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10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96120.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H01M8/04746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产系统,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包括:PEMFC单元、热管理单元、电力单元和控制单元,PEMFC单元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源和空气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热管理单元包括低温空气热源泵、相变蓄热器、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电力单元包括储电模块、DC/DC转换模块和DC/AC转换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PEMFC单元、热管理单元、电力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PEMFC余热的低品位特性,将其与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效储热、高密度储电及高效供能末端有机集成,合理的利用了PEMFC余热热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产,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可达75~95%。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08024.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直插式脉动热管、散热测试装置及车用电机冷却装置,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脉动热管、多个第一弯头和多个第二弯头;多个脉动热管呈环形柱状设置;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为加热段,中间段为绝热段,第二端为冷却段;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头连通;脉动热管的第二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弯头连通;多个第一弯头与多个第二弯头分别交错排列设置,并分别与多个脉动热管相连通形成一个闭环通路。本发明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较高的抗烧干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不改变电机整体空间基础上,进行强化散热,延长电机使用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7126.0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85 , G06F18/15 , G06F18/213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基于SMBO‑BiGRU‑Attentio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为了避免数值差异过大的问题,对所有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利用BiGRU技术同时考虑输入序列的正向信息和反向信息,从而更好的捕捉负荷序列中存在的长期依赖关系,结合Attention机制,将BiGRU处理后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为不同时间步的隐藏状态给予不同的权重,从而突出关键特征;最后,针对BiGRU‑Attention混合模型的超参数难以选取最优解的问题,采取SMBO算法对BiGRU‑Attention混合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完成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3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15321.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F28D15/02 , F28D9/00 , H01L23/367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板式脉动热管;冷凝段分支结构,冷凝段分支结构与板式脉动热管连接;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连接于板式脉动热管和冷凝段分支结构之间,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板式脉动热管形成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热流通道;第二盖板,第二盖板设置于冷凝段分支结构一侧,第二盖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通路,第二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第二冷凝通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将板式脉动热管与板式换热器相结合,在板式脉动热管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器的换热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865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111315321.7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F28D15/02 , F28D9/00 , H01L23/367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板式脉动热管;冷凝段分支结构,冷凝段分支结构与板式脉动热管连接;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连接于板式脉动热管和冷凝段分支结构之间,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板式脉动热管形成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热流通道;第二盖板,第二盖板设置于冷凝段分支结构一侧,第二盖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通路,第二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第二冷凝通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将板式脉动热管与板式换热器相结合,在板式脉动热管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器的换热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11496120.7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H01M8/04746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产系统,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包括:PEMFC单元、热管理单元、电力单元和控制单元,PEMFC单元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源和空气源、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热管理单元包括低温空气热源泵、相变蓄热器、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电力单元包括储电模块、DC/DC转换模块和DC/AC转换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PEMFC单元、热管理单元、电力单元电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PEMFC余热的低品位特性,将其与低温空气源热泵、高效储热、高密度储电及高效供能末端有机集成,合理的利用了PEMFC余热热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产,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可达75~95%。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1308024.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直插式脉动热管、散热测试装置及车用电机冷却装置,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脉动热管、多个第一弯头和多个第二弯头;多个脉动热管呈环形柱状设置;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为加热段,中间段为绝热段,第二端为冷却段;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头连通;脉动热管的第二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弯头连通;多个第一弯头与多个第二弯头分别交错排列设置,并分别与多个脉动热管相连通形成一个闭环通路。本发明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较高的抗烧干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不改变电机整体空间基础上,进行强化散热,延长电机使用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1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56088.4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冷凝的微型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属于无缘驱动的散热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硅基或者铜基底板,其特征在于在硅基或者铜基板上蚀刻的微通道,和玻璃或铜盖板,板式脉动热管下部为蒸发段,中间为绝热段,上部为冷凝段,所述冷凝段分为若干处分叉结构,所述分叉结构之间有充液口。本发明在继承传统脉动热管优点的同时,将微通道蚀刻在硅基或者铜基底板上,平面更有利于其和电子芯片的贴合,减小接触热阻,且其通道尺寸更小,脉动强烈,更有利于热量从蒸发段传递到冷凝段,所以其更加适用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703696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22697667.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状直插式脉动热管、散热测试装置及车用电机冷却装置,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脉动热管、多个第一弯头和多个第二弯头;多个脉动热管呈环形柱状设置;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为加热段,中间段为绝热段,第二端为冷却段;脉动热管的第一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弯头连通;脉动热管的第二端与其相邻的脉动热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弯头连通;多个第一弯头与多个第二弯头分别交错排列设置,并分别与多个脉动热管相连通形成一个闭环通路。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较高的抗烧干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不改变电机整体空间基础上,进行强化散热,延长电机使用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216592923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717164.4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F28D15/02 , F28D9/00 , H01L23/367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板式脉动热管;冷凝段分支结构,冷凝段分支结构与板式脉动热管连接;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连接于板式脉动热管和冷凝段分支结构之间,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板式脉动热管形成第一冷凝通路,第一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热流通道;第二盖板,第二盖板设置于冷凝段分支结构一侧,第二盖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通路,第二盖板与冷凝段分支结构形成第二冷凝通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端集成板式换热器的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将板式脉动热管与板式换热器相结合,在板式脉动热管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器的换热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