市轨道交通授时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25546.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电缆线槽包括线槽结构,线槽结构包括线槽以及固定结构,线槽包括槽体以及槽盖,槽盖盖合设于槽体的槽口,以共同限定出走线腔,走线腔用以供电缆安装,在槽体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固定结构形成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插接固定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于第二安装部,以将槽盖与槽体固定,通过相互配合固定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从而将槽盖与槽体固定,同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安装部采用插接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安装部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既能够保证将槽盖固定于槽体,又能够快速装卸,有利于检修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0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85421.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式列车在充电桩故障下的运行状态恢复方法,包括:判断故障充电桩站点是否能充电,若能则优化在该站点的充电方案,若不能则优化运行至下一可充电站点的运行方案,之后优化下一可充电站点的充电方案并输出,可以实现在充电桩发生故障时有轨电车在下一可充电站点恢复至计划运行状态的目标。本发明在充电桩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针对其不同的充电能力,以能运行至下一可充电站点和降低对运营系统的影响为目标,综合优化充电方案和运行方案,可快速恢复储能式列车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了该运载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68614.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能耗优化方法从线路级、车站级、牵引级等维度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细分的具体指标采用打分制给出直观的能耗水平,并给出具体的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在此指标体系下,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项分类统计后通过平均值法确定不同能耗/能效指标的基准值,通过线路具体能耗值与数据库基准值的对比,可以横向反映线路在同区域范围内能耗水平、纵向反映线路在不同运营年度能耗水平,从而优化线路的用能规划;通过线路设备实际能效参数与数据库基准值对比可以反映线路设备选型的能效水平,用于指导后续线路建设项目的设备选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