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74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295129.4
申请日:2018-11-01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871 , B60H1/00285 , B60H1/00742 , B60H1/242 , B60H1/246 , B60H200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被设置于前部的仪表板的向车厢侧突出的面在从车辆后方侧观察时被形成为T字状。在该仪表板的内侧设置有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单元。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被设置在仪表板上的脚部出风口朝向前座乘员的脚下侧吹出空调风,被设置在仪表板上的车内空气吸入口作为空调风的生成用途而将车厢内的空气导入。在此,脚部出风口被形成于仪表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侧的侧壁部的下部处。
-
公开(公告)号:CN109774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811295129.4
申请日:2018-11-01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被设置于前部的仪表板的向车厢侧突出的面在从车辆后方侧观察时被形成为T字状。在该仪表板的内侧设置有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单元。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被设置在仪表板上的脚部出风口朝向前座乘员的脚下侧吹出空调风,被设置在仪表板上的车内空气吸入口作为空调风的生成用途而将车厢内的空气导入。在此,脚部出风口被形成于仪表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侧的侧壁部的下部处。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49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6389.X
申请日:2009-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5/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鼓风机,包括电机、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仅在电机主体的一个轴向侧上从电机主体延伸。第一风扇被定位到电机主体的一个轴向侧,并且限定与所述转动轴对齐的第一轴线。第二风扇被定位到电机主体的一个轴向侧,并且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风扇更远离电机主体。第二风扇限定与转动轴对齐的第二转动轴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由通过所述电机产生的驱动力驱动。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二壳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80031321.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04D29/66 , F24F13/065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的基体部(10)。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收容于流通路并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流体的朝向的格栅部(20)。格栅部具有流路形成体(21),该流路形成体形成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主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主流路(210)和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剩余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副流路(211)。流路形成体形成为副流路将主流路包围,以使得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另外,流路形成体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80024737.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吹出气流的吹出部(10)。吹出部包括:主孔(14),该主孔吹出成为工作气流的气流;辅助孔(22),该辅助孔形成于主孔的周围并吹出掩护气流;以及涡抑制构造(180),该涡抑制构造抑制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于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BL)内的横涡的发展。涡抑制构造是使在主孔的出口下游形成的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的厚度(δ)的中央部分(BLc)与掩护气流的主流在主孔的出口下游接近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80016174.4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上面部(11b)和侧面部(11c)中的一方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6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289.8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46 , B60H1/00464 , B60H1/00471 , B60H1/00564 , B60H2001/00099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85 , F04D25/08 , F04D25/166
Abstract: 一种送风机,具备:风扇(192、194),该风扇绕轴心(CL)旋转,吸入空调壳体内的温度不同的多种送风空气且吹出该多种送风空气;以及外壳(193、195),该外壳引导从风扇吹出的多种送风空气。外壳具有与风扇相比位于以轴心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的周壁(193c、195c)。周壁具有以围绕轴心的形状弯曲且延伸的第一、第二涡旋内壁面(S1、S2、S3)。第一涡旋内壁面将从风扇吹出的第一种送风空气(BW1)向第一出口空间(X1)引导。第二涡旋内壁面将从风扇吹出且温度与第一种送风空气的温度不同的第二种送风空气(BW2、BW3)向与第一出口空间不同的第二出口空间(X2、X3)引导。以轴心为始点的任一射线都不穿过第一、第二涡旋内壁面这两方。
-
公开(公告)号:CN112135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80031665.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1)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管道部(10),该管道部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且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格栅部(20),该格栅部收容于流通路,并对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进行调整。格栅部具有能够转动地配置于流通路的至少一片调整翅片(22、24、26),并且设有副流路(230、245、247、250),该副流路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副流路以使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朝向一致的方式附设于至少一片调整翅片。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2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16271.3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底面部(11a)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6271.3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底面部(11a)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