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11233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80002434.4
申请日:2005-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H01M8/04022 , H01M8/0612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1)具有改质器(2)和燃料电池(3)。改质器(2)具有生成含氢改质气体(Ga)的改质反应流道(21)和加热用的加热流道(22)。燃料电池(3)具有:被供给含氢改质气体(Ga)的阳极流道(32);被供给含氧气体(Gc)的阴极流道(33);以及被配置在二者之间的电解质体(31)。电解质体(31)是层叠氢分离金属层(311)和质子导体层(312)而成的。燃料电池系统(1)具有将从阴极流道(33)排出的阴极废气(Oc)送往改质反应流道(21)的阴极废气管(46)。
-
公开(公告)号:CN10142188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680047989.5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泽康浩
IPC: H01M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94 , H01M8/0247 , H01M8/0271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氢可渗透膜、电解质层、阴极和氢不可渗透层。电解质层形成在氢可渗透膜上并且具有质子导电性。阴极布置在电解质层上。氢不可渗透层覆盖氢可渗透膜的侧壁。一种制造燃料电池的方法,包括在氢可渗透膜上形成具有质子导电性的电解质层、在形成电解质层之后利用电镀处理在氢可渗透膜的侧壁上形成氢不可渗透层、和在电解质层上形成阴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28347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80037386.7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泽康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8/0297 , H01M8/04201 , H01M8/1226 , H01M8/1246 , H01M8/242 , H01M8/2425 , H01M2300/0071 , Y02E60/52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燃料电池(100)的方法,包括:利用半刻蚀处理在增强框架(2)的一侧上形成至少一凹部(23)的第一步骤;利用覆层方法将透氢膜(3)接合到所述增强框架(2)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步骤;以及用于对所述增强框架(2)的另一侧的对应于所述凹部(23)的区域到所述凹部(23)进行半刻蚀的第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9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80057168.6
申请日:2010-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H01M8/0247 , H01M8/0625 ,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8/2485 , H01M8/249 , H01M2008/1293 , Y02E60/50 , Y02E60/525
Abstract: 燃料电池模块(200)在外壳中包括:燃料电池组(20),所述燃料电池组通过堆叠多个单体电池(10)而形成;以及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被布置在燃料电池组的在堆叠方向上延伸的侧表面处,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在从单体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沿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供给氧化剂气体,以将氧化剂气体供给到每个单体电池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包括热交换抑制部,与所述燃料电池组中的其它部分中的其热交换相比,所述热交换抑制部抑制单体电池和燃料电池组的在堆叠方向上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中的氧化剂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926710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80006209.8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4/92 , H01M4/94 , H01M8/04007 , H01M8/0612 , H01M8/0662 , H01M8/121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燃料电池210中的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的技术。燃料电池系统200包括:燃料电池210,其具有带有氢可渗透金属层的阳极,并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器230,用于控制燃料电池系统200的工作状态;温度参数获取部分,用于获取氢可渗透金属层的温度参数;以及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防止部分,其降低用于将燃料气体供应给阳极的阳极通道212中的氢的分压。如果由所述温度参数表示的氢可渗透金属层的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范围,燃料电池控制器230使得所述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防止部分工作,以便防止氢可渗透金属层的退化。
-
公开(公告)号:CN1875513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80032716.4
申请日:2004-10-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92 , B60L11/1881 , H01M8/04231 , Y02T90/34
Abstract: 燃料电池(60)配置了具有质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并且配置了可与电解质接合的氢渗透性金属层。燃料电池(60)发电时,可将重整器(64)生成的重整气体作为燃料气体提供给燃料电池(60)的阳极。此外,当燃料电池(60)停止发电时,可将鼓风机(67)提供的空气提供给燃料电池(60)的阳极,用空气置换燃料电池(60)内的燃料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19907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680021623.0
申请日:2006-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71 , H01M8/0282 , H01M8/0289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100),其包括:接合部分(A),在所述接合部分(A)中,第一导电隔板(1)、电解质增强基板(3)和第二导电隔板(8)由铜焊材料(11和12)依次接合。所述电解质增强基板(3)被形成为大于所述接合部分中的所述第一导电隔板(1)的接合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电隔板(8)的接合区域。所述电解质增强基板(3)至少在所述电解质增强基板(3)与所述铜焊材料(11和12)接触的区域处具有绝缘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28347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37386.7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泽康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47 , H01M8/0267 , H01M8/0297 , H01M8/04201 , H01M8/1226 , H01M8/1246 , H01M8/242 , H01M8/2425 , H01M2300/0071 , Y02E60/52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燃料电池(100)的方法,包括:利用半刻蚀处理在增强框架(2)的一侧上形成至少一凹部(23)的第一步骤;利用覆层方法将透氢膜(3)接合到所述增强框架(2)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步骤;以及用于对所述增强框架(2)的另一侧的对应于所述凹部(23)的区域到所述凹部(23)进行半刻蚀的第三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1421882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80047989.5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泽康浩
IPC: H01M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94 , H01M8/0247 , H01M8/0271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氢可渗透膜、电解质层、阴极和氢不可渗透层。电解质层形成在氢可渗透膜上并且具有质子导电性。阴极布置在电解质层上。氢不可渗透层覆盖氢可渗透膜的侧壁。一种制造燃料电池的方法,包括在氢可渗透膜上形成具有质子导电性的电解质层、在形成电解质层之后利用电镀处理在氢可渗透膜的侧壁上形成氢不可渗透层、和在电解质层上形成阴极。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212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80006209.8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4/92 , H01M4/94 , H01M8/04007 , H01M8/0612 , H01M8/0662 , H01M8/121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燃料电池210中的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的技术。燃料电池系统200包括:燃料电池210,其具有带有氢可渗透金属层的阳极,并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器230,用于控制燃料电池系统200的工作状态;温度参数获取部分,用于获取氢可渗透金属层的温度参数;以及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防止部分,其降低用于将燃料气体供应给阳极的阳极通道212中的氢的分压。如果由所述温度参数表示的氢可渗透金属层的温度偏离预定的温度范围,燃料电池控制器230使得所述氢可渗透金属层退化防止部分工作,以便防止氢可渗透金属层的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