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81512.5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沉降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基坑施工管线沉降监测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设有导轨吊装组件和导轨翻转组件,导轨吊装组件设有多节对接组合形成的导轨,导轨与地铁基坑侧壁平行并向下沿伸,其末端设有垂直位移的升降车,升降车朝向地铁基坑的一侧设有探地雷达。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不与管道发生接触,保证管道不遭受破坏,探地雷达垂直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扫描多个不同深度的管线,导轨可对接延长,能够对埋深较大的管线进行监测,采用激光靶和激光测距仪实现高程的精准感知,激光靶垂直位置由静力水准仪内的液面维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测量基准面,保证了沉降监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2936.2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铁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温湿度计、超声雷达、热像仪和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根据隧道内温度与隧道内相对湿度修正隧道超声点云并将隧道红外图像与超声点云配准后生成温度位置点云,温度位置点云与现有技术中的激光点云的差别在于温度位置点云中的每个点都有一个对应的温度,温度位置点云在表征隧道结构的同时也表征了隧道内的温度分布,温度位置点云这一技术特征帮助地铁监测神经网络模型更加轻易地诊断温度变化导致的隧道病害,本发明通过将多模态融合技术、超声点云扫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抗潮湿、高可靠性的地铁自动化监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62962.5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F18/10 , G06F16/90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盾构隧道沉降预测方法,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优化、构建盾构隧道沉降预测模型、模型优化和沉降预测。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的盾构隧道沉降预测方法,本方案通过定义维度细化距离函数和计算数据间引力来进行数据清洗,深入地挖掘数据间的潜在关系,减少噪声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设计映射函数、循环控制层、深度关联层和损失函数,提升了模型对复杂沉降模式的识别与预测精度;通过设计干预因子、定义自适应步长、双向迭代搜索和渐进调整搜索来动态搜索模型参数,提高了搜索效率,平衡了模型训练耗时与损失值,使得模型更加高效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0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5974.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用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包括位置升降控制机构、感应式滑动标记机构、纸卷收卷机构和自释放沉降管机构,所述位置升降控制机构设于沉降管本体上,所述感应式滑动标记机构设于位置升降控制机构上,所述纸卷收卷机构设于位置升降控制机构上。本发明通过感应磁柱的伸缩能够感应沉降磁环的所在位置,并且通过带动升降支架下降的方式实现划线笔和磁带式纸卷的接触,从而在磁带式纸卷上留下标记,通过划线笔在磁带式纸卷上留下的标记能够直观反映出沉降磁环的所在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5974.2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用地面沉降监测装置,包括位置升降控制机构、感应式滑动标记机构、纸卷收卷机构和自释放沉降管机构,所述位置升降控制机构设于沉降管本体上,所述感应式滑动标记机构设于位置升降控制机构上,所述纸卷收卷机构设于位置升降控制机构上。本发明通过感应磁柱的伸缩能够感应沉降磁环的所在位置,并且通过带动升降支架下降的方式实现划线笔和磁带式纸卷的接触,从而在磁带式纸卷上留下标记,通过划线笔在磁带式纸卷上留下的标记能够直观反映出沉降磁环的所在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9562.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砾石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泰森多边形的砾石碎裂岩体地层盾构开挖的三维地层模型;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以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的节理参数范围;根据砾石碎裂岩体参数和三维地层模型,获取盾构开挖面的安全系数;根据正交设计方案获取训练样本,根据均匀设计方案获取检验样本;对BFOA‑LSSVM耦合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与盾构开挖面的安全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获取可靠概率,对砾石地层盾构开挖稳定性的可靠度进行评估。本发明无需采用不连续介质的力学表达,即能够解决地层采用传统的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方法计算的误差大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03400.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联络通道的超前支护方法,该超前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地铁联络通道的外轮廓在其支护范围的四周依次间隔压入若干钢管,若干钢管围合在地铁联络通道的外围区域,钢管的长度与地铁联络通道的长度相吻合适配;在钢管的两端分别焊接防溢浆钢片,其中一防溢浆钢片设有注浆口位于底部,另一防溢浆钢片设有溢浆口位于顶部,通过注浆口对钢管的内部注入微膨胀混凝土直至溢浆口溢出浆液;待钢管内微膨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开始破除联络通道位置的盾构隧道管片,并开始挖除钢管围合的土体,每挖0.3‑0.5m后采用型钢将钢管焊接为整体。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效率高,支护效果好,可靠度高,有效避免联络通道施工对周围的扰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25728.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方法与设备,旨在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的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设备,包括安装在盾构隧道底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激光测距仪以及安装于盾构隧道壁面监测点管片上的反光片,所述移动小车能顺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激光测距仪沿着所述盾构隧道的周向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所述激光测距仪的转动角度进行测量的角度测量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082542.7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疲劳和时间效应的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包括:将岩石划分为若干基元,以获取基元的力学参数;根获取所述基元的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获取基元的时效损伤变量;获取基元的疲劳损伤变量;获取耦合损伤变量:获取tm+1时间步下的名义应力张量σ'm+1;获取第tm+1时间步下的耦合损伤变量值;对岩石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本发明针对岩体强度的非线性和细观的非均匀性特点,建立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基于岩体的时间效应特点,并结合疲劳损伤变量和载荷损伤变量得到基元的耦合损伤变量,最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耦合损伤变量的值,实现流变效应和疲劳效应作用下非均质性岩体随着时间的稳定性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83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75394.4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原位测试的颗粒分析装置,包括:用于筛分试样的筛分装置、用于烘干筛网上筛上物的加热装置、用于实时检测筛网上筛上物重量的传感装置和用于实时收集传感装置检测重量数据的采集装置。其中,筛分装置包括:振动装置、筛盖和至少一个筛网,筛盖和筛网固定于振动装置上;加热装置与筛网相连接,采集装置通过传感装置和筛网相连接。采用本发明的颗粒分析装置对地层进行颗粒分析,免于人工取样,避免了因人工取样对试验数据的影响,进一步的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度。同时,本发明的颗粒分析装置可以直接在现场实时进行颗粒分析,快速地取得试验数据,可及时修正工程的相关技术指标,提高了工程的进度。
-
-
-
-
-
-
-
-
-