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8732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80162220.1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4029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包括:具有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的两面的电极层的膜电极接合体,以及通过对金属板加工而形成的、夹着膜电极接合体配置的第1及第2分隔件。分隔件在与膜电极接合体相对的位置的外侧位置具有构成与膜电极接合体的面方向大致垂直的反应气体流路的开口。第1分隔件具有折返部分,该折返部分是形成开口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金属板以开口的膜电极接合体侧的边为弯折线向膜电极接合体侧折返而形成的。折返部分具有将反应气体流路与在折返部分和第1分隔件之间形成且与膜电极接合体的端面连通的内部流路空间连通的连通孔。第2分隔件不具有折返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9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532297.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9C65/78 , B29C65/18 , H01M8/1004
Abstract: 一种能够抑制膜电极接合体和树脂框架的粘合部的浮起的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接合用模具。具备:与隔板对接的第1模具、和与隔板对接的第2模具。第1模具具备:支承隔板的中央区域的中央支承部、和支承隔板的熔敷区域的外周支承部,第2模具具备:对隔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压的内模;和以包围内模的方式形成并对熔敷于树脂框架的隔板的熔敷区域进行热压的外模。内模具备延伸部,延伸部以从中央区域至比沿着形成于树脂框架的开口缘将膜电极接合体粘合的粘合部靠电极组件的外周侧的区域经由隔板而对树脂框架进行加压的方式延伸至外周侧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9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532297.9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9C65/78 , B29C65/18 , H01M8/1004
Abstract: 一种能够抑制膜电极接合体和树脂框架的粘合部的浮起的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接合用模具。具备:与隔板对接的第1模具、和与隔板对接的第2模具。第1模具具备:支承隔板的中央区域的中央支承部、和支承隔板的熔敷区域的外周支承部,第2模具具备:对隔板的中央区域进行加压的内模;和以包围内模的方式形成并对熔敷于树脂框架的隔板的熔敷区域进行热压的外模。内模具备延伸部,延伸部以从中央区域至比沿着形成于树脂框架的开口缘将膜电极接合体粘合的粘合部靠电极组件的外周侧的区域经由隔板而对树脂框架进行加压的方式延伸至外周侧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6873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80162220.1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4029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包括:具有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的两面的电极层的膜电极接合体,以及通过对金属板加工而形成的、夹着膜电极接合体配置的第1及第2分隔件。分隔件在与膜电极接合体相对的位置的外侧位置具有构成与膜电极接合体的面方向大致垂直的反应气体流路的开口。第1分隔件具有折返部分,该折返部分是形成开口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金属板以开口的膜电极接合体侧的边为弯折线向膜电极接合体侧折返而形成的。折返部分具有将反应气体流路与在折返部分和第1分隔件之间形成且与膜电极接合体的端面连通的内部流路空间连通的连通孔。第2分隔件不具有折返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