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51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514840.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44 , H01M8/04029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长期停止的情况下,减少向燃料电池组供给的制冷剂的导电率。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在燃料电池系统自停止起直至启动为止的期间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取得制冷剂循环流路中的位于从散热器至一端部的连接部分的近前为止的制冷剂的第一导电率、以及旁通流路中的位于离子交换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的第二导电率,并使用取得的第一导电率、第二导电率、以及预先决定的供给制冷剂的目标导电率来控制分流阀的动作从而调节流量比率,使得供给制冷剂的导电率成为目标导电率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65541.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46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多个燃料电池模块,它们具备燃料电池主体和本地控制器;制冷剂冷却装置;以及制冷剂管。制冷剂管将制冷剂冷却装置与多个燃料电池主体连接起来,将制冷剂从制冷剂冷却装置分配至多个燃料电池主体。各个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对通过其自身的燃料电池主体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调整器。各个本地控制器决定针对其自身的燃料电池模块的调整器的指令值(自指令值),并且参照其他本地控制器所决定的指令值(其它指令值)来修正自指令值,并基于修正过的自指令值(修正指令值)来控制调整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477016.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46 , H01M8/04992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制冷剂冷却装置、多个燃料电池模块以及上位控制器。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对通过燃料电池主体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调整器。各个本地控制器决定对于调整器的临时指令值并发送至上位控制器。上位控制器基于多个临时指令值来决定参照指令值。各个本地控制器基于参照指令值来决定允许指令范围,在临时指令值为允许指令范围内的情况下,将临时指令值决定为最终指令值,在临时指令值为允许指令范围外的情况下,将允许指令范围内的值中的最接近临时指令值的值决定为最终指令值,基于所决定的最终指令值来控制调整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065541.7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46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多个燃料电池模块,它们具备燃料电池主体和本地控制器;制冷剂冷却装置;以及制冷剂管。制冷剂管将制冷剂冷却装置与多个燃料电池主体连接起来,将制冷剂从制冷剂冷却装置分配至多个燃料电池主体。各个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对通过其自身的燃料电池主体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调整器。各个本地控制器决定针对其自身的燃料电池模块的调整器的指令值(自指令值),并且参照其他本地控制器所决定的指令值(其它指令值)来修正自指令值,并基于修正过的自指令值(修正指令值)来控制调整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9181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80054381.0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05 , H01M4/8814 , H01M4/96 , H01M8/0234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提供电极向电解质膜的转印性优异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一种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是电解质膜和电极接合了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叠层体形成工序,该工序将含有导电性材料和电解质树脂且形成在可挠性基板上的电极与电解质膜热压接,形成所述电解质膜和所述电极以及所述可挠性基板以该顺序层叠了的层叠体;和弯曲工序,该工序以所述可挠性基板侧成为凹的方式使所述叠层体弯曲,使所述可挠性基板从所述电极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600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397569.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29 , H01M8/04225 , B01J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通过层叠多个电池而成;散热器,对通过了燃料电池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离子交换器,设置于从用于供冷却液在燃料电池与散热器之间循环的循环流路分支出的旁通流路;多通阀,设置于从循环流路分支出旁通流路的分支点;以及泵,使冷却液循环,该燃料电池系统能够通过多通阀来控制流入旁通流路的冷却液的比率。在该燃料电池系统启动时,当停止时间比阈值时间长的情况下,在使冷却液在散热器循环后,使冷却液以80%以上的比率在旁通流路循环,直至冷却液的导电率小于阈值导电率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587271.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44 , H01M8/04228 , H01M8/04537 , H01M8/0495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15)具备:燃料电池(600);第1制冷剂回路(505),供冷却燃料电池(600)的制冷剂流动;离子交换器(540),除去制冷剂中的离子;第2制冷剂回路(705),与第1制冷剂回路相比制冷剂中的平均离子浓度较低;切换阀(740),在流通状态与流通抑制状态之间切换;泵(725),使第2制冷剂回路(705)内的制冷剂向第1制冷剂回路(505)流入;以及控制部(900),在燃料电池系统(15)的停止期间超过了基准期间时,在启动的指示输入之后,在切换阀(740)被切换至流通状态的状态下驱动泵(725)。
-
公开(公告)号:CN11063515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514840.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44 , H01M8/04029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长期停止的情况下,减少向燃料电池组供给的制冷剂的导电率。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部在燃料电池系统自停止起直至起动为止的期间超过预先决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取得制冷剂循环流路中的位于从散热器至一端部的连接部分的近前为止的制冷剂的第一导电率、以及旁通流路中的位于离子交换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的第二导电率,并使用取得的第一导电率、第二导电率、以及预先决定的供给制冷剂的目标导电率来控制分流阀的动作从而调节流量比率,使得供给制冷剂的导电率成为目标导电率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9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60496.X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 H01M8/04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H01M8/04544 , H01M8/04559 , H01M8/04634 , H01M8/0489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在因燃料电池单元的湿润程度的下降而使燃料电池的发电量减少时在短时间内使燃料电池单元的发电量增大,从而使燃料电池单元的阴极包括导电性材料、催化剂和用于覆盖上述导电性材料及催化剂的离子聚合物。当在时间tc1处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值VFC变为低于阈值电压值VFCTH且燃料电池的电阻值RFC变为高于阈值电阻值RFCTH时,实施使被输送到燃料电池的氧化剂气体量QOFC增大的氧化剂气体增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477016.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46 , H01M8/04992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制冷剂冷却装置、多个燃料电池模块以及上位控制器。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对通过燃料电池主体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调整器。各个本地控制器决定对于调整器的临时指令值并发送至上位控制器。上位控制器基于多个临时指令值来决定参照指令值。各个本地控制器基于参照指令值来决定允许指令范围,在临时指令值为允许指令范围内的情况下,将临时指令值决定为最终指令值,在临时指令值为允许指令范围外的情况下,将允许指令范围内的值中的最接近临时指令值的值决定为最终指令值,基于所决定的最终指令值来控制调整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