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延晶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47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916681.9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一种外延晶片,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碳化硅膜和具有第二主表面的碳化硅衬底。碳化硅衬底的直径不小于100mm,碳化硅膜形成在第二主表面上。在第一主表面中形成有沿第一主表面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凹槽部,其在一个方向上的宽度是其在垂直于该一个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的两倍或更大。凹槽部距第一主表面的最大深度不大于10nm且包括第一凹槽部和连接至第一凹槽部的第二凹槽部。第一凹槽部在一个方向上形成在凹槽部的一个端部中。第二凹槽部在一个方向上从第一凹槽部延伸至与该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个端部且距第一主表面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部的最大深度。第一凹槽部在横截面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第二凹槽部包括与第一主表面基本上平行的底表面。

    外延晶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47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16681.9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一种外延晶片,包括: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碳化硅膜和具有第二主表面的碳化硅衬底。碳化硅衬底的直径不小于100mm,碳化硅膜形成在第二主表面上。在第一主表面中形成有沿第一主表面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凹槽部,其在一个方向上的宽度是其在垂直于该一个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的两倍或更大。凹槽部距第一主表面的最大深度不大于10nm且包括第一凹槽部和连接至第一凹槽部的第二凹槽部。第一凹槽部在一个方向上形成在凹槽部的一个端部中。第二凹槽部在一个方向上从第一凹槽部延伸至与该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个端部且距第一主表面的深度小于第一凹槽部的最大深度。第一凹槽部在横截面中具有三角形形状。第二凹槽部包括与第一主表面基本上平行的底表面。

    外延晶片、其制造方法和化合物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9533A

    公开(公告)日:2000-04-05

    申请号:CN99120381.X

    申请日:1999-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4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清洗方法,其中可以减小在生长外延层时,在衬底的表面上新产生的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产生很大有害影响的晶体缺陷密度,并且衬底的表面是镜面般的且非常平坦和清洁。该方法包括:去掉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衬底表面上受到破坏的层的工序,和腐蚀化合物半导体衬底表面的工序,从该表面上已去掉受到破坏的层,去掉的范围在0.01到3微米,所使用的腐蚀剂至少含有重铬酸钾、硫酸和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