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6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8072.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C12Q1/689 ,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R1/19 , C12R1/22 , C12R1/385 , C12R1/37 , C12R1/01 , C12R1/42 , C12R1/46 , C12R1/445 , C12R1/7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血流感染多靶标检测的引物组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提供了多个靶标,可高灵敏度地检测临床常见和高发微生物造成的侵袭性感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试剂盒,包含引物组和PCR缓冲液,两者组合能进一步提高检出限,并减少了后续测序检测微生物时样本DNA的损失,提高了样本DNA的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16787.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保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保存液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保存液,以质量份计,由以下有效成分构成:聚乙烯醇42‑75份、低密度脂蛋白2‑3份、四氢嘧啶6‑40份、硫乙醇酸钠0.5‑1.2份和甘油100份。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保存液为微生物保存提供载体,能有效保护微生物活性,提高菌体存活率和菌体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16787.0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保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保存液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保存液,以质量份计,由以下有效成分构成:聚乙烯醇42‑75份、低密度脂蛋白2‑3份、四氢嘧啶6‑40份、硫乙醇酸钠0.5‑1.2份和甘油100份。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保存液为微生物保存提供载体,能有效保护微生物活性,提高菌体存活率和菌体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1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06891.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2Q1/6825 , C12N15/11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mad4基因检测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高的Smad4基因检测生物传感器,包含Smad4基因检测DNA探针;所述Smad4基因检测DNA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5’‑SH‑(CH2)6‑CATACCAGTCTAGACTTAT‑3’。本发明将电化学、磁性材料以及纳米分子相结合,检测Smad蛋白通路中Smad4序列,其检测特异性、灵敏度、生物相容性和检测限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1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306891.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2Q1/6825 , C12N15/11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mad4基因检测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高的Smad4基因检测生物传感器,包含Smad4基因检测DNA探针;所述Smad4基因检测DNA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5’‑SH‑(CH2)6‑CATACCAGTCTAGACTTAT‑3’。本发明将电化学、磁性材料以及纳米分子相结合,检测Smad蛋白通路中Smad4序列,其检测特异性、灵敏度、生物相容性和检测限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22446.2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京东方知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325 , C12R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引物探针组合至少包括1对引物和1条探针用于鉴定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6对引物和6条探针分别用于鉴定脓肿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溃疡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瘰疬分枝杆菌,2对引物和2条探针用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对引物和1条探针用于鉴定内标。本发明可实现1个样本同步检测多个指标(最多9个指标),同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且检测灵敏度高,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最低检出限为50CFU/mL,非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检出限为500CFU/mL。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0852.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种识别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初始特征数据;对初始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标准化特征向量;将标准化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利用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获得物种信息识别结果;识别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泛化识别模型和至少一个高危识别模型,高危识别模型基于第一训练集训练得到,泛化识别模型基于第二训练集得到,第一训练集中的训练数据为第二训练集中经泛化识别模型识别后输出结果为指定类别的训练数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病原微生物信息的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26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832657.9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北京金匙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 , C12N15/11 , C12Q1/6869 , C12R1/01 , C12R1/185 , C12R1/22 , C12R1/32 , C12R1/38 , C12R1/44 , C12R1/46 , C12R1/44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通量高精度检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引物组合”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所述一种高通量高精度检出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物池1、引物池2、引物池3;所述引物池1由引物对1、引物对2、引物对3、引物对4、引物组5组成;所述引物池2由引物对6、引物对7、引物对8、引物对9组成;所述引物池3由引物对10、引物组11、引物对12、引物对13、引物对14、引物对15、引物对16组成。基于本发明的引物组合构建的引物池可同时检测高达20种以上的微生物,且对无论人源样本还是微生物样本或质粒样本都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65146.3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预测克雷伯氏菌属对阿米卡星敏感性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生物信息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计算单元;计算单元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Exp(‑k)幂值计算方法;所述Exp(‑k)幂值计算方法按下述计算步骤计算:S1:按下述公式I计算k值:公式I:;S2:求取以自然常数e为底数、以‑k为指数的Exp(‑k)幂值;C1‑C5分别为arr‑2、acrB、armA、oqxB、rmtB基因在待预测的克雷伯氏菌属菌株中的拷贝数。采用本发明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进行克雷伯氏菌属对阿米卡星敏感性的预测的准确率约98.8%。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6706.4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建病原微生物数据鉴定平台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病原微生物数据进行去重复、去缺失、删除无关信息、数值替换和数据类型转化处理;利用处理后的病原微生物数据构建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包括所述处理后的病原微生物数据和与所述处理后的病原微生物数据对应的数据鉴定标签;基于所述数据集,使用PreAI算法构建模型;根据所述模型构建平台。本申请通过对病原微生物数据中的重复、缺失、无关信息等内容进行去除,并且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数值替换和数据类型转化,有效提高了后续对于模型训练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鉴定病原微生物数据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